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步四正推手法示意图甲乙双方相对而站,各出右脚于对方裆前。图3—4活步四正推手如此往复循环,沾粘连随,不顶不丢,一进一退,连绵不断。太极拳动作都应走圆圈,所以活步四正推手不仅手上掤捋挤按的盘圈不丢,步法上也应有右圈和左圈之分,甲乙二人一进一退时位置是一前一后、一左一右斜向交错,而不是正面相对直来直去。......
2023-10-17
有人说:“练太极拳不练推手,等于不练拳。”这句话只是针对拳术锻炼者而言,而非太极拳拳操活动锻炼者。对于练拳者来说,练不练推手是要根据各人的需求、身体及年龄条件来决定的。有些拳友特别是老年人及体弱多病者,单纯为了修身养性和健体祛病,不练推手也无关紧要,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普及的拳操类活动本身就具有较好的强身健体作用。而就单纯走架来说,除了具有攻防技击作用外,其运动本身就具备健体强身和祛病延年的功效,一些练拳者通过长期走架运动,既舒通了气血,又活络了筋骨,祛除疾病而获得了健康。
对于注重武术技击功能的锻炼者来说,推手就是太极拳的必修课。推手训练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锻炼者对太极拳武事方面的认知,提升技艺水平,还能训练攻防技击和灵敏的知觉功夫。走架属于太极拳单练方式,锻炼目的是获得知己功夫;推手属于太极拳对练方式,锻炼目的是要获得知人功夫,从兵法角度讲,即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走架虽是单人独自锻炼,但锻炼时必须假想有一无形的对手似在与之搏击,对照拳架套路的一招一式,在自己的意念引导下一防一攻,一化一打,达到所谓的“面前无人若有人”的境界。推手虽明明是双人对峙,但必须放弃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应跟从对方的运动而运动,不能单凭自己的主观意念而运动,即所谓的“舍己从人”,达到所谓的“明是两人犹如一人”的境界。走架犹如推手,推手犹如走架,走架中的一切要领和要求同样适合推手锻炼,虽然在训练的形式和方法上有所不同,其训练的目标是一致的。
走架是太极拳套路的单独演练方式,走架时的一举一动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拳理和拳法,也称为拳意。拳理指阴阳虚实、动静开合之理;拳法指八门五步十三势,八门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大手法,五步包括前进后退的步法、左顾右盼的眼法和立身中定的身法,有理有法这就是太极拳走架的用意。无论拳架套路的动作有多少反复转折,拳架招式如何千变万化,总离不开全身阴阳虚实和动静开合的互变,以及八门五步十三势拳法。走架时全身应保持松柔圆活,动作连绵不断,用意不用力,无过不及。要松柔不要僵硬,有了松柔才能有圆活,松不是散漫,柔不是疲软。动作连绵不断犹如行云流水,才能运劲如抽丝。“用意不用力”,就是在练拳时动作保持自然和自在,不可刻意用力,所有动作应由意念带动,始有意动,继有气动,再有腰动,然后才是四肢动。太极拳锻炼用的是先天自然之力,就如婴儿举手抬腿之力,使用的不是强力、拙笨之力、僵硬之劲,而是松柔富有弹性之劲。“无过不及”,即一切动作不能太过分,但也不能不到位,恰到好处,适可而止,遵循儒家中庸之道。(www.chuimin.cn)
走架如推手,推手似走架,走架时脑海里要有一个虚拟的敌人在与自己打斗,面对敌人的进攻自己应思考如何化解和反击,有了化与打、攻与防的意识,整套拳架的一招一式就有了丰富的内涵,不再是走空架而盲目地手舞足蹈。练拳可以不用力,但不能没有意,这个意就是拳理拳法之意,明白一招一式动作的攻防意义,意念才有“用武之地”,才好体现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项目所具备的技击用意。
有关推手进阶的文章
活步四正推手法示意图甲乙双方相对而站,各出右脚于对方裆前。图3—4活步四正推手如此往复循环,沾粘连随,不顶不丢,一进一退,连绵不断。太极拳动作都应走圆圈,所以活步四正推手不仅手上掤捋挤按的盘圈不丢,步法上也应有右圈和左圈之分,甲乙二人一进一退时位置是一前一后、一左一右斜向交错,而不是正面相对直来直去。......
2023-10-17
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从技艺要求上至少走架、推手和内劲蓄发这三部分内容必须训练,能熟练和掌握这三部分内容,才能称得上太极拳入门懂劲。推手是双人对练,要在完整的太极拳理论指导下进行锻炼。要想深入理解和明白拳理、拳法,掌握一招一式的攻防技击含义,并懂得神意、气血、内劲在体内的运行路线,走架与推手都是太极拳锻炼的必修课。......
2023-10-17
太极拳的内劲训练也称功力训练,人在运动时的一举一动,能量必在体内流动。太极拳的内劲首先是在走架中生成,走架要求“用意不用力”,虽然没有明显的蓄劲与发劲,但能使体内神、意、气、血周流全身,贯注于骨肉皮毛及筋脉,久久贯注内劲也日日增生。行拳走架重在以气运身,气贯四梢,用意不用力,意之所至,气亦至焉,让气血周流全身,日积月累才能使内劲通灵。太极推手也是内劲训练的方式之一。......
2023-10-17
掤劲是所有劲别中的基本劲,无论是在走架或推手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应有掤劲的存在,有了掤劲才能保持手臂的圆满,没有了掤劲,就会出现丢和匾的病手。走架时从起势到收势的整个演练过程,所有动作中都应含有掤劲,掤劲应贯穿始终。掤劲应为众劲之首,故称为太极拳的母劲。掤劲是松柔的,但在有外力入侵时,它就会产生一种自然的抗力,这种抗力表现为接纳对方,而不是顶抗和排斥。......
2023-10-17
所以说“认真”是练好基本推手的关键,要认真对待掤、捋、按、挤在盘圈中的连续性,要认真处理好全身上下动作的协调性,要认真配合好敌我双方的阴阳虚实变化,只有认真对待才能万无一失。基本推手的锻炼顺序为:单推手→定步四正推手→活步四正推手→大捋四隅推手。掤、捋、挤、按的手部动作应随着腰胯左旋右转而变化,配合腿脚的前弓后坐,习练者应含胸拔背,气沉丹田,做到全身上下内外协调一致。......
2023-10-17
既然称为内劲,必然是属于人体内在的能量,不可能是从人体以外传递来的力量。太极内劲就是人体所具有的能量,是通过长期锻炼而获得的,蓄劲是人体能量的聚合,发劲是人体能量的释放。心意与内气相合,内气与劲力相合,意、气、力相合称为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在运劲和发劲时意、气、劲必须合一。达到外三合与内三合,这才形成整劲。......
2023-10-17
掌握推手中的平衡主要在于练,练以致用,推手盘圈一般是手臂对手臂,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的手法应对和技击,在引进落空及我顺人背的一瞬间,运用弹性劲力将人击出。习拳者若要将推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发挥得游刃有余,就必须正确处置好全身各部位轻重浮沉、阴阳虚实的变化,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虚中含实,实中含虚,在变化中又不断调整平衡。......
2023-10-17
沾、粘、连、随是太极推手的四种功手,亦是太极推手的基本原则。推手盘圈中有了沾连粘随的功夫,便能使从手臂感到对手动静上升到身心的感受,由感觉上升为知觉,推手目的就是锻炼知觉能力。与沾粘连随相反而行的,就是顶匾丢抗,沾粘连随为四种功手,顶匾丢抗是四种病手。......
2023-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