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研学旅行概论及活动课程设计策略

研学旅行概论及活动课程设计策略

【摘要】: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开发策略应该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德育工作指南、综合实践课要求、研学旅行的目的等进行设计。研学旅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活动形式,开发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理应遵循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原则和要求。

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开发策略应该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德育工作指南、综合实践课要求、研学旅行的目的等进行设计。

(一)遵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理念

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课题组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确定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研学旅行高度契合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主题要义,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开发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要渗透核心素养的理念、目标和要求。

(二)依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和要求

2017年9月25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其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知,具备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研学旅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活动形式,开发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理应遵循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原则和要求。(www.chuimin.cn)

(三)把研学旅行融入中小学德育工作

2017年8月17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指出,研学旅行是实践育人的优先途径,要促进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德育体验、实践锻炼有机融合。开发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要研究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内容、形式和需求,主动融入中小学开展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课。

(四)结合省情、市情、乡情、校情

开发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应结合省情、市情、乡情、校情,凸显地域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让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激发爱国热情、激发求知欲望、激发劳动愿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