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古朴侨屋,中山客在村落漫游

古朴侨屋,中山客在村落漫游

【摘要】:深灰墙壁在漫长岁月里冲刷出数道雨痕,青蓝色的素净木窗配上窗檐处的精致雕饰,更具古韵。村里的侨屋愈显别致。中山文献事业开拓人郑彼岸先生曾写过一首叙述石岐人赴澳门辛劳跋涉的长诗《走翠微》,里面有“行尽此山到大布,远望茶亭在前路”两句,诗中所指的大布即为这一带。据记载,当时前往翠微的中山商贩主要带去米粮,再去翠微换回青盐和豆类等货物,赚取微薄的差价来维持生计。

夏日的阳光太灿烂,即便在浅窄的巷弄里,也能感受到耀眼光线的暖意。访村之前搜查资料,得知曾有数桩社会新闻在此发生,但看着眼前这懒洋洋的村子,却未能想象。真正的村野生活,外人终究是无法臆想的,唯有居住此间的村民才能知晓。大布村几乎家家养狗,陌生人驻足处皆有犬吠;走在路上,常有野狗无声奔出,倒让途人提高了警觉,连带走街串巷时多了几分怯懦。

在一堆老民房间,几处侨屋愈显别致。像是古都西安大街的一处宅子,首层用淡雅的大石砖砌成,上面三层形如碉楼,想来是为了防盗而设计成如此造型的。深灰墙壁在漫长岁月里冲刷出数道雨痕,青蓝色的素净木窗配上窗檐处的精致雕饰,更具古韵。再往前走,另一座大宅现铁门紧闭,但门框上写着“侨居”二字,更注明房子在2005年曾重修。这栋老屋之美需远观,明亮的白墙在一片淡灰楼房中非常显眼,露台与窗檐上的雕刻还残留着些许剥落的靛蓝,与暗红木门及浅绯圆柱相衬,清新秀美。

村里的侨屋愈显别致。(www.chuimin.cn)

侨屋古韵

侨屋所记载的或许是一段段艰辛与辉煌交织的往事。大布曾有崎岖难行的山路。中山文献事业开拓人郑彼岸先生曾写过一首叙述石岐人赴澳门辛劳跋涉的长诗《走翠微》,里面有“行尽此山到大布,远望茶亭在前路”两句,诗中所指的大布即为这一带。旧时,人们从石岐前往澳门,天刚亮便出发,需从长江进五桂山,经最难行的牛爬石径抵大布,到午后三点才能到达当时属中山县、今为珠海辖地的翠微市集。尽管路途险阻,但百姓们仍不辞劳苦。据记载,当时前往翠微的中山商贩主要带去米粮,再去翠微换回青盐和豆类等货物,赚取微薄的差价来维持生计。时移世易,昔日的辛酸血泪,今人自是无法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