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与旧路,新景与旧貌,在雍陌村这里似乎能和睦相融。早在20世纪80年代,雍陌村已是外国游客云集之地,作为首批对外开放旅游的中国农村之一,从前每天有十数台大巴停经村头是常有的事。雍陌村一角在这里,有特色的老房子比比皆是,如雍陌下街一户挂着历史文物名牌的华侨屋便极为别致。......
2023-10-17
简净的石板路
中山村落中的石板路并不少。此前在南朗涌口村走访过一段,经悠长岁月的轻碾细压后,坑坑洼洼,虽静默无闻,但偶遇之下,更予人意外的惊喜。同在三乡镇内,古鹤村的石板路闻名遐迩,青石铺砌,环绕老村,蜿蜒曲折,绵长完整。雍陌村的石板路则只余零星旧迹,将往昔的古拙藏匿于现世的繁华里。茅湾村这一径石板长街,属建于清朝的文物,呈东西走向,贯穿益寿街和多条小巷,长千余米,由村委办公楼门前起,迂回转进村尾闸门,沿途分布中和里、壮全李公祠等老建筑。幽静深处,古韵弥漫,四周花果蔚茂、芳草蔓合,那清新之感拂去了深窄老巷的深沉与凝重。
越是古旧之处便越难得见开阔明亮之气象。茅湾石板路之美正在于简净朴素,不喧不嚣。夹道的民居大概于数年前翻新过,因此没有新近粉刷的刺目颜色,半壁深灰,半壁雪白,中间以一道横亘的绛红为界,显得相当整洁。旁边翠绿的花树攀越庭院伴着这幽深平整的路面绕向彼方,上接蓝天白云。转身细看,一些老房外还残留着年深月久的墙土,顶上有苔有蕨,深浅相嵌,化湮开来,很有看头,倒比那些刻意为之的孤绝名胜更为妙趣。(www.chuimin.cn)
村中果树甚多,黄皮更是随处可见。石板路上岔道众多,每转进一处,便是一些更狭仄的小巷。土石筑墙,树影蓊郁,黄褐泛绿的黄皮果子垂坠眼前,直抵头顶。但见村外访客对此啧啧称奇,有位抱着孩子的阿嫲直言,今年的黄皮结得疏落,若是往年,那果子一串串地缀满枝丫,才更好看。事实上,茅湾这石板路的独特之处,还在于那浓浓的人情味,大抵是因为放暑假的缘故,村中的孩子都跑出来了,蹲在那些石板旁成群地玩闹,坐在门前台阶上捧着碗吃饭,听着大人们热烈地谈天说地,看着那些散步的猫狗打哈欠、慵懒地摇尾巴,然后慢悠悠地走向远方。
有关中山客 在自己的古村落漫游的文章
新街与旧路,新景与旧貌,在雍陌村这里似乎能和睦相融。早在20世纪80年代,雍陌村已是外国游客云集之地,作为首批对外开放旅游的中国农村之一,从前每天有十数台大巴停经村头是常有的事。雍陌村一角在这里,有特色的老房子比比皆是,如雍陌下街一户挂着历史文物名牌的华侨屋便极为别致。......
2023-10-17
几处文物古迹与精致侨屋零星散落村中,依稀存留着中西文化碰撞之初的残影。学校建于1920年,坐北向南的校舍如今已空置,荒废的亭台楼阁处正悬挂着附近居民晾晒于此的衣衫被褥。唯独沙涌的这一块石碑,躺在校舍门前许久,村民们亦无法道清其来龙去脉。据悉,该学校最早由华侨捐资兴建于1935年,在当时颇富名气,并至今仍履行着其教育之职。......
2023-10-17
村牌坊附近那座横跨于六乡涌上的石桥,便是被称为中山现存最早桥梁的杜婆桥。午后,附近的孩童便在那晾满衣服的空旷庭院里玩耍,骑着单车追逐着,来回奔跑于古老的桥面。桥南岸有块石碑写着杜婆桥的历史,但那字迹已模糊,欲辨不清。于是,善心的杜婆日夜守候渡口旁,向往来客商劝募筹款,建此石桥。流水不逝,但龙澳河的面貌却改变了许多。可是,河流如今已被污染,站在杜婆桥上,时而腥风阵阵,让在河边长大的老村民们颇感惋惜。......
2023-10-17
青岗之青,即便在萧瑟的冬日也是显见的。在直抵青岗的大道两旁,蜘蛛网般的阡陌尽处,分布着大片半青黄的田野。当时黄氏先祖从一江之隔的新会辗转迁居于此,而村子位于卓旗山南麓,背靠丘陵,四季常青,故而得名。据村民透露,青岗的后山俗称“麻鹰石山”,属卓旗山一支。旧日的青岗还有遍布山头的青榄树,当成熟的果实坠满田埂时,便有童叟把它们捡拾回家。......
2023-10-17
在这条古意犹存的街道上,有两座寺庙与四座祠堂,从西往东,依次为圣堂祖庙、鉴泉郑公祠、雍陌郑公祠、东轩郑公祠、云庄郑公祠等,多体现了中山清代建筑特色,但每一座亦别具风韵。东轩郑公祠位于雍陌上街一侧的圣堂祖庙,门前有处平整的院子。据村中老人介绍,这些祠堂中最古老的应是雍陌郑公祠。在雍陌村,这样的古井甚多,有的深入庭院,有的就在路旁。......
2023-10-17
在公布被评定那天,村民甚至还在树下举办过盛大的庆典。可惜20世纪50年代末,树木被砍伐,焚烧殆尽,自此只剩荒芜。说起这邻近的树木,皆以苍劲古老闻名,大概因此而更显宽厚仁慈。那樟树也是奇诡,翻阅过往的新闻才知,那树冠上星星点点不同形状的细叶,竟来自另一棵榕树,两树交缠相嵌,融为一体,成了难得的“樟包榕”现象。......
2023-10-17
侨乡南区,精美的华侨房屋自是多不胜数。相较之下,马岭的几处文物古迹颇显素雅。碉楼的第四层,除设射击孔外,更建有“燕子窝”。明末,造园家计成在其著作《园治》中曾提及“借景”的概念,后被衍生成把远处的景致引入有限的门庭里,从而构架更广阔的空间。其实在南区,马岭的碉楼数量并不算多,中西合璧的洋房则更为细腻,每次驻足,几乎都有意外惊喜。......
2023-10-17
即便走访过这么多村子,茅湾村民的热情自足都是难得一见的。丰饶的土地,绝少不了食趣,在茅湾村这里尤甚。在三乡有道颇具名气的特色菜——茅湾葱油鸡,是用当地长期在山头放养、以草木为饲料的走地鸡为食材,配上淡淡葱香而炮制出来的佳肴。青绿的田边夏季,田边成片的蕉树结满了青绿的香蕉,成串香蕉的下端常长着紫红色的苞状物,形态新奇,原来是久闻其名的蕉蕾。......
2023-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