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草原暮鼓的声音来自哪里?

草原暮鼓的声音来自哪里?

【摘要】:因为每天下午、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从这座山里或从这座山的地底下就有很很有规律的鼓声传出来。因为在这湖泊边听到的鼓声不仅清楚,而且又另有一番味道,因为鼓声不再如别处那样沉闷,而是清脆悦耳。每到下午,他都要把鼓敲响,放牧的人渐渐熟悉了他的鼓声。后来“阿尼”得道去了,就把鼓声留下来提醒人们到时把牛羊按时赶回去。

石渠县西区得荣马乡和平二队,草原辽阔而平坦,有山,但山势平缓,不见陡峭。境内有一座石头山,山不大,却起伏曲折高低错落。在一处石崖上还有一股泉水涌出,不是平平常常的流下,而是成为一条小小的瀑布,飞珠溅玉,很让人称奇。当地人称此山是“阿尼安董”,汉活的意思是“爷爷敲鼓的山”。这样一个奇怪的山名源于一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现象。因为每天下午、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从这座山里或从这座山的地底下就有很很有规律的鼓声传出来。这“咚咚咚”的鼓声传得很远,方圆好几十里的地方都能听到。听到“鼓声”响起,牧民们就知道,又到了把牛羊赶回去的时候了。曾经有牧民循着鼓声去寻找声源,转来转去,却总也找不到具体发出声响的地方。

距离“阿尼安董”骑马一个多小时路程的地方,有一座小湖泊,当地人称为“安董错”,意为“敲鼓的湖”。因为在这湖泊边听到的鼓声不仅清楚,而且又另有一番味道,因为鼓声不再如别处那样沉闷,而是清脆悦耳。

当地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个修行者在这座石山里修行。每到下午,他都要把鼓敲响,放牧的人渐渐熟悉了他的鼓声。把鼓声当作是“阿尼”在提醒:天色渐晚了,让牧民们自己快把牛羊赶回去的提示。因为那人修行多年,人已老了,人们尊称他为“阿尼”,即爷爷。后来“阿尼”得道去了,就把鼓声留下来提醒人们到时把牛羊按时赶回去。也有人说,其实是“阿尼”化成了这座石山,化成了石山也没忘记念经颂佛,也没忘记到时敲鼓,所以鼓声在每天太阳落山时就会响起。(www.chuimin.cn)

在得荣马乡当过乡长的达瓦说,他在那里工作时天天都听到这种奇怪的鼓声,在“安董错”,他也听到了鼓声,心里一直都感到奇怪。在石渠县文化馆工作的旦都也说,他也听到过鼓声。他说,至今也还没有人能说清这“鼓声”是从哪里发出来的,他还说,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鼓声”,为什么会那样准时,为什么这么多年了一直没停,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还是这么一直响下去。他说,有谁能把这个现象解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