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探究钢琴音乐创新教育路径:背谱演奏教学成果

探究钢琴音乐创新教育路径:背谱演奏教学成果

【摘要】:视觉记忆是眼睛在对物体作出反应后,视像对物体信息的保留。所以,在钢琴教学中,需要尤其注重对学生听觉记忆的引

1.钢琴背谱演奏能力的要求

一般而言,演奏者进行钢琴表演就必须具备背谱演奏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工作中也要重视学生背谱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但是,背谱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训练过程,并不是简单记住琴谱的内容就可以。这一过程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学生的钢琴基础、技术水平、记忆力好坏以及心理状态等,所以对背谱能力的培养绝非易事。

长期以来,钢琴教学工作对背谱能力培养的重视度都不高,教师通常只是简单指出需要背谱的曲目,而不教授如何背谱。由于缺乏严格的检查要求和学生现场表演机会较少,而背谱往往只是为了应对考试,因此导致学生在真正表演时没有底气、容易紧张。长此以往,很多学生可能无法“脱谱”表演一首完整的曲目。所以,教师必须改进钢琴教学工作,加强对学生背谱能力的培养,促进背谱能力普遍提升。

(1)读谱能力。背谱之前要学会如何读谱。顾名思义,读谱首先要会“读”,即掌握乐谱的基本信息,在熟记后则会逐渐融入学习者对乐谱的理解与认识。读谱是钢琴学习的开端,也是最基本的技能,对之后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读谱不准会导致弹奏出现错误,从而影响整个表演效果。因此,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读谱习惯,熟练掌握读谱技巧。

学好一首曲目,应从学习初期对读谱保持高度重视,在熟识曲谱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深入思考。乐谱是由多种复杂因素构成,需要学生耐心细致,而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调号和拍号,导致弹奏出现错误。除掌握基本要素外,学生还应当注重识记乐谱的临时变音记号、指法、表情符号、声音以及句法上的要求。与阅读文章类似,在读谱时要注意对乐句的划分,联系前后段落、分析理解其所要表达的含义,并在准确把握乐曲结构和逻辑的前提下,深刻领会乐曲传递的情感表达。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曲目,还能引导其从根本上理解乐曲的内涵。

在乐谱解读上,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个人对乐谱的解读也会发生变化。因此,读谱不是一个短暂的学习动作,而是一个长期过程。学生应当不断学习相关知识,持续提升读谱能力,准确理解曲目结构和内涵,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思想意识,有利于后续开始背谱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熟练掌握乐曲后,还应进行持续研读,以保证始终牢记乐谱。从这一角度可以看出,读谱与背谱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密不可分。

(2)背谱记忆能力。背谱的本质是对乐谱的熟练掌握和记忆。只有熟记乐谱的每个要素,学生才能准确理解乐曲所蕴含的内在意境,灵活地进行演奏与表达,这就是背谱过程的整体体现。随着学习持续推进,学生越来越需要牢记乐谱内容。因此,教学工作应该结合教学实际,运用科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记忆水平,帮助学生更为迅速、牢固地记住乐谱。

2.钢琴背谱演奏中的记忆种类

由于钢琴谱有多种分类标准,记忆也可划分为多种类型。首先,从记忆内容角度可划分为四大类,具体包括形象记忆、抽象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从记忆时间角度,根据保持时间的长度,则可以划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之分;从记忆活动角度,根据具备意志性与否,被划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两类。

与普通知识的记忆不同,钢琴的背谱过程需要个人神经中枢协调发挥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运动、逻辑等多种要素的作用,引导各项因素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因此,钢琴背谱这一记忆活动主要划分为运动记忆、视觉记忆、听觉记忆和逻辑记忆四类。

(1)运动记忆解析。弹奏钢琴需要配合部分身体活动,钢琴学习者可以从该点入手,在背谱时积极借助运动的作用,实现更快更好地乐谱记忆。从运动记忆原理来看,弹奏钢琴时,手指的运动规律会反射到大脑的神经中枢中,随着练习次数增多,手指“记忆”持续深入,乐曲自然会随着手指的运动规律弹出。

运动记忆的前提条件是人的身体产生动作,并将动作的形式和规律反射到大脑的神经中枢形成记忆。在人体运动过程中,身体的肌肉扩张、收缩以及关节之间的摩擦都会刺激相应神经,最终汇集到神经中枢,储存在大脑皮层中,运动记忆就此产生。

运动记忆既是对身体部位发生位置移动的记忆,又涵盖产生运动的形式、运动的方向和速度、运动的发力特征等,其产生不仅有利于动作概念的形成,而且对动作体系和反应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毫无疑问,练习越多,运动记忆的水平越高。虽然运动记忆并不是一成不变,通常会先快后慢、先难后易,但是一旦形成运动记忆,往往会持续很长时间。

综上,在学习钢琴初期,应注重对运动记忆的培养,引导学生准确掌握弹奏方法,塑造肌肉意识和手指形态,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容易养成指关节塌陷和手腕不够灵活等不良弹奏习惯,一旦运动记忆形成,错误的动作和习惯极难改正。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应当持续探索并完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规范弹奏动作,提升弹奏水平。

(2)视觉记忆解析。对钢琴背谱而言,视觉记忆不只是记忆乐谱本身,还要记忆钢琴琴键。乐谱是由多种音乐符号构成,使曲调旋律得以具象化。如果一个人的视觉记忆较强,背谱时脑海中会逐渐形成一幅乐谱。从心理学上讲,这种现象被称为“遗觉”,就像在眼睛看到一种东西时大脑同步拍了照片,让人有直接接触到该种物体的感觉。人具有“遗觉”,并且这类人通常思维敏捷、想象力强、学习效率较高。

视觉是眼睛接收光后产生的光感反应,由于光波在长度、强度以及纯度上各有差异,所以人体也会有冷色调和暖色调、明亮和昏暗以及饱和度不同的感受。表面来看,眼睛是直接接收光,但实际上,感觉器官并非是眼睛,而是构成视网膜的细胞,眼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聚光上。视觉记忆是眼睛在对物体作出反应后,视像对物体信息的保留。尽管每一段信息保留的时间很短,但是储存空间较大,目前尚不能对容量大小予以准确判断。

在学习钢琴时,通过视觉记忆对音乐作品进行熟悉,再进行钢琴练习的效果会更好。所以,建议学生不要着急练习钢琴,应先研究透彻作品,形成视觉记忆后再进行实践练习。

(3)听觉记忆解析。在初期接受音乐熏陶阶段,学生很难真正融入音乐环境中,往往会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兴趣。长此以往,由于缺乏有效的听觉,听觉记忆形成的速度也会较慢。所以,在钢琴教学中,需要尤其注重对学生听觉记忆的引导和培养。

从概念上来看,听觉是声波物理特性对人体刺激后所产生的反应。就物理特性而言,声音主要有振动频次、振动幅度以及基音和陪音的频率三大属性;相应地,在听觉上反映出来的是声音高低、声音强弱以及音调差异。

听觉的产生首先是由于声波传到耳中,然后促使外耳的鼓膜、中耳的听小骨和内耳耳蜗中的液体相继发生振动,最后由感音细胞传递到神经组织。听觉和动觉受神经中枢“管理”,听觉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动觉,两者相互刺激、相互协调,形成所谓的节奏感。

与视觉记忆的形成原理类似,听觉记忆是人体接收声音刺激后对相关信息的储存,良好的听觉记忆有利于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提高钢琴的学习效率。所以,在钢琴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记忆、视觉记忆,还要着重引导学生听觉记忆的形成。

(4)逻辑记忆解析。钢琴背谱的逻辑记忆是运用理性的方法记住音乐作品的构成要素,并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完整的掌握乐曲。在理解乐曲结构与内涵的基础上,科学的学习方法无疑将加快学生的背谱速度。至于在乐曲理解方面,学生可以从结构和旋律上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对音乐作品有细致、整体的了解,在理解音乐作品基础上进行记忆,一旦记忆形成便很难抹去。

根据成长阶段的不同,人类的记忆能力也表现出不同特征,逐步实现由形象记忆向逻辑记忆的转化。因此,在钢琴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学生的年龄层次,有针对性地引导逻辑记忆的形成。通过加强和声要点、内在结构等学习,引导学生从根本上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学习钢琴时,人的逻辑记忆有时会单独发挥作用,但往往与其他记忆相结合。与之类似,在背谱的各个阶段,上述记忆通常与逻辑记忆协调发挥作用。具体而言,在研读音乐作品时视觉记忆形成,在弹奏钢琴时运动记忆蕴含其中,在聆听时听觉记忆会显现出来,而在这些过程中均能发现逻辑记忆的影子。除此之外,在创造和表演时,逻辑记忆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作者的情绪和灵感、作品的结构和风格,所以对作品创新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www.chuimin.cn)

综上所述,无论从音乐的记忆角度还是从音乐作品的表现,逻辑记忆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学中应当持续加强对学生逻辑记忆的培养。

3.钢琴背谱演奏训练

钢琴背谱演奏训练不是投入大量时间,就可以简单完成的工作。钢琴背谱的综合属性,决定钢琴学习者不仅要熟背乐曲,还要具备钢琴乐谱的分析与钻研能力,更好地突出音乐作品浓厚的艺术属性。钢琴演奏是极具艺术色彩的表演活动,背谱能力强的钢琴演奏者,能够淋漓尽致地发挥自身表演能力,从而在演奏过程中全面阐释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

钢琴学习者进行系统、规范的背谱练习,可以大幅提高自身背谱能力,将无意识的记忆行为转变为有意识的记忆训练。钢琴学习者在确切目标的指引下,拥有极为强烈的主观愿望,通过科学使用多种有效的记忆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背诵大量钢琴乐谱,而且记忆时间长久、效果更好。因此,钢琴学习者在练习乐曲过程中,应该进行有意识地强化记忆,并把握背谱练习的最佳时机,从而为乐谱的精准弹奏,奠定坚实基础。

(1)慢速练习法。作为钢琴背谱练习基础的慢速练习法,是学习、记忆钢琴乐谱的重要方法。钢琴学习者只有在慢速弹奏钢琴时,确保弹奏速度均匀,拇指按键准确,才能在正常速度弹奏钢琴乐谱时,为观众呈现优质、精彩的钢琴表演。慢速练习法能够培养钢琴学习者细心钻研的品质,完整呈现乐谱的全部信息,规范钢琴演奏的技术动作,构建生动的艺术形象。此外,钢琴乐谱的慢速练习还能提高钢琴学习者指法弹奏的准确性,快速解决钢琴学习者在弹奏乐谱时遇到的技术难题,使钢琴学习者深入理解乐谱节奏与指法等信息内容,确保钢琴背谱练习的顺利推进。

1)把握弹奏速度。为了确保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系统性和完整性能够得到全面体现,钢琴学习者在进行钢琴乐谱慢速练习时,必须把握好弹奏速度。在慢速弹奏方面,钢琴学习者可能会误认为弹奏速度越慢越好,但事实上,弹奏速度与弹奏效果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只有乐曲风格和钢琴学习者的速控能力,才是决定钢琴慢速练习弹奏速度的主要因素。对此,钢琴学习者应该维持乐曲弹奏的连贯性,将乐曲的全部细节清楚地展现出来,逐步克服乐谱演奏的缺点。当慢速练习效果显现以后,可以循序渐进地加快乐谱弹奏速度,展示乐曲的艺术形象。钢琴背谱的慢速练习,在速度方面需要严格要求,即使钢琴学习者已经可以使用正常速度弹奏乐谱,也必须进行规范的慢速练习。特别是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困难乐段更应如此,这对于提高演奏技术和保持音乐作品的完整性极为有益。

2)注意力高度集中。为了防止思想惰性影响乐谱弹奏效果,钢琴学习者在进行慢速练习时,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实现多种感觉器官的灵活并用,配合规范的手指运动,增强自身记忆乐谱的能力。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钢琴学习者必须密切关注每一个细节,用心倾听乐谱的演奏效果,实现音响信息与弹奏动作的有机结合;并在大脑存储这些信息的过程中,感知手指弹奏钢琴键盘的触觉,从而有意识地塑造乐曲的艺术形象;用心倾听乐谱的品质,从而增强自身记忆能力和听觉能力。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进行半个小时的乐谱练习,比盲目散漫地练习一个小时所取得的练习效果更好。所以,钢琴学习者在进行慢速练习时,要确保注意力高度集中,这对增强自身背谱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有效重复练习。多次弹奏与重复练习,可以增强钢琴学习者的背谱能力。但是,钢琴学习者在勤加练习时,如果不注意掌握正确的方法,既会加重自身的腻烦感觉,又会影响钢琴乐谱的弹奏效果。因此,钢琴背谱训练的重点,不在于机械重复的次数,而在于钢琴学习者进行慢速练习的有效性。

钢琴学习者必须有效提升乐谱练习的针对性,增强手脑并用与协同能力,从而优化自身乐谱记忆能力。缺乏目标的反复、机械练习,只是动手而并未动心,这种练习并不能取得理想的乐谱弹奏效果,反而容易使钢琴学习者养成钢琴乐谱弹奏的不良习惯。

(2)细化练习法。为了解决背谱训练的条理性问题,可以进行钢琴背谱练习法的细化训练。即在巩固钢琴学习者记忆能力方面,可以使用固定演奏指法;在强化钢琴学习者听觉与逻辑记忆方面,可以使用分手和分段背谱法。具体而言,为了提高钢琴学习者的有效背谱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目标明确的细化练习:

1)固定指法。指法既是钢琴学习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学琴过程的关键技法。钢琴学习者必须尽早掌握科学的钢琴演奏指法,并增强指法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克服弹奏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乐谱记忆水平与钢琴演奏的流畅性与完整性。此外,钢琴学习者还应该辨别不同的乐谱版本,在表现音乐艺术魅力的同时,参考乐谱的指法标记,积极探索指法的多样性,使指法设计既令人满意,又合乎逻辑。钢琴学习者在面对固定音型和重复乐句时,为了集中注意力、缓解思想压力、增强记忆的可靠性,可以使用相同的指法进行乐谱弹奏。在实际钢琴教学环节,也可以选择并设计极具个性的钢琴演奏指法。

2)分手背谱。分手练习是钢琴背谱训练中的关键方法。这种练习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的演奏水平和学习效率,使学习者以最少的精力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使演奏更加细腻动人。

通常演奏者在演奏主调音乐时,两只手的分工是不同的:一只手伴奏,另外一只手弹奏旋律。旋律在表演过程中因为容易记忆,所以弹错的概率较低,但伴奏声部通常是出现问题的地方。因为学习者跟随旋律变化进行自然弹奏,不能清醒认识弹奏声部,所以,钢琴背谱时要专门练习伴奏部分,熟悉了解音乐走向、和声进行、伴奏音型等。学习者要唱出旋律才能使练习伴奏的学习效果更加有效。

空间流动和时间流动也是背诵复调音乐作品所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长音和休止符大量存在于复调作品中,尤其是乐句前后的句法关系需要加强关注。在保持影响平衡的前提下,演奏时要使声部本身保持自然流畅的状态。其次,声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空间关系也是需要重视的地方,是演奏复调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如果主题声部过于强调,压过其他声部,复调作品则无法给观众带来立体感受。为此,要重视每个声部的演奏,才能够获得复调声部的层次感,才能更加准确完整地进行背谱练习。

3)分段背谱。很多初学者从开始到结尾不停弹奏,等弹出乐曲之后自然会背出琴谱。这种方法看似合理,但其实是最忌讳的背谱方式。这种演奏方式记忆效果并不牢固,还会使很多细节被学习者忽略。对此,学习者要单独提炼音乐作品的各个段落,才能够使背谱练习更加有效。学习者要理性分析乐曲,对曲式结构有清晰认识,以逻辑的角度在头脑中形成整体、细致的记忆。

困难和简单的段落同时存在于音乐作品中,学习者需要挑选出技术艰难、构成复杂的音乐段落多加关注。学习者要娴熟的演奏出困难乐段,体会乐曲中所蕴含的情绪变化,从心灵和技术上对难点烂熟于心。同时,也不应该忽视相对容易的乐段。乐段之间的连接点也需要注意,学习者要认识到衔接乐段的连接点是如何展现出来的。

乐曲的整体结构也是演奏过程中不应该被忽视的部分。乐段之间的关系、乐段内部之间的关系构成乐曲的整体结构,体现出整体的艺术效果。学习者要做到不论从任何小节开始,都能够进行娴熟衔接,才能熟练掌握即将公开演奏的乐曲,这也意味着学习者要做到从任何一个部分开始都可以进行弹奏。因此,教师可以随时打断学生,比如在容易出现问题或困难乐段进行打断,然后让学生继续练习。借助这种训练方法,增加人为障碍,使学生对于乐谱的印象更加深刻。这样,学生在表演时即使有所失误,也能够想到相近的段落,顺利演奏,使整个钢琴演奏更加流畅。

(3)整合练习法。学习者要整合钢琴背谱,就是要使乐曲在听觉和艺术上构成整体感,需要部分组合分段练习或分手练习。要进行钢琴背谱整合训练,一定要熟练掌握细节和部分,才能不断细化音乐作品,使身心都在“吸收”音乐作品,从而提高音乐作品的整体艺术表现能力。

1)整合艺术表现。钢琴演奏要想得到艺术上的整体表现,需要对细节处仔细琢磨,才能够使艺术创作的过程更加完整细致。钢琴演奏者要在轻重缓急、时间调度、节奏等乐曲的审美意义上搭建特定的音乐情景,才能获得艺术和听觉上的完美感受。

整体感在音乐演奏时必不可少。完整性练习是从整体角度表现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使钢琴学习过程更加有效。学习者要熟练掌握乐曲的困难地方,塑造出完整的乐曲艺术形象,展现出高雅的乐曲审美趣味。对于钢琴乐谱不仅要求练习者在整体和全局上进行准确把握,也要求其在段落和细节上花费精力。这样,钢琴演奏技能才能保证连续性,也能使钢琴演奏更加细腻,启发钢琴演绎创作新思路。

2)音乐作品的“吸收”。学习者要从整体角度理解音乐作品,将作品与自身知识体系相结合,完全“吸收”音乐作品。常规的记忆模式是先发现,再深入研究,最后全部身心“吸收”。学习者要细致观察音响和乐谱,思索音乐构成的规律和要素,在进行练习时用心吸收、消化、体验音乐乐谱,这样的记忆顺序才是牢固的,才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演奏技巧。

学习者要记忆大量保留曲目,需要坚持背诵乐谱,熟悉掌握各大经典乐曲。学习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娴熟弹奏具有音乐价值的作品,将这些作品“吸收”到自己的身心中,在吸收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解释,才能使音乐融入学习者的行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