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北京鲁迅博物馆:文豪之家,探寻75处深埋秘闻

北京鲁迅博物馆:文豪之家,探寻75处深埋秘闻

【摘要】:要聊鲁迅博物馆,则先要说说先生在北京的足迹。鲁迅先生,算是资深“老北漂”,在北京的数年间,竟然搬了四五次家。八道弯胡同里的生活,可以说是鲁迅在北京最快乐的时光。后来鲁迅被迫搬到砖塔胡同居住,一次回来取东西的时候,还遭到了周作人夫妇的咒骂和殴打,从此周家彻底分崩离析。如今的鲁迅博物馆无须买票,市民可以自由进出。1936年鲁迅先生逝世,葬礼在上海举行,而在北京西三条寓所的书房里,也为他设了灵堂。

要聊鲁迅博物馆,则先要说说先生在北京的足迹。鲁迅先生,算是资深“老北漂”,在北京的数年间,竟然搬了四五次家。1917年,鲁迅的弟弟周作人进京投奔哥哥,起初兄弟俩一起,同住在绍兴会馆。不久后,他买下了八道弯的宅子,全家就搬了过去。八道弯胡同里的生活,可以说是鲁迅在北京最快乐的时光。当年这里是前后三进外带跨院的大四合院,鲁迅住在前院,母亲与朱安住在中院,周作人、周建人兄弟及其家人住后院。院里一共住了一家老小十二口,这是鲁迅全家除在绍兴老家外,唯一一段一起居住的时光。

但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到了1923年秋,本来和睦的家庭却遭到了如晴天霹雳般的变故。起初是同桌用饭的弟兄,突然改在自己房里独自用餐。没过几天,周作人向自己的兄长鲁迅写了一封绝情信,不许鲁迅再到他住的后院来,并拒绝了鲁迅要与他交换意见的要求。手足弟兄,竟然走到如此田地,都是由于二弟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的挑拨。这位羽太信子一直对鲁迅和三弟周建人存在着不满,加上她想独揽家里的财政大权,因此便不断地在周作人面前挑拨离间。周作人耳根子软,竟然轻信妻言,误解了自己的兄长,最终引发兄弟失和。后来鲁迅被迫搬到砖塔胡同居住,一次回来取东西的时候,还遭到了周作人夫妇的咒骂和殴打,从此周家彻底分崩离析。

从八道弯大宅子出走后,鲁迅一度蜗居在砖塔胡同八十四号,也就是如今要拆除的这套故居里。但因条件实在简陋,不是长久之计。他四处奔波,在3个月里外出看房达20多次,在住进砖塔胡同9个月之后,鲁迅搬到了宫门口西三条的居所,也就是如今的鲁迅博物馆。

如今的鲁迅博物馆无须买票,市民可以自由进出。进入大门,宽阔的庭院正中央就是鲁迅先生的汉白玉半身雕像,大院里建有鲁迅博物馆,现代化的展厅里陈列着各种鲁迅先生的遗物。绕过展厅,在一条东西向的甬道北侧,有一座坐南朝北、青砖灰瓦的小院,这就是当年鲁迅先生住的地方了。(www.chuimin.cn)

这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四合院,南边三间是藏书室兼会客室,北边三间,中间为起居室,东西两间分别是母亲鲁瑞和夫人朱安的卧室,鲁迅则在北房中屋向后接出一间七八平方米的小屋作为工作室。那时的鲁迅白天到教育部上班,有时去北师大和女师大授课、演讲,晚上就在这间“私搭乱建”的小屋里夜以继日地写作,创作了小说集《彷徨》、杂文集《野草》《华盖集》。这期间,周作人有时来看看母亲鲁瑞,但是兄弟二人却不再说话。鲁迅在这里住了两年多后离开北京,母亲和朱安仍然住在这里。1936年鲁迅先生逝世,葬礼在上海举行,而在北京西三条寓所的书房里,也为他设了灵堂。

如今砖塔胡同的故居面临拆迁,绍兴会馆和八道弯的故居也是破败不堪,鲁迅先生在北京留下的足迹正在慢慢变淡。在日本仙台市,鲁迅曾租住过的一个二层日式小楼前,镶有“鲁迅故居迹”的大理石碑,笔者曾经到访过此地,小楼的主人以鲁迅在此居住过而感到骄傲,并精心地维护着这所房子。鲁迅先生在异国他乡反能受到如此礼遇,不仅让我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