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之与阿a,相去几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译文唯唯诺诺与大声呵斥相差多少?疲乏懒散,因不服从于潮流而显得无所归属。“唯”是应诺之声,“阿”是被大声呵斥。“善之与恶,相去若何?”唯独我与众不同,随缘而遇,随遇而安。这不同于世人的养生之道。通过修道之人和众人的反复对比,说明修道者的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提醒人们不要舍本逐末,背道而驰,汲汲于外物多寡、名利得失,而应“返璞归真”,寻找人生的根本。......
2023-10-17
上士a闻道,勤而行之b。中士闻道,若存若亡c。下士闻道,大笑之d,不笑,不足以为道e。
故建言f有之:明道若昧g,进道若退,夷h道若颣i,上德j若谷。大白若辱,广德k若不足,建德l若偷m,质真n若渝o。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p。
◤注释
a上士:上等的士。b勤而行之:积极修道。c若存若亡:有时想起,有时忘掉。d大笑之:对“道”大加讥笑。e不笑,不足以为道: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为“道”。f建言:古代的俗谚。g昧:暗昧。h夷:平坦。i颣(lèi):崎岖不平。j上德:崇高的“德”。k广德:广大的德。l建德:刚健的“德”。m偷:怠情、松垮。n质真:质朴纯真。o渝:通“窬”,空虚。p善贷且成:善于帮助且成就万物。贷,施予;成,成就。
◤译文
上等的士听闻了“道”,就去勤勉印证。中等的士听闻了“道”,似有所动,但终无所得。下等的“士”听闻了“道”,只会加以嘲笑,不被嘲笑,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所以,上古有这样的格言:明显的“道”,好像很暗昧,前进的“道”,似乎在后退,平坦的“道”,好像很崎岖,崇高的“德”好似是低谷,最洁白的好像污黑,
◤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像怠惰,充实的“德”好像空虚。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大的建筑不能很快完成,大的乐声反而少有声音,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体。
“道”隐微而无名。只有“道”,善于施予万物而且成就万物。
道隐无名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等的士,听闻了关于“道”的言谈,就去勤勉印证,加以实行。“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中等的士,听闻了关于“道”的言谈,似信非信。“下士闻道,大笑之”,再次一等的士,听到大家论“道”,哈哈大笑,加以嘲讽。“不笑,不足以为道。”不引起嘲笑,就显不出“道”的高深。
由此可见,根据德行大小和对于“道”的领悟程度,人可以分上、中、下三等。上等的,对“道”的领悟最深,会身体力行。中下等的,对“道”的领悟较浅,有所隔阂,甚至对“道”加以否认嘲笑。
下面从正反两面说明道的应用。(www.chuimin.cn)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建言,就是谚语、俗语的意思。古代有这样的格言,光明的“道”,像是处于幽昧,有一点模糊。古汉语“昧爽”一词,指天要亮而未亮之际,黎明前最黑暗的一段时间。
所以,不要认为白天才叫光明,真正的光明就像黑夜。如同宇宙航行,黑暗与光明之间紧紧相邻。事情将要成功时,常有一段艰苦困苦的时刻。体育锻炼时会出现“极点现象”,身体处于极度疲累,挺过去那一阵,就会变得轻松了。
“进道若退”,进取的“道”,像是在退步。做学问到了一定程度,反而会觉得是在退步。比如练字,练到一定程度,越练越难看。这时千万不要放弃,因为是必经的过程。“夷道若颣”,平坦的道路,像崎岖的小路。面对这些要积极去解决。
真正有修养,内心充实有学问的人,会虚怀若谷处处谦逊,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所以“上德若谷”,不会主动去显露自己。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包罗万象。学问人品皆是如此。俗话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稍微有一点知识,而知识并不丰富;略有一点本领,而本领并不高强的人,总是喜欢到处显摆,卖弄自己。
“大白若辱”,真正的白,看上去似乎沾有污垢。“广德若不足”,广博的德普照万方,好像有所不足。真正的厚德之人,反而觉得自己不够宽广,这是一种胸襟。“建德若偷”,偷,奸巧。建立德业时,成果没显现前,人们是看不明白的,往往被认为是偷工减料,使用奸巧。“质真若渝”,质地很好的事物,看起来好像是假的。佛曰“众生颠倒”,就是如此。做人做事也是一样,对人诚恳往往会被怀疑。这就是人情的现象。
“大方无隅”,虚空之中,没有方向,也没有角落。任何一面都是虚空,没有东南西北。“大器晚成”,大的建筑,不会很快建成。就像西方谚语“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大音希声”,最大的声音反而听不到。宇宙很宁静,到高山之巅,会感到一种恢宏的宁静。这就是“大音”。
“大象无形”,虚空是没有形象的。只是,我们所看到的虚空,并不是虚空,而是天空。
“道”以诚善、柔忍为特征,无意示强、斗智、较力、争利,这与世俗的标准相反,所以常被误解。“道”恍兮惚兮,暗昧不明,是人看不见的。“道”好静、处柔、以和,人却以为保守、怯懦。“道”平坦、宽大,人却以为高不可攀,曲不可行,艰难险阻。
崇高的德虚怀若谷,广大的德似有不足,励行的德像是懈怠,朴真之至却似混浊,洁白之至却似被玷污,最大的方形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皿完成在最后,最大的音乐听来无声,最大的形象没有踪影。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它们符合于“道”。
“道隐无名”,道隐藏于虚空之内,不能看见它的本体,要如何去了解呢?世间的一切作用,一切现象都有它的作用。所以,道是“无名”,没有名相可见。因为它本身无名、无相、无形、无体之故。严格地讲,虚空是无相无形的。正反两面都是道的应用,而“道体”却看不见。道之用,包含善恶是非,轻重正反。宇宙万物,时刻都在变化。
“夫唯道,善贷且成。”只有道,善于施予万物,并且成就万物。要想修道有成,就要明白前面的道理,透过它的作用和现象,才能体会不可知、不可见的“道”之本体。“善贷且成”,马王堆帛书乙本写作“善始且善成”,意思是“道”使万物善始善终,万物自始至终都离不开“道”。两者意思并不矛盾。人只有遵循大道,积聚德行,才能善始善终。
本章论道,重点阐述了“道隐无名”和“明道若昧”的特征。道的现象和本质看上去是矛盾的,所以通常不为人们理解,但是道却恰恰由此而成就了万物。
有关道德经的文章
唯之与阿a,相去几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译文唯唯诺诺与大声呵斥相差多少?疲乏懒散,因不服从于潮流而显得无所归属。“唯”是应诺之声,“阿”是被大声呵斥。“善之与恶,相去若何?”唯独我与众不同,随缘而遇,随遇而安。这不同于世人的养生之道。通过修道之人和众人的反复对比,说明修道者的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提醒人们不要舍本逐末,背道而驰,汲汲于外物多寡、名利得失,而应“返璞归真”,寻找人生的根本。......
2023-10-17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a。◤注释a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厚德之人,好比初生的婴儿。◤译文道德修养深厚的人,就像初生的婴儿。骨弱筋柔本章讲述修身之道,强调了厚德之人必备的品德修养。只有重视德行的积累,才是修行有道,能够保有赤子之心元气充沛,筋骨柔弱内力刚强。“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五十四章老子提出“以身观身”的修身之道,也是道家长生不老、祛病延年的方法。......
2023-10-17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也。德是万物皆有的,但是有大小内外之分,对于人而言我们得到了自然界中最好的外德躯体,所以应该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婴儿。这是整部《道德经》最奇特的一节,因为本节既是“德经卷”的延伸,又是“道政卷”的起始点。......
2023-10-22
玄牝之门这一章承接上文,以“谷神”和“玄牝”为喻,指出“道”为万物之母的特征。“谷神不死,是为玄牝。”正因其虚无空灵,所以生生不息,永恒不死。“谷神不死”,体现出“道”的永恒性。“道”在天地之先,用“谷”说明“道”的既虚又实;用“神”比喻“道”孕育宇宙万物的绵延不绝。修道即修心,若能虚怀若谷,反求诸已,自我观照,心绪波动处,不增不减,不迎不拒,不加阻挡也不帮助,纯任天然,便是空灵的妙用了。......
2023-10-17
持而盈之a,不如其已b。揣而锐之c,不可长保d。◤注释a持而盈之:把持而使之盈满。捶打而使之锋利,不能保持长远。功成身退这一章讲为人之道,主旨在于写“盈”。锋芒毕露,富贵而骄,居功贪位,都是“持盈”的表现,结果难免倾覆,招致祸患。不安现状往往得不偿失,能否持盈保泰,要看各人的智慧。老子在这一章提出了适可而止的忠告。因而奉劝人们不应贪恋权位,应趁早罢手,见好即收。身退不“盈”,才是长保之道。......
2023-10-17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这两句谚语都在说明一个字——“勤”。颜氏从人类在自然界存在之初说起,认为唯“勤”才能立足安身。确实,从事农作必须有“勤”的精神,敷衍了事,时耕时辍是不行的。“业崇惟志,业精惟勤”是被各行各业证明了的真理。为了筹划金矿,光绪13年5月,李金镛亲自率领一行人由墨尔根出发进山,探测“黄金之路”。抵达漠河之后,李金镛又亲自调查各方面的情况。......
2023-08-03
《惊梦》是其中最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一出折子戏。它是以《惊梦》中的传统戏曲念白为创作核心,并运用20世纪现代作曲技法创作而成的,是将中国传统戏剧的唱腔和曲调风格与西方音乐新兴的技法形式相结合的优秀范例。第一部分:《梦由》,第1—38小节。第二部分:《梦境》,第39—126小节。第三部分:《梦醒》,第127—152小节。......
2023-11-03
宠辱若惊a,贵大患若身b。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c,是谓宠辱若惊。c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得到宠辱感到惊恐,失去宠辱也感到惊恐。无论得宠或者受辱,都感觉惊恐不安。得到宠幸则会感觉意外,因而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受到侮辱会有伤自尊,变得恼怒。得意时受到荣宠,失意时遭遇羞辱。这一章论及了荣辱、贵贱、得失的辩证关系,说明过分看重“自我”会引发不测之灾,丧身之祸。......
2023-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