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你对于生活教育和生活教育者提出一些意见,我们很感谢。但我希望补充一句:一个真正革命者必然是一个真正生活教育者。即使他不承认他是一个生活教育者,按着生活教育的理论说来,他也是一个道地的生活教育者。......
2023-11-23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a,吾得执而杀之b,孰敢?
常有司杀者c杀。夫代d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e斲f。夫代大匠斲者,希g有不伤其手矣。
◤注释
a为奇者:做坏事的人,即捣乱作恶的人。奇,正的反面,指邪恶。b执而杀之:抓起来杀掉他们。之,指为奇者。c司杀者:指行刑者,专管杀人的人。d代:代替。e大匠:高明的木匠。f斲(zhuó):砍。g希:通“稀”,很少。
◤译文
人民是不怕死的,为什么要用死来恐吓他们呢?如果能够使人民总是怀着怕死之心,那么对于捣乱作恶的人,可以抓来杀掉,谁还敢胡作非为呢?
天地自然有自己的杀伐机制。那些要代替上天和自然去执行杀伐任务的,就像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很少有不砍伤自己的手的。
生死予夺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民众是不怕死的,为何要用死来恐吓他们呢?这也是老子的治国之道。“死”是人人畏惧的,是生存的底线。一旦越过这个底线,便不再畏惧。也就是说,不要时时挑战他人的底线,不要轻视他人的底线,否则将大祸临头。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假使人民真的怕死,统治者就可以用杀来威吓,天下岂不太平了吗?但是,根据历史的法则,越杀越不太平,越造成社会的不安和愤怒。孟子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意思就是不嗜杀的人能统一国家。(www.chuimin.cn)
一旦百姓连死都不怕了,用死去威胁他们也没用了。所以说,只有让百姓安定生活才能让他们畏惧死亡。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出现了破坏安定生活的人,就把他们抓起来杀了,谁还敢在为非作歹呢?
“常有司杀者杀。”这里的司杀者,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主宰人类的死亡,也可以理解为专门掌管刑罚以杀人的司法机关。天地生养万物,同时也使万物消亡。比如,草木的生长凋零,这些都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夫代司杀者杀,是为代大匠斲。”若有统治者以各种刑罚,代替自然去杀人,就等于代替高明的工匠去砍木头,并不符合自然之道。人的生死本是顺应自然的,正如庄子所说,“适时而来,顺时而去”。没谁有权利去剥夺人的生命。但是,统治者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和统治,设置酷刑,肆意屠杀人民。就是“代大匠斲”。
如果真到了非杀不可的时候,那么,这个执行杀人任务的,应由专门的司法部门来实施。如果司法混乱,比如以行政代司法,就像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如此行事很难不伤及自身。
明末张献忠败退四川后大肆屠杀人民,有“七杀碑”写道:“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一连七个“杀”字。张献忠认为,人活世上没有地方对得起上天,所以要“杀”,这是他的流氓哲学。所以,所谓的替天行道,各种死刑,就是代“大匠”去杀人。
“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代天去杀,很少有不受伤的。只有仁慈、仁爱,才能使天下归心,所以绝不可以枉自杀人。
只有读懂了老子,才会知道老子是一个真正的大智大慧、悲天悯人的哲人。他绝不会提倡去杀戮民众,不管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民不畏死”,其实是要告诫统治者注重民生。只有人民生活安乐了,才会常怀畏死之心,才能法令通行。“仓廪实而知礼节”,老百姓吃饱了、穿暖了、有地方住,就不会铤而走险。不然,就会“民不畏死”,成为社会的隐患,增加社会的风险,那时候就会欲稳而不可求。
本章的重点是反对刑罚杀戮,以针砭时弊。百姓是不怕死的,以死来威胁百姓,不仅起不到作用,反会招来更大的反抗。此外,本章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良好的政治环境,应该有独立的司法机关,切不可以权代法,以权代法就是“代大匠斲”,很容易伤害到权力本身。
有关道德经的文章
承你对于生活教育和生活教育者提出一些意见,我们很感谢。但我希望补充一句:一个真正革命者必然是一个真正生活教育者。即使他不承认他是一个生活教育者,按着生活教育的理论说来,他也是一个道地的生活教育者。......
2023-11-23
自从会考[2]的号令下了之后,中国传统教育界是展开了许多幕的滑稽的悲剧。他们是不信会考而举行会考。就表面的成绩看,广东会考几乎全体及格,广西会考是几乎全体不及格。考官们所自毁毁人的生活力已经太多了,我们现在要求的是:停止那毁灭生活力之文字的会考;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创造的考成所要考的是生活的实质,不是纸上的空谈。在下面所举的几个例子当中,我们可以知道创造的考成是一个什么东西。......
2023-11-23
人的生活,必须是相当工具,才能表现出来。我们要想纠正中国教育,使他适应于中国国民全部生活之需要,第一就须承认文字、书本只是人生工具的一种,此外还有许多工具要运用来透达人生之欲望;第二就须承认我们从前运用文字、书本的方法是错的,以后要把他们用的更加得当些。空谈生活教育是没有用的。中国教育已到绝境,千万不要空谈教育,千万不要空谈生活;只有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才是真教育,才是真生活。......
2023-11-23
自平民教育开办以来,固然免不了一部分人的怀疑和少数人的阻碍。江苏首先捐助巨款开办南京平民教育的试验,湖北也极力提倡。民政长官中最先提倡平民教育的为江苏韩紫石省长。警察为推行平民教育最要人员之一。南京警官亲自教平民学生,警士帮助劝学非常热心。武昌警察总署及分区共办平民读书处二十九处,不识字之警察、公役一律读书,不愿读书的开除。这是何等的有效力!......
2023-11-23
但是,育才学校有三个不是,须得在此说明:一、不是培养小专家。育才学校之创立,只是生活教育运动中的一件新发展的工作,它是丰富了普及教育原定的计划,决不是专为这特殊教育而产生特殊教育,也不是丢掉普及教育而来做特殊教育。[1]育才学校创办于1939年7月20日。本篇原载于1951年4月《育才学校》。任生活教育社理事,后参与创建育才学校音乐组。[3]害癞痢头的小朋友,即育才音乐组的学生陈贻鑫。......
2023-11-23
(在平时须留心学校情形,熟悉学校行政组织大概,当会宾客时,才能应对合度,彬彬有礼。(在每个人自己桌屉中的图书,必须日常整理,不得散乱。)(九)会烧饭菜:包括小锅饭、小锅面、小锅菜十味以上。(在十二岁以上,必须学会洗补衣服、晒晾、折浆。规定每星期洗衣一次。)(十四)会游泳:包括仰游俯游等。)(十五)会急救:包括医治小毛病,救溺,救触电,救中煤毒等。)(十六)会唱歌:包括独唱,合唱等。......
2023-11-23
学校是文化的旅馆,只能暂住而不可以久留;自学团,共学团,普及教育团,生活教育团,或工学团下之工学队才是文化之活细胞。每一家,每一店铺,每一工厂,每一机关,每一集团组成一个文化细胞。这种文化细胞在山海工学团范围以内叫做工学队,为工学团最下层之组织单位。[1]本篇原载于1935年5月1日《生活教育》第2卷第5期。......
2023-11-23
什么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做既成了教学之中心,便有特殊说明之必要。领悟得这一点,才不至于误会教学做合一之根本意义。生活教育与教学做合一对于书之根本态度。三十年前中国的教科书是以文字做中心,到现在,中国的教科书还是以文字做中心。......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