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探究巴赫《十二平均律》的钢琴演奏

探究巴赫《十二平均律》的钢琴演奏

【摘要】: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是巴赫的四十八首前奏曲与赋格作品的统称,是复调音乐作品的顶峰之作,被称为音乐中的“旧约圣经”。《十二平均律》的每一首作品难易不同、悬殊颇大。《十二平均律》的上册相对容易一些,主要是由于这些作品的赋格曲大多是三声部的作品,无论是对技巧还是对音乐的把握都比较容易,四声部的前奏曲与赋格相对于三声部的就难得多。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是巴赫的四十八首前奏曲与赋格作品的统称,是复调音乐作品的顶峰之作,被称为音乐中的“旧约圣经”。

《十二平均律》的每一首作品难易不同、悬殊颇大。《十二平均律》的上册相对容易一些,主要是由于这些作品的赋格曲大多是三声部的作品,无论是对技巧还是对音乐的把握都比较容易,四声部的前奏曲与赋格相对于三声部的就难得多。比如,No.5就是一首很好的演奏作品,它的主题非常短小,各个声部进入的时间也比较对称,因此,四声部的感觉有时不那么强烈。

在赋格作品的演奏中,最难把握的部分是作曲家为了加强在声部进入时所产生的作品紧张度而采用密接和应时叠置出现的主题,这需要演奏者拥有十分敏锐的听觉、清晰的头脑和对手指及键盘的完全控制,也是复调作品考验演奏者能力的地方。在此,仍然要强调分声部训练和分声部交叉合奏的重要性,这是在复调作品训练中时刻不能忘记的训练方法,除非学生已经对演奏多声部作品非常得心应手。(www.chuimin.cn)

其他相对比较容易的四声部的前奏曲与赋格的作品分别是上册的No.1、No.16、No.17、No.20、No.23以及下册的No.2、No.5等。听上去最难的赋格曲自然是上册No.4、No.22这两首五声部的作品了,但事实上未必如此,由于这两首五声部的赋格作品速度都比较慢,而且都具有赞美诗的风格特征,因此,在实际演奏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相反,有不少四声部的作品在表现难度上要高于这两首五声部的作品,因此教师在选择教材时不必把五声部的作品放在最后来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