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微博辅助教育:文化与科技初探

微博辅助教育:文化与科技初探

【摘要】:微博的发展使其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在传统的学习之外,引入微博辅助教学,从而使师生、生生之间获得更为有效和深入的交流互动,更好地辅助教育教学。微博的便捷性、开放性、互动性、及时性等特点使得将它应用在素质教育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利于师生沟通,促进信息交流。微博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快速有效、平等自由的交流平台,谈论的话题是完全开放、随心所欲的。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用户关系的信息传播、分享以及获取平台,它允许用户以简短文字随时随地更新自己的状态,每条信息的发布限制在140个字以内。微博的发展使其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在传统的学习之外,引入微博辅助教学,从而使师生、生生之间获得更为有效和深入的交流互动,更好地辅助教育教学。

微博如今正吸引着更多人的关注,其应用价值也亟待从不同角度加以深入发掘。教育的本质之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要跟随教师的指导,以人为本,才能实现育人的价值,这一理念与微博关注人的构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微博用户的一言一行不但起到发泄情感、记录思想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使关注自己的人即时了解真实的、点滴的自我,而这些人又大多是来自事实的生活圈子,进而也维护了自己的社会网络。微博的便捷性、开放性、互动性、及时性等特点使得将它应用在素质教育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利于师生沟通,促进信息交流。

微博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快速有效、平等自由的交流平台,谈论的话题是完全开放、随心所欲的。在微博面前师生的身份完全平等,消除了日常教学中教师居高临下的形象,使得学生减少了束缚感,让学生从一个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变成一个可以与教师相互自由交流信息的交换者,从而使学生在微博对话过程中更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意见,把师生关系推向朋友关系,极大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课前,学生可以将自己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布到微博上,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意见,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在合适的时机给予相应的提示。同时教师能发现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而在上课的时候着重讲解。课后,学生又可以将学习新课后的感受或问题在微博上发布,既可以帮助同学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加深彼此的认识,还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互动,加深彼此的了解,形成深厚的感情,在不知不觉中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2)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多年的填鸭式教育,养成了学生不提问、不回答的习惯。而教育家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了学习兴趣才会使他们产生无穷的学习渴望和热情。

在微博上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不但不会嘲笑别人的想法有多新奇、不可理喻,还会对别人记录的只言片语认真加以思考,某个词或者某个字就能触动你灵感的触角,迸发出富有创新性的想法,在看似疯狂和偏激的言论中寻找到合理的基点,灵感的启发。这种辅助性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促进协作学习,提高集体凝聚力。

协作学习一般指师生、生生利用网络,在交互与合作中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的活动。协作学习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学习者在互动与交流中一起去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将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者人生的思考发布到微博上,其他同学你一言我一语地帮助其解决问题,走出疑惑,在不知不觉中便增强学习者的团体协作意识、人际交往能力等。利用微博进行协作学习,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与互助,在讨论、交流、争辩中获得知识,更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

(4)利于教学资源共享。

在传统课堂中,学生从教师得到的教学资源大多只是教师制作的课件,资源量毕竟有限,而且需要借助外在存储介质移到个人电脑上,效率较低。而微博外部链接的兼容性能让用户在短小简捷的信息后添加完整信息的超链接,教师可以将特定网址的教学资源链接通过微博提供给学生自行下载,同学之间也可以将自己发现的资源共享给大家,这样资源量便会逐步增多,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促进了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

(5)便于开展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

微博在教育中的引入打破了学习者必须坐在课桌前、电脑桌前的限制,使学习变得自由自在、随时随地,在公交车上、在排队中,通过移动终端打开微博,查看老师发布的新消息,或是课前需要预习哪些知识点、课后需要复习哪些重点,充分利用点滴时间,高效地辅助学习。这种学习的氛围也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室教学中解放出来,减少了课堂的压迫感。同时,这种真实的学习情境,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它要求学习者以日常的形式参与到整个社会性学习中来,自觉地掌握各种交流、协作和探讨的技巧。通过这种途径,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并回归于教育的本质。(www.chuimin.cn)

(6)利于教学管理。

作为教师很难通过某种方式有效地了解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以及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度。而将微博引入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微博监督学生的上网时间、学习进度等,从而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查看学生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自我反思等反馈信息,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及学习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而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又督促学生不断自我总结和反思。

【注释】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教育部,2001-7-2.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S].2006-9-1.

[3]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4]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

[5]姚传富.让全社会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及趋势调查分析[N].人民邮电报,2006-6-14.

[6]三亚市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专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S].2012-12-26.

[7]沈立强.云时代的校园数据中心[J].中国教育网络,2012(6).

[8]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EB/OL].http://nercel.ccnu.edu.cn.

[9]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S].2011-9-29.

[10]王锦.微博辅助教育的效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