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步四正推手法示意图甲乙双方相对而站,各出右脚于对方裆前。图3—4活步四正推手如此往复循环,沾粘连随,不顶不丢,一进一退,连绵不断。太极拳动作都应走圆圈,所以活步四正推手不仅手上掤捋挤按的盘圈不丢,步法上也应有右圈和左圈之分,甲乙二人一进一退时位置是一前一后、一左一右斜向交错,而不是正面相对直来直去。......
2023-10-17
杨氏家传拳谱《太极圈歌》言:“进圈容易退圈难,不离腰顶分后前。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能如水磨推急缓,云龙风虎想周旋。惯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终出奇。”
太极推手属于双人对练,用以训练灵敏的知觉功夫,是求懂劲的重要锻炼方法,绝不是论功夫的高下,也不是谁胜谁负的竞技比赛。太极拳属于中华武术,是一种具备攻防技击的拳术,走架、推手、蓄发和器械锻炼都离不开攻防技击,这也是太极拳锻炼目标之一。推手是太极拳特有的双人锻炼形式,单推手、定步四正推手、活步四正推手、大捋四隅推手,都是运用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的技法盘圈打轮,并训练手臂的知觉能力,测试身体的知觉灵敏程度。走架中要寻找知己的感觉,推手盘圈中是追求知彼的感觉。训练知觉的能力,除了懂得推手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技法,还必须掌握推手的基本原则。
太极拳的动作都是在划圆,推手盘圈走的也是圆形路线,也称打环。走圆是太极拳运动的本原,如欲出击就必须沿圆圈上的切点线路发力,这一切线的落点就组成方,太极推手讲究有方有圆,因此,太极推手也称作盘圈打轮。前辈拳家都严格遵照盘圈的原则教授推手,盘圈也成了推手的一种规矩。所谓基本推手,就是运用掤捋挤按之法盘圈打轮,各种攻防技击的方法都应在盘圈中实现,各门各派的推手都讲究盘圈,仅在具体教学的锻炼形式和方法上略有不同而已。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一种“摸劲推手”,不用盘圈打轮,不讲究什么手法、步法、身法、眼法,也没有闪展腾挪和劲力蓄发,只需双方手搭手缓慢地摆动着相互摸劲,倒不伤身体又不伤和气。目前太极拳推手行列中,正规的盘圈打轮推手比较少了,很多推手都只是拉扯扭打,既不是盘圈推手又不像打散手,姑且称为松散推手吧。这样的推手方式完全背离了传统的推手原则,既不讲究基本形式,又不在乎基本技法,也不遵守基本原则。这样的松散推手虽自由自然,不用讲究太极推手的规矩,也不限于太极拳独门锻炼,一搭手即可让人跌出,任何拳种拳术都可以适用。(www.chuimin.cn)
“方为开展,圆为紧凑”,有方有圆便成为太极拳的规矩,圆为规,方为矩,杨式太极推手更重视规矩,先要明规矩、熟规矩,然后才能丢规矩而合规矩。无论在走架或推手中,其一招一式都必须讲究方圆,有方有圆才合乎规矩。
杨班侯所传的《乱环诀》云:“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相随妙无穷。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千斤着法成。手脚并进横直找,掌中乱环落不空。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杨氏拳谱中关于推手盘圈的歌诀《太极圈》云:“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腿后与前。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此为动功未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能如水磨催急缓,云龙风虎象周旋。要用天盘从此窥,久而久之出自然。”推手盘圈打轮,有圆也有方,对圆和方的释义在杨氏家传拳谱《太极正功解》中有云:“太极者,圆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圆也;太极者,方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方也。圆之出入,方之进退,随方就圆之往来也。方为开展,圆为紧凑,方圆规矩之至,孰能出此以外哉?”太极推手的规矩必须讲究有方有圆,定步四正推手中掤、捋、挤、按四法的运转必为圆形,活步四正推手不仅手上有圈,步法进退也走圆,即便是大捋四隅推手其步法及手法均是走圆,走圆是太极拳的运动本原。推手致用是在圆圈中运用“引进落空”技巧,当我顺人背的一瞬间顺着圆中的切线,运用弹性劲力将人击出为方,被击者只觉得受一股弹力而跌出,却毫无痛楚。
先师张玉传授推手锻炼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一定要从单推手开始,待平圈、立圈、顺圈、逆圈都盘得熟练后,再练定步四正盘手,以后再练活步四正和大捋四隅,凡是基本推手都必须盘圈打轮。推手中除了左右换圈,还有单分手和双分手,无论换圈调手还是分手,均应走圆圈,即使到后阶段所练的化打蓄发也应该在盘圈中进行。推手也是打环,紧要的是环环相扣,方圆变幻,盘圈打轮在杨式太极推手中尤为重要。
有关推手进阶的文章
活步四正推手法示意图甲乙双方相对而站,各出右脚于对方裆前。图3—4活步四正推手如此往复循环,沾粘连随,不顶不丢,一进一退,连绵不断。太极拳动作都应走圆圈,所以活步四正推手不仅手上掤捋挤按的盘圈不丢,步法上也应有右圈和左圈之分,甲乙二人一进一退时位置是一前一后、一左一右斜向交错,而不是正面相对直来直去。......
2023-10-17
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从技艺要求上至少走架、推手和内劲蓄发这三部分内容必须训练,能熟练和掌握这三部分内容,才能称得上太极拳入门懂劲。推手是双人对练,要在完整的太极拳理论指导下进行锻炼。要想深入理解和明白拳理、拳法,掌握一招一式的攻防技击含义,并懂得神意、气血、内劲在体内的运行路线,走架与推手都是太极拳锻炼的必修课。......
2023-10-17
太极推手的锻炼目的不是为了与人打斗,主要是训练在沾粘连随前提下的知觉功夫。推手对抗中,切不可使用蛮劲,应重在化劲。因此,推手不是争强斗胜,而是一种修炼与养性,任由自性,玄妙自照,才得虚空妙用,最终目标是化劲。推手训练的不是打人,而是训练如何不被人打;即使被打,让来拳犹如打在棉花上,用太极化劲保护自己,以柔克刚,应对外来侵犯。......
2023-10-17
陈氏太极拳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素来为世人敬仰,亦被拳家视为至宝,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平民百姓,莫不喜爱焉。是日陈荣斌师傅翰章岳立,嘱咐我卷首作序,惟两处缘由:一学随最长,二承传最力。师傅陈荣斌拳法源自本家,洞悉大架小架原理精义,融会陈氏诸家消息虚盈,尤善于推手中解释阴阳互变松裆旋肘细节,微言循环往复丹田内转奥旨以及擒拿与反擒拿之秘诀。师傅有一言共勉,曰:至宝未必同众好,拳亲更须用婆心。......
2023-11-08
太极拳的内劲训练也称功力训练,人在运动时的一举一动,能量必在体内流动。太极拳的内劲首先是在走架中生成,走架要求“用意不用力”,虽然没有明显的蓄劲与发劲,但能使体内神、意、气、血周流全身,贯注于骨肉皮毛及筋脉,久久贯注内劲也日日增生。行拳走架重在以气运身,气贯四梢,用意不用力,意之所至,气亦至焉,让气血周流全身,日积月累才能使内劲通灵。太极推手也是内劲训练的方式之一。......
2023-10-17
太极拳的八大手法,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也是推手的八法,掤、捋、挤、按为四正推手盘圈之基本方法,采、挒、肘、靠为四隅推手之基本方法。掤手臂向上或向外所用之劲力,称为掤劲。挤劲在推手中的运用是以手粘住对方使其失去运化能力,然后将其向前推掷而出。按与推同样都使用手掌,两者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手掌推人所用的是手臂局部的缓慢死力,手掌按人所用的是富有弹性而灵活的内劲。......
2023-10-17
听劲、化劲、拿劲、发劲,是太极推手中的基本用劲方式。听劲是一种知觉功夫,推手锻炼的主要目的就是训练这种知觉功夫,也叫知人功夫,不要一搭手就非要分出个高低胜败不可。化劲应从“听”字上下功夫,不明听劲,何来化劲,能听即能知敌,能柔就能化敌。这就是对推手基本用劲的概括,听劲须轻而灵,化劲须灵而动,拿劲须动而变,发劲须变而化。......
2023-10-17
太极推手中的技击方法一般分击法、拿法、跌法,其中击法最为常用。传统太极推手以锻炼为主,如拳击、脚踢、顶肘、撞膝、撩阴、锁喉、拿穴等伤人的狠毒招式禁止使用。太极拳被称为哲学拳、文化拳、道德拳,不是主动去找人打斗,也不采取先下手为强去攻击别人,是在被动的情况下化而击之。太极的无敌便是不与人争斗,“不争而善胜,不召而自来”,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现在一般认为以控制关节为手段的技法统称为擒拿。......
2023-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