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山客:民风淳朴,守旧约

中山客:民风淳朴,守旧约

【摘要】:数十年前曾有周边居民企图撬墓石、建堤坝,多得老村民们荷锄挺立,日夜守护,古墓群才得以被保存。行走村中,颇见濠涌村民的坚守与善意。登上这段“空中走廊”,古朴的砖瓦顶与现代的电灯回路格调迥异,却又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奇妙的"空中走廊"大树掩映下的祠堂在敦陶村方氏祠堂的附近,树立着民国19年的村民公约。随着年月流逝,其实其约束力已潜移默化,全靠村民自觉遵守。生活在不断向前,但淳朴的民风一如昨天。

岭南乡村中的古朴风物,多半委婉含蓄地藏匿在街巷中,需要花些时间与精力去探索、观察。隆都地区的村路甚是迂回,倘若不小心闯进现代化的厂房与民居尽处,在苦寻不着出口之际,不妨退后几步,潜入那些被错过的窄巷中。那狭长蜿蜒的巷弄,宛如隧道,穿过去,便是一派古色古香的景致。春末夏初,庭院里的枇杷树在一片迷蒙的绿意中最先成熟,小巧而青涩的果子挂满枝头,清爽中泛着微酸。村中果树品类繁多,常见的还有荔枝、龙眼等,据《沙溪镇志》记载,这一带的荔枝为特色品种,被唤作槐枝,又称六月仔,“仅风吹岭上即有近千亩”,每逢丰收季节,更是来不及被采摘,纷纷散落于山野间……

那被荔枝林与乌榄树覆盖的凤凰山,原是村中方氏先祖辞世后的安息之地。数十年前曾有周边居民企图撬墓石、建堤坝,多得老村民们荷锄挺立,日夜守护,古墓群才得以被保存。行走村中,颇见濠涌村民的坚守与善意。譬如公祠旁的一座建筑,大概原是办公场地,但其楼梯与二层却通过一段两三米的走廊相连,初看时令人摸不着头脑,询问往来路人,亦不甚清楚其建造缘由。但后来瞥见地上的痕迹,便可猜测那是出于不愿占用公共道路之故,于是辟出这一段如门廊般的结构,让骑单车、摩托车的村民畅行无阻。

登上这段“空中走廊”,古朴的砖瓦顶与现代的电灯回路格调迥异,却又奇妙地结合在一起。此时,向外张望,眼前是一片层峦叠嶂般的檐顶风光。灰墙红窗、木门粉雕都是寻常的岭南村景,偶有楼层较高的华侨祖屋,其梁柱栏杆处的灰塑木雕比在平地仰观时更显清晰,愈发耐人寻味。像是一幅名为“独占花魁”的檐底砖雕,刻有娇艳的牡丹与盛放的桃花,又以鸳鸯、石榴衬底,寓意丰富,工艺极其精细。此外,这些房屋细节还透露着时代的气息。譬如近处祠堂屋顶上的小喇叭会勾起人们往昔的生活记忆。还有村中最为常见的地球仪灰塑,高高矗立屋顶,仿佛寓意着濠涌村海外乡亲遍布世界各地的荣耀。

奇妙的"空中走廊"(www.chuimin.cn)

大树掩映下的祠堂

在敦陶村方氏祠堂的附近,树立着民国19年(1930年)的村民公约。全文不足百字,却言简意赅地概括了村民生活的各方各面。随着年月流逝,其实其约束力已潜移默化,全靠村民自觉遵守。但村民们勤勉的背影,印证着其中“任劳任怨,用尽心思”等语句,运动场上年轻人挥洒汗水的身姿,村民们在省级、国家级运动会上曾获的殊荣,呼应着“体育尤宜”的号召。生活在不断向前,但淳朴的民风一如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