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户a,知天下。其出d弥e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f,不为而成g。◤译文不出门,就能知道天下事。不出家门即知天下,不望窗外即知大道,不必经历即知内里,不必眼见即能心明,不必作为即能成功。“出”,指知识越多,越是愚钝。本章讲述修身之道,重点指出了认知事物的方式,即自省感悟,只要内心质朴,细加体会,就可以明了于道,进而观照外物。......
2023-10-17
知不知a,上b。不知知c,病d。
圣人不病e,以其病病f。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注释
a知不知:知道自己不知道。或者知道却自以为不知道。b上:最好。c不知知: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d病:缺点,毛病,祸患。e圣人不病:圣人没有祸患。f病病:以病为病,把这种毛病当作毛病。
◤译文
能够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是最好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是毛病。
有道的圣人不会犯这样的毛病,因为他知道毛病就是毛病,所以认真对待,及时解决。正因为把毛病当作毛病来看,所以才不犯这样的毛病。
反躬自省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才是真正的高明。以自己的“无知”为知,这就是缺点和毛病。聪明的人不去刻意表现自己,虽然一切都知道了,外表看来却什么也不知道,这是一种圆融的智慧。有些人却正好与此相反,自己根本不知道,却处处表现的自己什么都懂,这就是“不知知”,是人生的大病。老子这句话,指出人类的通病,也是人性的弱点。
世上以“无知”为知的人太多了,都是强不知以为知。明明不清楚,反而假装非常了解。有真学问的人,绝对不会犯这样的毛病。有道的圣人更不会如此,因为他认为这样是一种毛病,是一种缺点,所以真正的有道者,不会刻意去做表面功夫。(www.chuimin.cn)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这两个“病”字,前面的是动词,后面的是名词。圣人懂得这个道理以后,以“强不知为知”当作一种毛病,所以不会犯这个错误。
西方有句谚语:“知识越多痛苦越大,学问越好烦恼越深。”其实,当一个人走到了高处,有了一定成就,而没有足够的智慧压底,往往会成为一种致命的缺点。
老子指出,圣人是有自知之明的,这种自知使其避免了“不知知”的毛病;而他之所以能够避免这种毛病,正是因为他以“不知知”为耻、视“不知知”为病。相反,有这种毛病的人从来不认为自己不知,反而自以为是。这就是圣人与凡人的差别。
修身养性,不能不时刻自省。宇宙万物天地乃至人体自身,都有其不可违背的法则。也许一个人所遭遇的不幸,都是由自我的心性所造成的。面临矛盾、烦恼或挫折,要多从自身找原因,才能发现真实的症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人为什么会犯错误?就是因为一知半解,却自以为全知全能;就是因为只从外界找原因,却不从自身找原因。所以,圣人、智者或君子,都严格要求自我、解剖自我,绝不会去怨天尤人。宇宙万物之间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人所能知道的毕竟有限。故人有所知,也必有所不知;知道得越多,就有越多的疑问。倘若以有限的已知封闭自我,未知的大门就永远不会打开。
与恍惚迷离的“道”相比,人的视野实在太狭窄了。必须承认个体的渺小和认识的有限,盲目自大只会耽误自己。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时的无知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并不能作为犯错误的借口,懂得勇敢面对自己的无知,才能避免因为无知所造成的错误。
老子认为“知不知”才是真正的智慧,面对广袤的宇宙,人类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才能谦卑自处,才不会盲目自大。现实生活中,往往一些学界名人,也会犯以不知为知的毛病。其实,眼界越宽,就越要善于自我反省。学识越丰厚,思想越深刻,就越应该懂得谦卑。
就像那些古时的贤者:“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看起来行事卑微,毫不洒脱,其实是因为他们在深刻懂得了“道”的含义后,内心里所独有的真切感受。
本章讲修身之道,指出人贵有自知之明。天地万物是极其复杂的,即便有所了解,也可能是一知半解,理解有误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人不能自以为是,更不能任意妄为,必须小心谨慎去探求。
有关道德经的文章
不出户a,知天下。其出d弥e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f,不为而成g。◤译文不出门,就能知道天下事。不出家门即知天下,不望窗外即知大道,不必经历即知内里,不必眼见即能心明,不必作为即能成功。“出”,指知识越多,越是愚钝。本章讲述修身之道,重点指出了认知事物的方式,即自省感悟,只要内心质朴,细加体会,就可以明了于道,进而观照外物。......
2023-10-17
而知与行的关系早已是我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他所认为的“知行合一”有以下两层意思:①知中有行,行中有知。②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名言是陶行知[15]先生根据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观点发展而来的。客观性加强,辩证地看待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行是知之始,指实践是获取认知的必需途径;知是行之成,指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23-08-25
第22问:我们在说某人对某事毫无了解时,为什么用“一问三不知”,而不是“四不知”或是“五不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说某人对某件事情毫无了解时,或者连问好几个问题都不清楚时,一般都会用“一问三不知”来形容。那么为什么是“三不知”,而不是“四不知”或是“五不知”呢?但为何只封三次,即“三缄”而不是“四缄”或是“五缄”呢?......
2023-08-08
知者a不言,言者b不知。c塞其兑,闭其门:这两句见于五十二章,在这里是重复出现,可能是竹简放错了位置。和其光,同其尘:这四句已在四章出现,本应在此处。修养之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世间的纷繁复杂也是如此,超脱现实不可能,只能化除成见,无论好坏都因势利导,这便是“同其尘”。......
2023-10-17
中国茶文化既影响到了当地的文化,也产生融合、适应与创新,因而在亚、欧、非及拉美形成了各种派生而来的“茶文化”,如日本的“茶道”、韩国的“茶礼”以及葡萄牙语世界的“茶文化”。[1]我们称之为“世界茶文化”,应该成为中国茶典与“茶文化学”的内容,更应该成为海外汉学研究的课题。中国茶文化在葡萄牙语和葡萄牙文化中产生了丰富的衍生现象。要了解这种“茶文化”,我们先来看看欧洲对茶叶的涉及及认识。......
2023-08-29
8.不可不知的“还卡”学问信用卡消费有一定的免息期,但一旦过了免息期仍然没有还款的,其利息也是很高的,因此我们要银行规定的时间内,还上消费款。关联设定成功后,银行就会在最后还款日自动从客户的借记卡账户中扣缴信用卡当月应还款项,轻松搞定还款。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定期核查借记卡中的金额,以免借记卡中金额不足而造成自动还款失败。......
2023-12-01
——《道德经》真正的智者不随便言谈,那些到处夸夸其谈的人却往往不智慧。道学玄理老子认为,一个真正的智者,是不会以夸夸其谈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饱学或睿智,而是选择保持缄默,谦逊随和,不显山露水,永远站在低处以仰视者的姿态看待他人。可见语言的肤浅是不能诠释真正的“道”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就是说 “知者不言”是知道而不言说。反之,本不知道的东西硬是说出来,就是“言者不知”。......
2023-12-06
9.粉领族必知的三大理财守则我们身处一个瞬息万变的新经济时代,消费产品日新月异,投资品种五花八门,诱惑太多,陷阱也多,误区更多。而认清大势、把握机会,提倡理性消费、理性投资,无疑是女性尤其是粉领族理财方式的重要取向。粉领族年轻亮丽、活泼健康,不过,还是要未雨绸缪,医疗险不可少,只要花小小的钱,就可为自己取得大大的保障。......
2023-1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