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居住此间的外来务工者或村民们来说,安居乐业最重要,因此哪怕是再苍老的村落倒不必全然古旧。沿着这些房屋上坡,在蟠虬繁茂的老榕下,村民们悠然憩息,旁边绿荫下光影斑驳的北极殿静谧伫立,一妇人坐在门前石阶上。这北极殿的香火极是鼎盛,里头轻烟袅袅,清风吹拂,烟雾便在沿屋檐倾泻的缕缕阳光中翩然起舞。据村民们介绍,前陇素来以奇木古树闻名。此外,村里更有一棵连理树,枝干相连,被村民称为爱情树。......
2023-10-17
南朗濠涌村的建筑,同样是岭南民居典型的灰白色调,但这当中亦不乏细味之处。古拙的砖瓦背后,褪色的彩画与细致的灰雕一如其他村庄,以花鸟鱼虫、简笔山水,或是诗文题词为题材。穿行于村野巷弄中,偶尔抬头,便能邂逅惊喜。有些老房子的窗檐格外别致,褐色衬底上浮现“吉祥如意”四个方正的字眼,但雕饰却是两株幽兰、笔墨纸砚,还有一卷半掩的书与暂憩案上的麻雀。稍新的建筑则愈加简洁,白墙、灰瓦、蓝窗、木门,院子里搁着几株盆栽,井盖旁牵一只铁桶,常绿的树叶洋洋洒洒蔓过屋顶,稀疏地透着远处的粼粼波光。
灰白色调的岭南民居
古老的观音庙(www.chuimin.cn)
村中有几处碉楼,比普通民房略高些,是以我们进村前便远远看见,迎着错落的屋顶墙角寻了过去。曲径幽深处,有两座碉楼距离极近,一座墙壁明黄,经长年累月的雨水侵蚀,其身斑驳,脱落出道道白痕,但楼顶的雕纹依旧醒目,正面赫然刻着“1949”,不知是不是它的建筑年份。另一座灰墙的碉楼则更为低调,没有多余的装饰,在一片低矮民居间鹤立鸡群,但若是惯于低头走路的行人,想必会一不留神便错过。此外,有资料记载,濠涌村于民国初年曾建起一座兄弟楼(当地人称为孖碉楼),“两楼相依而建,款式外形无异,不分伯仲”。想来,这些建筑无不寄寓着时人对后世的牵挂与期盼。
在这些古老的亭台楼阁中,有两处属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一是建于民国时期的濠涌村中山纪念亭,六柱六角,青砖护栏外敷石米,两柱间刻有对联“天下为公传圣道,民间受福纪元勋”,以纪念孙中山先生。另一处是清同治年间重建的观音庙,广三路,深两进,正脊有双龙戏珠灰塑,墀头上有狮子及花卉灰雕,檐板为花鸟图案木刻。这些图案因保持原貌而略显褪色,但仍能想象其最初的精致。庙内此时虽无人,但香火缭绕,两旁一鼓一钟,更是古韵悠扬。
有关中山客 在自己的古村落漫游的文章
对于居住此间的外来务工者或村民们来说,安居乐业最重要,因此哪怕是再苍老的村落倒不必全然古旧。沿着这些房屋上坡,在蟠虬繁茂的老榕下,村民们悠然憩息,旁边绿荫下光影斑驳的北极殿静谧伫立,一妇人坐在门前石阶上。这北极殿的香火极是鼎盛,里头轻烟袅袅,清风吹拂,烟雾便在沿屋檐倾泻的缕缕阳光中翩然起舞。据村民们介绍,前陇素来以奇木古树闻名。此外,村里更有一棵连理树,枝干相连,被村民称为爱情树。......
2023-10-17
在石板路上漫步,最大的收获就是不经意间发现些史料中鲜少提及的古老遗迹。关于这位柳汝昌的生平事迹,地方史志及网络资料上均无记载,遍寻不得。据村委会人员透露,这位柳先生是一名德高望重的教师,或许是村中小学的创办人。据悉,这座建于清朝的柳家祠于民国时期重修后,用作茅湾小学的教室、会堂,后于1997年被再次修葺。......
2023-10-17
如果说沙溪的路网复杂,那么港园村的街巷也不遑多让。即便小心翼翼跻身其中,也可能发现那巷弄戛然而止,只得悻悻退出。所以,在港园村步行或骑车也许是更理想的探索方式。据地名志记载,沙溪在“清初建圩时,由下泽与港头部分地区组成。因港头有一座沙溪祖庙,附近有沙溪涌,故名”。为了纪念1944年为部队筹集粮饷时在桃园茶楼激战中牺牲的黄石生,村中为其设立了纪念碑,港园村也因此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2023-10-17
濠涌村自是有名人,之所以没有大张旗鼓地宣扬,或许是因为其人其事太悲情。此时,土匪乘机掳劫严迪光,向其家人勒索白银十万。这个悲情的故事长期被人遗忘,就连这里和乐融融的同姓村民都未必熟知。两年前,有到金钟水库附近访古探幽的网友又重新说起了这段往事,才引发起人们对严迪光“出师未捷身先死”慨叹。......
2023-10-17
在麻西村牌坊不远处,有两座颇显眼的建筑。住在这栋大宅的老大爷似乎早已习惯陌生人好奇的目光,他介绍道,房子建造于他母亲年轻时,如今已有七十多年历史,住在里面依然舒适安稳。老大爷回忆道,从前母亲裹脚,终日在楼上拄着拐杖、步履蹒跚,若是有客人叫门,她便会踱步到这扇“小窗”前,弯腰俯身往楼下窥探,得知是哪位前来探访。石栏上摆满植物。它们如今都藏匿在沉静岁月里,安然地与当地居民过着日子。......
2023-10-17
也许因为还不到放风筝的季节,采访当天,并未见纸鸢飘飞。据地方史料所言,南朗于宋朝就有重阳放纸鸢的习俗,至明清更达至鼎盛。在村口玩滑轮车的男孩从前在南朗一带,但凡山顶高坦处、祠堂前、晒谷场里、田野间,乃至与船篷之顶皆有纸鸢集会,被誉为“风筝之乡”的泮沙更是如此。即便是改变,即便难免无所适从,但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是常在的,一如村中的安逸,一如被放飞的纸鸢,还有那份无论异乡人又或是土著都可共享的快乐。......
2023-10-17
听说,这街道曾因此被称为“蓝环巷”,不过,如今门牌号码上却写着“东环街”。另外,整栋建筑墙身与地上共有七八个炮眼,可扔下石头袭击迫近的敌人,可见其抵御力相当强劲。在褪色的蓝楼对面,东环街17号的碉楼同样令人赞叹。侨乡碉楼自是承载着无数华人在海外的辛酸发迹史,但同样见证着村中那段饱经战火洗礼的岁月。烽烟过后,这些碉楼依然挺立村中,但那中式古韵与西式情调里,却似多了一丝沧桑,令观者慨叹。......
2023-10-17
提及马岭一带,最为闻名之处莫过于下马岭茶亭。经洗刷的茶亭在阳光下愈发鲜亮,古意存乎于那中西合璧的旧时建筑风格中。走进茶亭撑起的这片憩息之地,即可感受到香山人乐助的精神、恬淡闲适的性情从未遗失。访村时,雨落下,亭中恰有途人停下老旧的单车,数着水滴避雨檐下,神态自若,恍惚间犹似“平生于物原无取,消受山中茶一杯”的境界。......
2023-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