首页 理论教育锦芳小吃店:传承三代,口味不变

锦芳小吃店:传承三代,口味不变

【摘要】:回民做的吃食,由于干净卫生而广受欢迎。时至今日,清真小吃成了北京小吃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锦芳小吃店是那里的老字号,开业于1926年,已是近百年的老店了。这里的豌豆黄甜而不腻,细细品尝后可以吃出淡淡的豆香,这在如今小吃泛滥的北京城,算是独一份的美味。赶上了小吃店,偶尔也会来上一碗,但那都属于浅尝辄止,是一种回味的心态。在面临保留原汁原味,还是力图跟上时代的问题上,南城与豆汁儿可谓同病相怜了。

回民做的吃食,由于干净卫生而广受欢迎。时至今日,清真小吃成了北京小吃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南城牛街和花市这两大回民居住区,至今还保留着一些老字号,给广大市民提供美味靠谱的小吃。

磁器口地铁站周边也是从不缺少美食的地方。锦芳小吃店是那里的老字号,开业于1926年,已是近百年的老店了。这儿最为出名的是面茶,精选糜子面熬制,配上浓浓的芝麻酱,最后再撒上薄薄一层芝麻盐,真是人间美味。只是喝的时候要小心,面茶没有散热的机会,热全捂在里面。拨开看似放凉的表面,碗心总是热乎乎的。由此看来,面茶与北京人的性格倒有几分相像之处。这里的豌豆黄甜而不腻,细细品尝后可以吃出淡淡的豆香,这在如今小吃泛滥的北京城,算是独一份的美味。这里的糖火烧也是一绝,浓浓的红糖加上芝麻酱,却能做到不沾牙,确有独到之处。除此之外,馓子、排叉、生豆汁,都是不错的选择。

花市往南的揽杆市,原来还有一家锦馨豆汁店,也是清真的老字号。如今老店直接改名为磁器口豆汁店,分号已经开遍北京城。我第一次喝豆汁,就是在这家老店。因此也可以说,这里记录了我和清真小吃的“初恋”。记得那次大人半是逗乐,半是认真地给我买了一碗豆汁儿,仨人看着我一个人喝,眼神中流露出些许期待,就等着我喝下去之后,脸上出现“囧”的表情。可说来也怪,我第一次喝就觉得味道不错,咕嘟咕嘟喝下了一大碗,外加开了三个焦圈。至此之后,我便三天两头溜达着去喝豆汁儿。无冬历夏,每次去了都是两大碗,还不能一次都盛出来,随喝随盛,要的就是热乎劲儿。要是几天不喝,就浑身不舒服。(www.chuimin.cn)

现在住得远了,喝豆汁儿已经成了奢侈的享受。赶上了小吃店,偶尔也会来上一碗,但那都属于浅尝辄止,是一种回味的心态。豆汁儿再也不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有可无,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套用一句流行语“哥喝的不是豆汁儿,是回忆”。只可惜现在的豆汁儿,连勾起回忆这个任务都难以担当了。可能是怕人嫌弃自己的酸臭味,豆汁儿基本上都改良成了“清香型”。清淡如水,毫无劲道。殊不知,这样既失去了原有的风味,也还是难以争夺新的顾客,到头来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在面临保留原汁原味,还是力图跟上时代的问题上,南城与豆汁儿可谓同病相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