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表面训练有效提高演奏者记忆力

表面训练有效提高演奏者记忆力

【摘要】:经过大量的表象训练,有利于演奏者内心记忆习惯的形成,从而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乐谱记忆,并结合视谱、听音和演奏等技巧,在大脑深层中加深表象记忆,避免死记硬背,同时也可以深化记忆。

钢琴弹奏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记忆力,只有具备一定的记忆力,钢琴弹奏者才能较好的记住声音、手指动作以及乐谱,而且大部分时候犯错都是由于记忆力不强所导致的。

1.钢琴弹奏中记忆错误的表现

首先,钢琴弹奏需要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如大脑、手指、眼睛、耳朵等,各个器官的灵活配合才能促进弹奏的顺利进行,若是有一个器官跟不上节奏,往往会导致弹奏失误等。其次,读谱和弹奏动作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不管什么样的错误可能都是由读谱错误造成的,这也是最基本的弹奏错误之一。最后,钢琴乐谱中包括了非常丰富的元素,具体包括调号、音符、节奏符号、指法、表情术语以及谱号等,它们在乐谱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也是易错难记之处,其表现在:在高低音谱号的转换过程中无法准确定位音组,混淆升降调号、无法准确把握节奏符号、相邻相似音把握不准等。而且在钢琴弹奏过程中也会经常犯这些错误,导致弹奏无法顺利进行,演奏效果欠佳等。钢琴弹奏有着严格的要求,需要高超的技术才能完成,所以需要钢琴演奏者熟练地掌握各种动作,在读谱的同时还要对弹奏手法进行细细琢磨,确保动作的规范到位。弹奏时主要容易犯的动作错误有:手形不规范、弹奏动作不规范、手指抬高不标准,力度欠缺或者动作拖沓等。

2.钢琴弹奏中记忆错误生成的原因

心理学角度来说,一般包括以下三种主要原因:

(1)知觉引发错误。弹奏者经由教师已经基本掌握了五线谱、视谱等有关的乐理知识并形成了一定的总体感知,这些都会影响其弹奏。之前产生的知觉会对后来的知觉形成一定的影响和制约,对当前的刺激也习惯性的用经验去判断,所以容易混淆相近或者相似的乐谱符号。而且出于知觉整体性影响的原因,人们认识局部总是要落后于对整体的认识,在识谱过程中也是如此,往往受整体知觉的影响而忽视了对个别符号的辨别,从而出现弹奏失误。(www.chuimin.cn)

(2)记忆引发错误。这种错误包括了三种情况:首先是由于短时间记忆的制约,这种记忆大脑印象有限,很容易被其他信息干扰而导致忘记;其次是长时间记忆的制约,长时间记忆可以让大脑对信息的记忆保持较长时间,但是也不是说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也容易出现在无法调动记忆时引发错误的情况,比如:教师已经传授给学生重难点知识和技巧,学生也经过了记忆,但是回家后并未经过练习巩固,那么就有可能在下次遇到时出现错误,这便是典型的长时间记忆没有持续保持而导致了遗忘;最后是运动记忆的制约,一旦形成了运动记忆就比较容易保持下去而不会轻易遗忘,弹奏者形成钢琴技巧弹奏的过程中若是形成错误动作的记忆或者习惯,长久下来则会导致意识不能较好的控制动作,错误动作经过反复练习会形成自动化,由此也导致错误运动记忆的产生,遇到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失误。

(3)思维引发错误。这一错误是基于思维定式而产生的。长期的习惯和思维活动经验及思维规律形成思维定式,这一思维形成后就具有稳定性。钢琴学习者最大的难题就是识别乐谱中的调号,而且在这里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准确地说,弹奏者需要从F调降至xi,然后弹G调上升到fa,但是弹奏者往往只能从F调降至xi,这源于弹奏者会受到先前心理操作的暗示而无法进入G调,这也是思维定式影响而形成的一种错误,虽然这种错误一旦产生就会被弹奏者发觉,可惜也已无法挽救。

3.钢琴弹奏中表象训练的纠错功能

钢琴演奏者的弹奏效果会被反复出现的错误所影响,并会打击演奏者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从以上错误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心理作用是产生错误的核心原因,所以只有从心理出发来对错误予以纠正。以上总结的三个错误产生原因都是因为大脑中没有形成对易犯错误符号的清晰表象,也没有对各种乐谱符号和技术标准进行准确记忆,所以需要加强表象训练的针对性,这样才能促进记忆的形成并强化表象印象。为了有效地记忆每个乐谱符号的意义和作用需要对大量的信息符号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并基于此再结合心理记忆方法,对乐谱进行潜意识的反复再现,这样才能强化一些易错乐谱记号的记忆。在实际弹奏时,要将符号和技巧进行巧妙的结合,促进弹奏动作表象的产生,然后对其进行转换,形成听觉表象和视觉表象,并对乐谱符号进行印证,有利于及时的发现错误,并对记忆加以深化。经过大量的表象训练,有利于演奏者内心记忆习惯的形成,从而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乐谱记忆,并结合视谱、听音和演奏等技巧,在大脑深层中加深表象记忆,避免死记硬背,同时也可以深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