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正乙祠:探秘雅致花战现场

正乙祠:探秘雅致花战现场

【摘要】:正乙祠,被学者们誉为“中华戏楼文化史上的活化石”。但随着时代变迁,正乙祠商业会馆的性质慢慢淡化,戏楼的性质却突出了起来。自清中期以来,正乙祠承接的商演越来越多。借着演出收入,正乙祠也一再扩大规模,于是就建成了如今的三面开放式大戏台。说起这座正乙祠,与梅兰芳的家族算是颇有渊源。梅兰芳成名之后,更是频繁在正乙祠登台献艺。由此说来,梅家与正乙祠的缘分超过了百年。

正乙祠,被学者们誉为“中华戏楼文化史上的活化石”。连巴黎法兰西剧院、英国的卡文公园歌剧院这样的老牌剧院,在它面前也都只能算是小字辈。但正乙祠这位“老前辈”,如今仍是老当益壮,不仅建筑完整地保留下来,而且戏楼中仍然鼓乐齐鸣、丝弦拨动,每天上演着各种精彩演出。那架势,与一百年前一般无二。

来到正乙祠观看演出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参观一下这座古戏楼。建筑学者们称它是“中华戏楼文化史上的活化石”,那绝非虚言。正乙祠气派的广亮大门坐南朝北,五级汉白玉台阶直通院里,比起湖广会馆,这里显得更加气派。左右两侧抄手游廊贯穿其间,碰上雨雪天气,客人都可以通过游廊直通任何的房间而不被淋湿,从中可看出中国古建筑中的人文关怀意识。

其实这里在明代时还是一座古庙,到清康熙六年(1667年),浙江在京的银号商人将其购置下来,成立“银号会馆”,目的是为了“以奉神明,立商约,联乡谊,助游燕也”。经过改造装修,内中建成神殿、戏楼、厅堂、客房等建筑,气派非常。其中神殿供奉的主神为财神赵公明,而赵财神在道教里又被封为正一元帅,民间“一”“乙”二字通用,也就有了如今正乙祠的名字了。

但随着时代变迁,正乙祠商业会馆的性质慢慢淡化,戏楼的性质却突出了起来。自清中期以来,正乙祠承接的商演越来越多。历年每逢春秋吉日,王公贵胄、名流巨贾都会大摆酒宴,约请戏班演戏。借着演出收入,正乙祠也一再扩大规模,于是就建成了如今的三面开放式大戏台。戏台对面和两侧,均为上下两层敞开的包厢。戏台前约有百平方米看池,可容纳二百位观众同时看戏品茶。程长庚、梅巧玲、卢胜奎、杨小楼等名家,都曾在此登台献艺,借着当年这些知名的演员大腕,正乙祠也名噪京华,盛极一时。(www.chuimin.cn)

除去正规商业演出,正乙祠里还经常上演妙趣横生的反串戏,这让正乙祠的人气越来越旺。1919年的“9·11”,是京剧名伶余叔岩为母做寿的日子。堂会就选在正乙祠举行,当时名角云集、盛况空前。白天演出曲艺、杂耍,到了晚上就开始上演各种名角反串戏。如《春香闹学》,竟由架子花脸李寿山扮演丫鬟春香,以其魁梧彪悍之躯硬作少女娇憨之态,令人捧腹不已。又如《打杠子》,甜美的旦角芙蓉草反串强盗张三,武花脸钱金福反串村妇,又是别有一番效果,尤其演到村妇用计诓过杠子之后,钱金福露出本色,运用武花脸的表演,将木杠挥舞得上下翻飞,博得阵阵掌声。观众都说这哪里是村妇,简直就是母夜叉孙二娘。东道主余叔岩为给老母亲祝寿,演出也格外卖力。他在大轴戏《辕门射戟》中扮演刘备,由梅兰芳反串小生吕布,麻穆子扮演张飞,李寿山扮演纪灵,可谓强强联合。梅兰芳扮相英俊潇洒,一洗脂粉之气,观众叫好声此起彼伏,把堂会推至高潮。

说起这座正乙祠,与梅兰芳的家族算是颇有渊源。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位列“同光十三绝”之一。他以扮演萧太后出名,是当时著名的京剧艺人。据《中国京剧史》记载,清朝光绪七年(1881年),梅巧玲就携“四喜班”在正乙祠演出,轰动一时。梅兰芳成名之后,更是频繁在正乙祠登台献艺。时间到了2009年元月,梅兰芳之子,年逾古稀的梅葆玖和谭派后人谭正岩在正乙祠同台演唱《坐宫》,完成了京剧界两大家族的又一次合作。由此说来,梅家与正乙祠的缘分超过了百年。所以不少学者都说,要想研究中国戏曲史,正乙祠是绕不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