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山客的古村落漫游-南朗濠涌村建筑丰富多彩

中山客的古村落漫游-南朗濠涌村建筑丰富多彩

【摘要】:南朗濠涌村的建筑,同样是岭南民居典型的灰白色调,但这当中亦不乏细味之处。曲径幽深处,有两座碉楼距离极近,一座墙壁明黄,经长年累月的雨水侵蚀,其身斑驳,脱落出道道白痕,但楼顶的雕纹依旧醒目,正面赫然刻着“1949”,不知是不是它的建筑年份。此外,有资料记载,濠涌村于民国初年曾建起一座兄弟楼,“两楼相依而建,款式外形无异,不分伯仲”。想来,这些建筑无不寄寓着时人对后世的牵挂与期盼。

南朗濠涌村的建筑,同样是岭南民居典型的灰白色调,但这当中亦不乏细味之处。古拙的砖瓦背后,褪色的彩画与细致的灰雕一如其他村庄,以花鸟鱼虫、简笔山水,或是诗文题词为题材。穿行于村野巷弄中,偶尔抬头,便能邂逅惊喜。有些老房子的窗檐格外别致,褐色衬底上浮现“吉祥如意”四个方正的字眼,但雕饰却是两株幽兰、笔墨纸砚,还有一卷半掩的书与暂憩案上的麻雀。稍新的建筑则愈加简洁,白墙、灰瓦、蓝窗、木门,院子里搁着几株盆栽,井盖旁牵一只铁桶,常绿的树叶洋洋洒洒蔓过屋顶,稀疏地透着远处的粼粼波光。

灰白色调的岭南民居

古老的观音庙(www.chuimin.cn)

村中有几处碉楼,比普通民房略高些,是以我们进村前便远远看见,迎着错落的屋顶墙角寻了过去。曲径幽深处,有两座碉楼距离极近,一座墙壁明黄,经长年累月的雨水侵蚀,其身斑驳,脱落出道道白痕,但楼顶的雕纹依旧醒目,正面赫然刻着“1949”,不知是不是它的建筑年份。另一座灰墙的碉楼则更为低调,没有多余的装饰,在一片低矮民居间鹤立鸡群,但若是惯于低头走路的行人,想必会一不留神便错过。此外,有资料记载,濠涌村于民国初年曾建起一座兄弟楼(当地人称为孖碉楼),“两楼相依而建,款式外形无异,不分伯仲”。想来,这些建筑无不寄寓着时人对后世的牵挂与期盼。

在这些古老的亭台楼阁中,有两处属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一是建于民国时期的濠涌村中山纪念亭,六柱六角,青砖护栏外敷石米,两柱间刻有对联“天下为公传圣道,民间受福纪元勋”,以纪念孙中山先生。另一处是清同治年间重建的观音庙,广三路,深两进,正脊有双龙戏珠灰塑,墀头上有狮子及花卉灰雕,檐板为花鸟图案木刻。这些图案因保持原貌而略显褪色,但仍能想象其最初的精致。庙内此时虽无人,但香火缭绕,两旁一鼓一钟,更是古韵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