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居住此间的外来务工者或村民们来说,安居乐业最重要,因此哪怕是再苍老的村落倒不必全然古旧。沿着这些房屋上坡,在蟠虬繁茂的老榕下,村民们悠然憩息,旁边绿荫下光影斑驳的北极殿静谧伫立,一妇人坐在门前石阶上。这北极殿的香火极是鼎盛,里头轻烟袅袅,清风吹拂,烟雾便在沿屋檐倾泻的缕缕阳光中翩然起舞。据村民们介绍,前陇素来以奇木古树闻名。此外,村里更有一棵连理树,枝干相连,被村民称为爱情树。......
2023-10-17
夏日的阳光太灿烂,即便在浅窄的巷弄里,也能感受到耀眼光线的暖意。访村之前搜查资料,得知曾有数桩社会新闻在此发生,但看着眼前这懒洋洋的村子,却未能想象。真正的村野生活,外人终究是无法臆想的,唯有居住此间的村民才能知晓。大布村几乎家家养狗,陌生人驻足处皆有犬吠;走在路上,常有野狗无声奔出,倒让途人提高了警觉,连带走街串巷时多了几分怯懦。
在一堆老民房间,几处侨屋愈显别致。像是古都西安大街的一处宅子,首层用淡雅的大石砖砌成,上面三层形如碉楼,想来是为了防盗而设计成如此造型的。深灰墙壁在漫长岁月里冲刷出数道雨痕,青蓝色的素净木窗配上窗檐处的精致雕饰,更具古韵。再往前走,另一座大宅现铁门紧闭,但门框上写着“侨居”二字,更注明房子在2005年曾重修。这栋老屋之美需远观,明亮的白墙在一片淡灰楼房中非常显眼,露台与窗檐上的雕刻还残留着些许剥落的靛蓝,与暗红木门及浅绯圆柱相衬,清新秀美。
村里的侨屋愈显别致。(www.chuimin.cn)
侨屋古韵
侨屋所记载的或许是一段段艰辛与辉煌交织的往事。大布曾有崎岖难行的山路。中山文献事业开拓人郑彼岸先生曾写过一首叙述石岐人赴澳门辛劳跋涉的长诗《走翠微》,里面有“行尽此山到大布,远望茶亭在前路”两句,诗中所指的大布即为这一带。旧时,人们从石岐前往澳门,天刚亮便出发,需从长江进五桂山,经最难行的牛爬石径抵大布,到午后三点才能到达当时属中山县、今为珠海辖地的翠微市集。尽管路途险阻,但百姓们仍不辞劳苦。据记载,当时前往翠微的中山商贩主要带去米粮,再去翠微换回青盐和豆类等货物,赚取微薄的差价来维持生计。时移世易,昔日的辛酸血泪,今人自是无法感同身受。
有关中山客 在自己的古村落漫游的文章
对于居住此间的外来务工者或村民们来说,安居乐业最重要,因此哪怕是再苍老的村落倒不必全然古旧。沿着这些房屋上坡,在蟠虬繁茂的老榕下,村民们悠然憩息,旁边绿荫下光影斑驳的北极殿静谧伫立,一妇人坐在门前石阶上。这北极殿的香火极是鼎盛,里头轻烟袅袅,清风吹拂,烟雾便在沿屋檐倾泻的缕缕阳光中翩然起舞。据村民们介绍,前陇素来以奇木古树闻名。此外,村里更有一棵连理树,枝干相连,被村民称为爱情树。......
2023-10-17
如果说沙溪的路网复杂,那么港园村的街巷也不遑多让。即便小心翼翼跻身其中,也可能发现那巷弄戛然而止,只得悻悻退出。所以,在港园村步行或骑车也许是更理想的探索方式。据地名志记载,沙溪在“清初建圩时,由下泽与港头部分地区组成。因港头有一座沙溪祖庙,附近有沙溪涌,故名”。为了纪念1944年为部队筹集粮饷时在桃园茶楼激战中牺牲的黄石生,村中为其设立了纪念碑,港园村也因此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2023-10-17
听说,这街道曾因此被称为“蓝环巷”,不过,如今门牌号码上却写着“东环街”。另外,整栋建筑墙身与地上共有七八个炮眼,可扔下石头袭击迫近的敌人,可见其抵御力相当强劲。在褪色的蓝楼对面,东环街17号的碉楼同样令人赞叹。侨乡碉楼自是承载着无数华人在海外的辛酸发迹史,但同样见证着村中那段饱经战火洗礼的岁月。烽烟过后,这些碉楼依然挺立村中,但那中式古韵与西式情调里,却似多了一丝沧桑,令观者慨叹。......
2023-10-17
在石板路上漫步,最大的收获就是不经意间发现些史料中鲜少提及的古老遗迹。关于这位柳汝昌的生平事迹,地方史志及网络资料上均无记载,遍寻不得。据村委会人员透露,这位柳先生是一名德高望重的教师,或许是村中小学的创办人。据悉,这座建于清朝的柳家祠于民国时期重修后,用作茅湾小学的教室、会堂,后于1997年被再次修葺。......
2023-10-17
事实上,濠涌、大同、敦陶三村乡民多为方姓族人。昔日大同被称濠涌旧里,而敦陶则为敦陶堡。据记载,村中开族先人方道盛是宋朝驸马,其妻乃宋度宗长女信安公主。南宋末年,为避战乱,方道盛举家南迁,先至福建莆田,后经珠玑巷至开平,隐姓埋名,繁衍生息。村民自发筹建的方氏名人馆即为慕榕方公祠,条分缕析地列出了这些令人敬仰的杰出乡彦。......
2023-10-17
濠涌村自是有名人,之所以没有大张旗鼓地宣扬,或许是因为其人其事太悲情。此时,土匪乘机掳劫严迪光,向其家人勒索白银十万。这个悲情的故事长期被人遗忘,就连这里和乐融融的同姓村民都未必熟知。两年前,有到金钟水库附近访古探幽的网友又重新说起了这段往事,才引发起人们对严迪光“出师未捷身先死”慨叹。......
2023-10-17
提及马岭一带,最为闻名之处莫过于下马岭茶亭。经洗刷的茶亭在阳光下愈发鲜亮,古意存乎于那中西合璧的旧时建筑风格中。走进茶亭撑起的这片憩息之地,即可感受到香山人乐助的精神、恬淡闲适的性情从未遗失。访村时,雨落下,亭中恰有途人停下老旧的单车,数着水滴避雨檐下,神态自若,恍惚间犹似“平生于物原无取,消受山中茶一杯”的境界。......
2023-10-17
据村中人说,百年前有位华侨归来,踏上这故土福地,感叹自己膝下无儿,于是动念建牌坊为这素雅的村巷撑起门面,积些功德,遂出资建了这宝善坊。沿石板路拾级而上,两旁的老房旧屋成排铺开,有农妇搓衣洗菜,有孩童伏案写画,情境悠然。至于寮后的巷名,实在得多。报馆巷、米铺巷,从前确凿地建着报馆、米铺。......
2023-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