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慈悲庵:宣南芳草存忠骨

慈悲庵:宣南芳草存忠骨

【摘要】:进陶然亭公园大门一路向南,穿过汉白玉的石桥,便可看到高台之上一组古建筑矗立其间,这便是慈悲庵的所在。比起北京的大庙,慈悲庵有些小得可怜。其实在元明两代,关于慈悲庵的文献记载还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许多专家都认为,慈悲庵建造之初,原本不过是大都城外一处普普通通的小庙。于是决定在其监工所住的慈悲庵中修建一座凉亭,以供其在亭上品茶吟诗,打发时光。

进陶然亭公园大门一路向南,穿过汉白玉的石桥,便可看到高台之上一组建筑矗立其间,这便是慈悲庵的所在。比起北京的大庙,慈悲庵有些小得可怜。穿过大门的月亮门洞,一步便已跨入了这座庵堂的主体建筑——观音殿所在的院中。顺着游廊,可通后院的几间配房。前后十余间小房,几乎构成了小庙的全部。但不大的院子里,却有着不少名人题字的碑刻。这边是翁方纲的题字,那边是林则徐手书的对联,处处彰显着这座小庙非凡的过往。

其实在元明两代,关于慈悲庵的文献记载还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许多专家都认为,慈悲庵建造之初,原本不过是大都城外一处普普通通的小庙。但可以确认的是,在明朝永乐年间,这里因窑厂繁荣了起来。窑台山下曾发现过一块巨大“土块”,被首都博物馆原馆长赵其昌先生鉴定为唐代窑炼。如果这样算的话,陶然亭畔烧窑的历史就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

因长期取土烧窑,窑坑积水成湖,逐渐形成“陂陇高下,蒲渚参差”的田园风光。那年头一没飞机二没高铁,北京人别说是去趟江南,就是去香山长城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外城之中有这么一处优美风景的消息不胫而走。陆陆续续,开始有些人到此游玩。但真正让这里赚足人气的,还是陶然亭的修建。

说起陶然亭的修建,就不能不提到康熙年间的江藻了。他在康熙年间做到了工部郎中的职位,分管这一带的黑窑厂。这位江大人总觉得每日在这样的“重工业企业”上班,过于枯燥乏味,不合他文人的脾气。于是决定在其监工所住的慈悲庵中修建一座凉亭,以供其在亭上品茶吟诗,打发时光。亭子建好了,就根据白居易“与君一醉一陶然”的名句,命名为陶然亭了。这位江郎中不会想到,就是他的这个“小资情调”,让他本人得以留名青史,更使清朝不少文人墨客,找到了一处可以消遣的名胜。

亭子建好后最初只是江藻的同门好友前来参观游览,而后来到此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陶然亭建成十年后,不得不把原先的亭子扩建成了一座面开三间的亭轩,人气之旺,可见一斑。据清代戴璐《藤阴杂记》中的记载,陶然亭建成以后,每逢春秋两季,天气晴好的时节,陶然亭中的聚会宴饮均座无虚席。各省进京赶考的举子,考试结束以后,也常常在陶然亭宴集酬唱。雍正八年(1730年)以后,浙江省的应考生员甚至把陶然亭作为他们固定的宴集之地。四十年以后,参加顺天府乡试的考生也多在陶然亭集会。这样一来,慈悲庵成了当年学子们考完试“狂欢解压”的最好去处。(www.chuimin.cn)

为了吸引更多的文人前来游玩,慈悲庵中的和尚还在佛教寺庙中建起了一座道教的文昌阁。文昌星主管学习考试,正对士子的胃口。如今您来到庵中,还可以看到这座二层的小楼。文昌阁大约建于雍正年间,也算得上是个几百年前的“商业行为”了。除去文人士子,不少致力于社会改革的有志之士也常在此处集会。

道光年间,清朝出现了真正的危机。一方面康乾盛世的局面渐行渐远,另一方面自乾隆晚期以来的弊端暴露无遗。天灾人祸、民怨沸腾,最为重要的是鸦片贸易使得清朝大量白银外流,给中国经济带来沉重的打击。那时龚自珍、魏源、林则徐、黄爵滋等人就经常相聚于陶然亭,讨论时局变化。也正是在这里,林则徐、黄爵滋等主持策划了禁烟运动的最早方案。到了清末,张之洞谭嗣同孙中山都曾来过此处。

当然,也有不少宗室贵族经常到此游玩。不过他们不讨论国家大事,而是在这儿玩出了新花样。因为地处外城,管束不是那么严格,宗室贵族们就变着法子地胡闹。他们来此饮宴,一定是穿着破烂衣衫,蓬头垢面,犹如乞丐。等到回去的时候再梳洗打扮,穿戴一新,恢复本来的装束。这种聚会,类似于今天的化装舞会。但在当时,许多人都觉得这是亡国之兆。果然,不久后清朝倒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