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含德之厚,如赤子修身之道,道德经解读

含德之厚,如赤子修身之道,道德经解读

【摘要】:含德之厚,比于赤子a。◤注释a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厚德之人,好比初生的婴儿。◤译文道德修养深厚的人,就像初生的婴儿。骨弱筋柔本章讲述修身之道,强调了厚德之人必备的品德修养。只有重视德行的积累,才是修行有道,能够保有赤子之心元气充沛,筋骨柔弱内力刚强。“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五十四章老子提出“以身观身”的修身之道,也是道家长生不老、祛病延年的方法。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a。蜂虿虺蛇b不螫,猛兽不据c,攫鸟d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e,未知牝牡之合f而全作g,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h,和i之至也。

知和曰常j,知常曰明。益生k曰祥l,心使气m曰强n。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注释

a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厚德之人,好比初生的婴儿。赤子,初生的婴儿。b蜂虿虺蛇:指蜂、蝎、毒蛇之类。c据:兽类扑击猎物。d攫鸟:鹰隼一类的鸟。e握固:握持牢固。f牝牡之合:男女交合。g全作:勃起。h嗄:哑。i和:指阴阳调和。j常:人类天性的自然规律。k益生:纵欲贪生。l祥:指妖祥,不祥。m心使气:内心支配欲望。n强:逞强。

◤译文

道德修养深厚的人,就像初生的婴儿。毒虫不螫,猛兽不伤,恶鸟不搏。筋骨柔弱,拳头却握持牢固,不知男女之事却能勃起,这是精气充足的缘故。整天号哭,却不嘶哑,这是和气敦厚的缘故。

懂得了取态柔和,就可以生存恒常懂得了恒常就叫明智。放纵欲望就会不祥,使用精气就是逞强。过于强壮会趋于衰老,这不合于“道”,不合于“道”,就会过早死亡。

骨弱筋柔

本章讲述修身之道,强调了厚德之人必备的品德修养。只有重视德行的积累,才是修行有道,能够保有赤子之心元气充沛,筋骨柔弱内力刚强。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抵制内在的欲望和冲动,抵制外部的诱惑和干扰,伤害和影响,归于大道。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道德修养到了一定境界,就像婴儿一样,能够“专气致柔”,先天之气充盈,柔到极点,浑然一体。没有是非善恶,不分好坏。这句话,老子用“赤子”来比喻人性的回归自然,达到纯真浑朴的状态。世俗之人往往沾染了太多的污浊,已不具备“厚德”的条件,只有刚刚出生的婴儿,才能保持至纯至真的精神,从而积累出“厚德”。(www.chuimin.cn)

老子认为,毒蛇猛兽不会侵害初生的婴儿。因为自然的生命,与人无争,具有慈爱心,没有利害心。所以,蜂蝎不会来螫,虫蛇不会来咬,鸟兽不会来抓,即“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婴儿没有男女之欲,也没有性别观念,却因精气充沛,能够自然勃起。这是“精之至也”。修道就是要炼精化气,使身心达到婴儿的境界。

真正做到了精气充沛,便能与万物浑然一体。到了这个境界,便可以祛病延年,长生不死。五十四章老子提出“以身观身”的修身之道,也是道家长生不老、祛病延年的方法。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婴儿之啼哭,不是发自喉咙,又因和气纯厚,虽然整天号哭,却不会把嗓子哭哑。“哭”有三种:有泪无声谓之泣,有声无泪谓之号,有泪有声谓之哭。婴儿之哭是有声无泪,所以叫“号”。“嗄”字是说声音沙哑。婴儿“号而不嗄”,是说明婴儿精力充沛,气机平和,不激动,不妄想。所以叫“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前面拿婴儿来比喻精气充沛。做到了阴阳调和,就能保持健康,便会永恒如常。阴阳不和就会生病,阴盛则生寒疾,阳盛则生热疾。“知常曰明”,懂得保养自己,知道了“常”的道理,就是明于道。通过保养精气神,进而祛病延年。

老子强调和谐不争,排斥物欲,认为“无为”才是正确的修身之道。精气神的运用,要符合自然之道,不可逞强使气,过分强硬,贪心纵欲,否则便有损生命。他从反面论述了“有欲”之害,既“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放纵欲望,就是不祥。祥,有吉祥的意思,也有妖祥、不祥的意思。内心引领身体“和气”就是枉自逞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万物由弱变强,到了顶点就会转向衰老,就会走下坡路,这是不守自然之道的结果。“不道早已”,不守自然之道,便会早早死去。

可见,一味追求霸道和强硬,是背离“正道”的,最终只有死路一条。只有保持事物之间均衡、和谐的态势,才能保持稳定,进而实现发展。这也是对我们所倡导“和谐社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