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网络媒体:第四代多媒体传播平台

网络媒体:第四代多媒体传播平台

【摘要】:网络传播媒体也被称为“第四代媒体”,是指通过互联网络,主要以计算机为终端的,以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形式来传播文化信息的一种数字化、多媒体的传播媒介。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具有数字化、全球性,信息易于保存且丰富多样,互动性强和容易检索等特点。近年来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力军,各种传播平台层出不穷,如博客、微博、实时通信、网站、FTP、微信、P2P软件等。

网络传播媒体也被称为“第四代媒体”,是指通过互联网络,主要以计算机为终端的,以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形式来传播文化信息的一种数字化、多媒体的传播媒介。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具有数字化、全球性,信息易于保存且丰富多样,互动性强和容易检索等特点。近年来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力军,各种传播平台层出不穷,如博客、微博、实时通信、网站、FTP、微信、P2P软件等。

博客(Blog)就是一个网页,通常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构成,这些帖子一般是按照时间倒序排列的。博客的内容从个人工作、生活经历到国家大事不等。同时博客也可以是信息资源、网络互动、图片、音乐、视频等。博客和通常意义上的网络日记有所差别。网络日记的私人性质很强,而博客则是私有性和公共性的集合。博客可以用来进行交流和为他人提供帮助,可以包容整个互联网。

按照不同的目的,可以将博客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照功能来分,可以将博客分为基本博客和微型博客,其中微型博客也叫做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微博的作者只需要撰写简短的内容就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观点广播出去。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实现即时分享。按照用户群体来分,博客又可以分为个人博客和企业博客。按照博客的存在方式可以把博客分为托管博客、自建网站博客和附属博客等。

网站(Website)是指在互联网上,根据一定的规则,使用超文本标记语言等工具制作的用于展示特定内容的相关网页的集合。简单地说,网站是一种通信工具,就像布告栏一样,人们可以通过网站来发布自己想要公开的信息,或者利用网站来提供相关网络服务。人们可以通过网页浏览器来访问网站,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或者享受网络服务。许多公司都拥有自己的网站,他们利用网站来进行宣传、发布产品信息、招聘等。随着网页制作技术的流行,很多个人也开始制作个人主页,这些通常是制作者用来自我介绍、展现个性的地方。也有以提供网络信息为盈利手段的网络公司,通常这些公司的网站上提供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如时事新闻、旅游、娱乐和经济等。

在互联网的早期,网站还只能保存单纯的文本。经过几年的发展,当因特网出现之后,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3D技术开始在互联网上流行起来,网站也慢慢地发展成为图文并茂。通过动态网页技术,用户也可以与其他用户或者网站管理者交流。还有一些网站提供电子邮件服务。一个基本的网站通常由域名、网站源程序和网站空间三部分组成[4]

域名是一串用点分割的标志因特网上的某一主机或主机组。IP地址不方便人们记忆,因此设计了域名这种具有联想意义、方便记忆的地址。域名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一般可以分为顶级域名、二级域名和三级域名等。其中顶级域名又可以分为国家顶级域名和国际顶级域名两类。国家顶级域名是按照国家代码分配的顶级域名。例如:中国为cn、英国为uk等。国际顶级域名是用户可以注册的顶级域名的俗称。目前常见的国际顶级域名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表13.1):

表13.1 常见的国际顶级域名

二级域名是顶级域名之下的域名,是域名注册个人或者公司的名称。例如www.google.com中的com是顶级域名,google是二级域名,www是三级域名。

有了域名就需要把域名解析为IP地址。这就是所说的DNS域名解析服务。例如主机访问mail.ccnu.edu.cn,域名解析步骤为:主机首先查询本机缓存数据表,如果缓存数据表中包含了要查询的域名的IP地址,就直接返回,否则向本地域名服务器查询域名;如果本地域名服务器缓存中有所要查询的域名就返回,否则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查询域名。根域名服务器依次查询cn、edu.cn、ccnu.edu.cn域名服务器,就可以查询到mail.ccnu.edu.cn的IP地址(普通用户可以使用nslookup来查询特定域名对应的IP地址)。

网站源程序也叫网站源代码,是没有被编译的网站全部源码文件。网页或者网站是由许多源代码组成的,这些源代码通常是一些人类可读的计算机语言指令。网站的源程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静态源程序,另外一种是动态源程序。

静态网页没有后台数据库,网页在制作完成后,每次返回给用户的页面都是固定的,交互性差,通常是纯HTML格式的网页。HTML也被称为超文本标记语言,是用于描写网页文档的一种标记语言。通过标记符号标志显示网页的各个部分。程序员通过在文本文件中添加标记符告诉浏览器要显示的内容包括Web对象的外观、格式、多媒体信息的属性位置、超级链接等,将超级文本链接在一起。

动态网页通常连接有后台数据库,能够按照用户请求的不同返回给用户的网页内容也不同,交互性比较好。动态网页目前主要有ASP、PHP、JSP、NET、CGI等技术。

ASP是微软开发的类似于HTML、Script与CGI的结合体。ASP自身没有提供专门的编程语言。但是允许用户使用包括VBScript、JavaScript等许多已有的脚本语言编写ASP程序。ASP可以直接访问数据库并且可以使用无限扩充ActiveX控件,可以以简单的方法实现强大的功能。但是目前ASP仅适用于微软的操作系统平台。

PHP大量地借鉴了C、Java和Perl语言的语法,并且融合了PHP自己的特性。网站开发人员能够很快地写出动态生成页面。而且PHP还是一种跨平台性的服务器嵌入式脚本语言,几乎支持绝大多数数据库和操作系统平台。PHP是开源的,可以免费下载,目前流行的LAMP(即Linux+Apache+MySQL+PHP)由于较低的成本、强大的兼容性、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靠的稳定性,已经成为程序员建站的重要选择。

JSP是Sun公司推出的网站开发语言,是一种基于Java Servlet以及整个Java体系的Web开发技术。它解决了ASP和PHP脚本级执行的问题。JSP采用标志简化页面开发,能够将内容的生成和现实分离,能够在几乎所有的平台上执行。

ASP.NET是ASP的后继,是由微软的.NET Framework提供的一种开发平台。一般使用C#和VB.NET作为开发语言。ASP.NET简单易学,几乎能够运行在所有的Web软件开发平台上,并且具有相当强大的可管理性。

网站空间通俗地讲就是存放网站内容的地方,网站空间由专门的服务器或者租用的虚拟主机空间来承担。常见的网站空间主要有UNIX主机、Windows主机和Linux主机。

当一个网站建立好之后,用户就可以用客户端浏览器软件来访问服务器上的网页内容。通常客户端向Web服务器发送HTTP文本请求[5]。一个HTTP文本请求消息通常由请求行、请求头标、空行和请求数据组成。例如用户访问http://www.ccnu.edu.cn,浏览器就可能通过套接字发送以下内容:

GET/path/index.html HTTP/1.0

From:******@mail.ccnu.edu.cn

User-Agent:HTTPTool/1.0

[blank line]

其中GET为请求方法,表示客户端要向服务器读取文件;/path/index.html表示请求文件的URL;HTTP/1.0表示版本;From表示请求来源;User-Agent表示产生请求的浏览器类型。

接着服务器接收请求并且返回HTTP响应。HTTP的响应消息通常由状态行、响应头标、空行和响应数据4部分构成。例如对于上述请求,服务器可能返回如下结果:(www.chuimin.cn)

HTTP/1.0 200OK

Date:Wen,15 May 2013 19:50:13GMT

Content-Type:path/index.html

Content_Length:1337

〈html〉

〈body〉

〈h1〉welcome to ccnu〈/h1〉

其中200OK表示状态码,常见的HTTP状态码主要有以下几个(见表13.2):

表13.2 常见的HTTP状态码

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是一个实时通信系统,允许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实时地传递文字、文件、语音与视频交流。即时通信是在在线聊天协议IRC上发展起来的。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原始的实时通信形式柏拉图系统(PLATO system)。之后在80年代,UNIX/Linux的交谈实时信息被广泛地使用于工程界与学术界,90年代实时通信能够跨越互联网传播。1996年,三个以色列人开发了ICQ,成为首个在非UNIX/Linux用户用于互联网的实时通信软件。当前在互联网上受欢迎的实时通信服务主要包含了MSN、AOL即时消息、Skype、雅虎消息、ICQ与QQ等。基本上都是基于C/S和P2P两种类型。当前的即时通信软件更是涉及IP、TCP、UDP、Sockets、C/S、P2P、多媒体编码解码技术、Web Services等多项技术。许多实时通信服务开始提供视频会议的功能,如网络电话。网络会议服务开始集成为兼有图像会议与实时信息的功能。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微信支持跨平台传输,移动即时通信,支持多媒体压缩技术,能够为用户节省流量,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交流平台。

FTP也叫远程文件传输协议[6],用于网络上一台主机向另一台主机传输文件。FTP基于C/S模型。用户通过FTP客户端程序,连接远程主机上的FTP服务器程序。客户端程序发出命令,服务器程序执行用户所发出的命令,并将执行的结果返回到客户端。FTP提供的文件传输服务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上传以及下载。本地用户要想完成文件的上传和下载等操作,首先必须通过用户的身份认证才能连接到FTP服务器,并且只能够按照FTP服务器为此用户账号分配的权限来操作。

FTP协议有两种连接方式,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主动模式是从服务器向客户端发起连接,被动模式是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连接。通常用户启动与远程主机建立一个FTP会话时,FTP客户端首先发起一个与FTP服务器端口号21之间的控制连接,然后经由该控制连接把用户名和口令发送给服务器。客户还经由该控制连接把本地临时分配的数据端口告诉服务器,以便服务器建立一个从服务器端口号20到客户指定端口号之间的数据连接。用户执行的一些命令通过客户端由控制连接发送给服务器。当用户每次请求传送文件时,FTP将在服务器端口20上打开一个数据连接。在数据连接上传送完本次请求需要传送的文件后,就可以关闭数据连接,直到有新的文件请求传输时再重新打开。因此在FTP中,控制连接在整个用户会话期间一直打开着,而数据连接则有可能为每次文件传送请求重新打开一次。图13.3为FTP工作原理[7]

图13.3 FTP工作原理

P2P(Peer to Peer)也被称为点对点网络,它和C/S模型有所不同。P2P不把资源都依赖和聚集在几台特定的服务器上,网络中的任何节点都可以作为服务器和客户端,目前P2P已经广泛用在网络资源共享方面[8]。P2P从结构上可以分为杂P2P、纯P2P、混合P2P等模型,如图13.4所示。

图13.4 杂P2P,纯P2P和混合P2P

杂P2P模型是最早出现的P2P模型,Napster就是典型代表。在这种模型中,一台或者多台中心服务器提供服务。对等点向中心服务器注册自身信息,通过中心服务器查找资源来定位其他对等点。

纯P2P又被称为广播P2P模型。这种模型中没有中心节点。用户节点和邻居节点通过端对端的连接构成一个逻辑网络。对等节点之间的查询都是通过相邻节点的广播来实现的。此模型下,广播会消耗大量的网络带宽,容易造成网络拥塞。此模型以Gnutella为代表。

杂P2P模型有利于资源的检索,但是中心服务器容易受到攻击。纯P2P易抗攻击,但是缺乏资源的检索速度和可扩展性。混合P2P结合了以上两种的优点。将节点按照能力的不同分为普通节点,搜索节点和索引节点,例如Kaz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