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钢琴课堂教学原则及创新教育路径

钢琴课堂教学原则及创新教育路径

【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学内容会因为使用了恰当的直观性原则而变得形象生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记忆力。直观性原则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审美能力。教师指导才是直观性原则的重点,既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又要长时间的执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的有序性。

教学原则的总结要依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所有的教学行为都要遵循这些原则,下面简单介绍一些主要原则的内容:

1.直观性原则

影像资料、演示文稿软件(PPT)以及观摩指导等直观性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的,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表现和感知作品,不断提升艺术魅力,让学生在间接中积累更多的经验,提高敏感度。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学内容会因为使用了恰当的直观性原则而变得形象生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记忆力。直观性原则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审美能力。

因此,想要让学生的现状得到改善,就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加入直观性手段。教师要在实施的过程中充分的配合讲解,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等能力。教师指导才是直观性原则的重点,既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又要长时间的执行。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这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时,要以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为出发点,避免单独式示范的缺点,此外,还要让学生对作品要表达的含义有进一步了解。

2.强化专业合理性原则

教师自身的品行、研学的态度、音乐素质、授课认真程度、键盘的控制技术以及对艺术感染力的敏感度和精准度都会在钢琴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钢琴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教学的合理性与专业性。教师不可以将学生作为附属品,只关注教学带来的收益,使其市场化,这与教学原则是相悖的。

总的来说,钢琴教学的专业合理性取决于教师能否熟练掌握声音基本的技巧、充分了解曲目、熟练的控制键盘、对曲风有足够的把握以及对整套教学资料体系的了解程度等。若是教师的专业合理性较低,很可能会给学生传授错误的理念或观点,这不仅会降低授课质量,还无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因此,教师既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同时还要保证专业合理性,这样才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原则

总的来说,就是立足于学生现状,将学作为教学的核心,从每个年龄段学生的特征、内在素养、外在素质、个人气质和习惯等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才会更有针对性。但具体的实施还是要基于课堂教学,要突出不同教学环节的重点,实现共性和个性的结合,并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和难度;可以考核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在保证与学生个性发展相一致的情况下让学生具备更好的演奏水平;当前的教学为了符合“博采众长”的背景可以使用“扬长避短”的模式。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的有序性。例如在常规教学中,对于那些学习知识快、反应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制定的课堂计划可以是当堂就能完成的,并且可以按照学生的特长进行课堂教学;而对于那些学习知识较慢、反应能力不强且进度较慢的学生,除了要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督促其在课后不断复习,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样可以避免在课堂上讲解重复性的知识。

想要不断提高教学成效,可以灵活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仔细研究演奏技术等)。教师从每个学生的特点出发,帮助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比如,对于那些在学习上有些得意且不谦虚的学生,教师应对他们的心态进行引导,使其戒骄戒躁,不断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对于那些拥有高超演奏技术的学生,教师要将重点放在学生音乐感的提高上,而且要让学生时刻谨记工匠精神,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而对于那些拥有敏锐乐感的学生,教师应该将教学的核心放在学生演奏技术的提升上,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好的钢琴演奏技能,还能提高成绩,提高整体教学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安排好授课计划,进行差异化教学,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成效。

4.教研贴近实践原则

在教学中,教研贴近实践原则也是必须要遵循的原则之一。在进行教研时,不少学生都只以书本上的理论为重点,并不会将其应用在实践中。但是在钢琴的教学中,学生却只关注钢琴的弹奏练习,不考虑音乐理论,就更不用说有没有心得体会了,这样是不能从整体上得到提升的。(www.chuimin.cn)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弹奏技巧中融入相关的理论。例如,在练习奏鸣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一些课堂上教授的理论知识,准确划分出乐曲的相连、主要和附属这些不同的部分,明确乐曲的不同组成部分,如进展部、展示部以及重现部等,让学生基于理论知识进行曲谱的谱写和脱谱、对谱的演奏等,从而不断提高其演奏的质量和水平。在保证课程讲授、学习和练习质量的前提下,要让教研与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曲目演出实践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既对课程要点进行了巩固,也反复锻炼了学生对键盘的控制能力,同时也对教师的课堂成果进行了检验,推动了教学的不断进步。

5.深化与巩固性原则

站在钢琴教师的角度上来说,教学应以学生为根本,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掌握知识与培养技能上,让教学不仅更有准确性,还更有及时性。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说,掌握知识、学习技能、发展智力是同样重要的。例如在演奏教学中,背谱是必须要掌握的,这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乐曲,如果学生要参与音乐会的演奏,那么每天的练习时长应大于2个小时,并且师生都要在练习的过程不断提升自己的基本能力。

从方法上来看,教师要帮助学生加强乐感,这样在练习作品时才能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背诵曲谱,让学生在这方面得到不断的提高。学生以此为基础再加上自身的努力对音乐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进而一气呵成的弹奏出记忆中的乐谱;教师也要以此为基础,在学习中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实现融会贯通。学生只理解作品是不够的,还要进行不断的练习,抓住作品的精髓,将作品的真正含义表达出来。教师在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时,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的纠正他们的错误之处,这既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自主意识,还能大大提升他们处理作品的能力。

6.主动启迪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充分发掘自身的思维潜能,让学生可以串联起所有的知识要点,不断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在对学生头脑进行启迪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自我思考能力,使学生具备更好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当弹奏过程中出现困难时,应该把这些困难先交给学生自行解决;在转换曲目的强弱时,教师不要直接为学生指导怎样转换曲目的强弱,应该对学生的头脑进行启迪,让他们自己去摸索如何处理强弱的转换,以提高他们的自我思考能力,使学生具备更好的创造性思维。在表达曲目的艺术特征和风格上,也要主动启迪学生,让他们理解作者创作的初衷和创作的目的。

人们自身的情感和经历为创造性构思提供了灵感,例如学生要是没见过大海,那无论教师怎样描述,学生也无法在脑海中想象到那种风平浪静和波涛汹涌的画面,不过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头脑进行启迪,让学生回忆起参加激流勇进游乐项目的经历,以此来感受那种令人震撼的场面。

在启迪学生头脑的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对教师的尊重上。学生只有做到真正的尊重教师,才能高度配合教师的教学,主动的学习知识,这也是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出发点。同时,学生也只有充分相信和尊重教师,才可以对教师的指导铭记于心,并且及时的接受教师对错误的纠正,保证教学及时、正确地完成。不仅如此,教师也要给予学生相应的自由,让他们可以勇敢地表达自己,提出问题。师生在进行课堂互动时,要充分地进行交流,明确对方要表达的意思,将主动启迪原则贯彻教学的始终。

7.由表及里性原则

钢琴教师是按照学科本质教授音乐知识和演奏技能的,所展现的教学思路既有逻辑教学法,又有学生本体认知法,这不仅有利于研究学生的习惯培养和体能发展,还有利于研究他们的思维提升。钢琴教学体系化研究是发展教学策略的前提,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学习需求,也让教学基于大纲有了系统性,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充分理解知识。教师基于以上这些教学,要帮助学生不断提升演奏技能,为学生提供不同阶段的指导,例如在课堂学习、课后作业、顶岗实习以及年终总结等阶段,将重点放在学生身上,依托于演奏平台,遵循由表及里性原则为学生带来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教师要监督好实现由表及里性原则的经过,不要只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愿望。从之前的案例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都希望自己弹奏的乐曲能够优美动人,有些演奏愿望更是不切实际。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绝对保证教学的有序性,所有的教学都要仔细认真、严格遵循教学的特性和规律,由表及里的制定教学计划,保证学生可以跟上所有的教学进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整体学生出发,从而保证教学的良好效果。实际上,当学生参加的比赛超出自身的能力范围时,再加上作品的难度提高了,就会让演奏能力与教学目的相悖,从而失去应有的教学效果。从学生的弹奏方法来看,若是教学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不仅会让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还会让学生的演奏技术停滞不前,严重时还会损伤学生的机体。例如,学生会因为错误的演奏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机体也会因为无法承担过多的弹奏而产生疲劳,严重时还会出现职业病,如手指变形等,这些都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