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北京智化寺:一座珍贵的音乐宝塔

北京智化寺:一座珍贵的音乐宝塔

【摘要】:据说,智化寺被评定为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是因为当年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据寺里工作人员介绍,国家之所以在1961年就将智化寺定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不是因为这里曾是王振家庙,而是因为这里是北京城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庙宇。智化寺佛乐的幸运,是源于太监寺院的封闭性,让艺僧们严守口传心授的方式将其代代相传,从不与外界接触,才使明代出宫的宫廷佛乐相对完整地保存到今天。

在北京东城区的朝阳门与建国门之间,距东二环路上的金宝街东口约200米,有个胡同叫“禄米仓”。从金宝街东段路北进入小牌坊胡同,再往左拐进禄米仓胡同,靠胡同东口路北有一处不起眼的寺院——红粉刷墙,黑琉璃瓦盖顶,这就是智化寺。智化寺门前没有其他旅游景点的热闹喧嚣,清静的寺院早已淹没在普通百姓朝朝夕夕的日常生活中。然而,细心的游人还是能发现庙宇山门的墙上赫然标示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智化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公布……”

众所周知,北京历史古迹甚多,所以文物保护单位也很多。而在1961年首批被定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京城古迹确实不多,当时与智化寺得到同等待遇的还有故宫、天坛颐和园,而大名鼎鼎的恭王府则是20年后才跻身于这个行列。据说,智化寺被评定为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是因为当年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到底何等身世才能有如此殊荣?原来,这里在明朝就是皇上点名修建的寺庙,也算得上是明朝的国家级重点工程了。

来到智化寺的山门殿中,可以看到墙上有一幅石刻的人物画像,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细眼弯眉,好一幅奸诈嘴脸。这一形象正是这座庙最初的主人——明朝正统年间司礼监太监王振,赫赫有名的“土木堡惨败”,就是这位王公公一手“导演”的。说他是大明王朝的罪人,一点也不过分。这座智化寺始建于明朝正统八年(1443年)王振掌权得势之时,后来王振失势被诛族,但明英宗复辟后,为了他这位曾经的宠臣还继续拨款扩建此庙,并于天顺元年(1457年)在寺内为王振立“旌忠祠”,塑像祭祀。这座明代古刹后来在万历年间和清朝康熙年间又被重修,使其在鼎盛时曾达到占地约两万平方米的规模。

据寺里工作人员介绍,国家之所以在1961年就将智化寺定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不是因为这里曾是王振家庙,而是因为这里是北京城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庙宇。如今徜徉其中,还可以看到许多建筑上的细节透着与后世清朝建筑的不同之处,而其中最为精美处要数藏殿内的藻井。

站在智化寺的藏殿内抬头向上看,一座巧夺天工的藻井悬于大殿顶部,其造型精美、雕工复杂,堪称明代建筑木雕之极品。仔细观看就可以发现,在藻井每一格的边缘上,均饰有卷云、莲瓣、供科,空当内置“八宝”;在藻井的内八角与井心之间的斜板上,还环雕了八条游龙,而在藻井圆心透雕的那一条仿佛是蓄势待发的蟠龙,正目光炯炯,俯视天下。这个藻井的整体结构,比故宫南熏殿的藻井还要大、还要美。站在藏殿里举头仰望,还能看到在大殿顶部整齐的暗绿木方格内交错着镶有精致的呈十字形的铜花。(www.chuimin.cn)

像藏殿内这样的藻井,智化寺原来有三块,另两块曾分别装于智化殿和万佛阁内,可惜民国年间被人盗卖。如今,这两块藻井分别藏于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和美国纳尔逊博物馆。

从藏殿出来,经过智化殿,就是如来殿。如来殿是庙宇建筑中轴线上最大的殿堂,殿内供奉如来本尊像,因此得名“如来殿”。殿堂有上下两层,除了安有门窗的地方,四面墙壁上都饰满佛龛,龛内置漆金小佛造像,据说有9000余尊,故此殿又得名“万佛阁”。北京的老百姓一直传说,智化寺的佛爷佛法无边,人踏入大殿之内不仅脚不沾尘,而且蟑蚁蛇蝎不敢进殿,可谓百毒不侵。其实奥秘在于殿内的佛像完全是金丝楠木雕成,驱虫避蛇的效果极佳,因此佛像才能历经500余年不朽。1985年,文物工作人员在如来殿清理佛经版时,在如来佛塑像腹中发现唐宋铜钱80枚、明代“一贯”面额的纸钞10张。这可不是老和尚的私房钱,而是在该佛像落成“开光”之际放置其中的供奉之物。

智化寺作为宦官家庙,不仅在建筑规模上沾了宫廷的光,而且王振还以他特殊的政治身份把更珍贵的东西从宫廷里带了出来。这东西虽然不是金银珠宝,可比任何珍宝都要金贵百倍,那就是明朝的宫廷佛乐,也就是今人惯称的“京音乐”。

如今的智化寺,每天9点、10点、11点、15点都会准时响起阵阵佛乐,来这里的游客可以免费欣赏乐僧的佛乐演奏。这佛乐就是由当年王振从大明王朝的宫中带出来的曲谱编奏而成的,这可是皇帝在祭祀典礼时才可以演奏的御用音乐,可能在当年连一品大员都无缘听到。智化寺佛乐的幸运,是源于太监寺院的封闭性,让艺僧们严守口传心授的方式将其代代相传,从不与外界接触,才使明代出宫的宫廷佛乐相对完整地保存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