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先略述大师之生平,次略举盛德四端,仅能于大师种种盛德中,粗陈其少分而已。因师之种种盛德,多非吾人所可及,今所举之四端,皆是至简至易,无论何人,皆可依此而学也。此盖大师盛德感化有以致之也。以上所述,因时间短促,未能详尽,然即此亦可略见大师盛德之一斑。若欲详知,有上海出版之《印光大师永思集》,泉州各寺当有存者,可以借阅。......
2024-01-28
上德不德a,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b,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c,下德为之而有以为d。上仁为之而无以为e,上义为之而有以为f,上礼为之而莫之应g,则攘臂h而扔之i。
故失道而后德j,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k。
前识者l,道之华m而愚之始n。是以大丈夫处其厚o,不居其薄p;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q。
◤注释
a上德不德:拥有上等品德的人顺应自然,不追求仁义之类的品德。德,道的具体体现,指自然德行。b下德不失德:拥有下等品德的人,不失去仁义之类的品德。c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无心做作。d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下德的人顺应自然而有所作为。e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仁的人想有作为而无所作为。f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义的人想有所为而有所作为。g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上礼的人有所作为却得不到回应。h攘臂:伸出手臂。i扔之:用手牵引、强拽。j失道而后德:失去了“道”而后有“德”。k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忠信的末尾,祸乱的开端。l前识者:有先见的人。m华:虚华。n愚之始:愚昧的开始。o处其厚:立身于淳厚的品德。p薄:浅薄。q去彼取此:去“礼”而取“道”与“德”。
◤译文
上德的人顺应自然,不刻意显露德名,因此却是有德。下德的人有心显露自己不背离“德”,实际上是没有“德”。上德的人顺其自然而无心作为,下德的人在形式上表现“德”并有心做作。上仁的人有所表现但出于无意,上义的人有所表现却出于有心,上礼的人有所作为却得不到回应,于是就伸出胳臂,强拉硬拽。
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
礼仪这个东西,是忠信的末尾,是祸乱的开端。那些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而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浅薄的“礼”而取厚重的“道德”。
德仁义礼
从这一章开始,是为“德经”。前面讲“道”,设定了一个范围,是讲道的本体。下面讲“德”,“德者,得也”,其实是讲道之所用。本章抨击了当时春秋时期社会上的仁、义、礼对自然之道的破坏,重点是针砭时弊。(www.chuimin.cn)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具有上等品德的人,因为符合自然之道,并不刻意表现自己。帮助了别人,也不让别人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等的“德”,故意让人看出来,以示自己不背离“德”,不是真正的“德”。也可以说是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真正的“德”,合于形而上的“道”,发生作用的时候,是自然而然的,不会刻意而为,所以让人觉得也没做什么。“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稍微差一点的“下德”,是有所做而有所为的,看起来孜孜为善,人人知道是好。这是划分“上德”与“下德”的标准。
上德是无心的流露,这是符合自然之道的品德。下德是有心的产物,是人为的品德,含有勉强的成分,也容易使人心虚伪。所以下德的人自以为没有违背“德”,实际上没有达到“德”的境界,所以称之为“无德”。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最好的“仁义”,不去刻意表露,使人看不出来。能够表现出来,看得出来的“仁义”,就差了那么一点,不是最好的“仁义”。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仁义之后,就是“礼”,真正的“礼”,看不出形态。中华民族号称“礼仪之邦”,其实并不是指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礼貌。真正的“礼”是高度的文化,涵盖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政治、军事、教育、经济等各方面。文化衰微的时候,常会以“礼”来粉饰门面。其实,真正的“礼”,是不用回应的,也不会让人看出它的作用。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所说的“道、德、仁、义、礼”,可以看作上古之时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上古之时,是有“道”的,人人追求。时代向前,“道”渐行消失,才有了“德”,用“德”作为言行的标准。“失德而后仁”,时代再向前,“德”渐行消失,于是提倡“仁”。再后来,“仁”又靠不住了,于是提倡“义”。每个时代产生的思想主张,所表达号召的都不同,所以说“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到了“礼”的阶段,就有了法制,“礼”与“法”是连在一起的,因为社会人心坏了,所以在文化教养方面,希望个个有“礼”。“礼”是属于教化方面的,教育也难成功,竞争使人们彼此伤害。所以,到了礼这个阶段,已经是“忠信”的末尾,呈现出末世的乱象了,故说“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若是连“礼”也不起作用,那这个社会就没有希望了。所以,老子在这里感叹的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其实是希望人们能够溯源而上,找寻到生命之初的那份质朴和真实。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那些所谓的先知,不过是道的浮华,愚昧的开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真正的大丈夫,不遵循浅薄无华的“礼”,只遵循厚重的“道”和“德”,以求回归生命之初的质朴真实。
有关道德经的文章
今先略述大师之生平,次略举盛德四端,仅能于大师种种盛德中,粗陈其少分而已。因师之种种盛德,多非吾人所可及,今所举之四端,皆是至简至易,无论何人,皆可依此而学也。此盖大师盛德感化有以致之也。以上所述,因时间短促,未能详尽,然即此亦可略见大师盛德之一斑。若欲详知,有上海出版之《印光大师永思集》,泉州各寺当有存者,可以借阅。......
2024-01-28
《德伯家的苔丝》:命运祭坛上的牺牲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哈代托马斯·哈代是英国诗人,著名的乡土作家,诗化小说的代表。哈代的人物都是无辜受难的典型,宿命祭坛上的牺牲。《德伯家的苔丝》释读小说写美丽的乡村少女苔丝,到阔亲戚家打工,遭遇恶少亚雷欺凌。苔丝正像一个被供奉在命运祭坛上的牺牲,文本结尾,苔丝杀死亚雷后与克莱逃亡途中,在异教徒的神庙遗址里,趴在一块椭圆形石板上歇息,克......
2024-10-20
智宣子不听智果的劝告,执意定儿子智瑶为他的继承人。智宣子去世后,这位有才无德的智瑶得意扬扬地当上了“一把手”。长话短说,最后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智瑶,把智瑶的骄兵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最后不仅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智瑶的领土,而且将智瑶的头割下来,放在开水中煮,并在他的头盖骨上涂了漆,做了饮具。从智瑶的教训中,司马光认为德是才之帅,才是德之资。......
2023-08-26
德尔菲法又称专家调查法或专家意见法。图6-5 德尔菲工作程序框图3.德尔菲法特点匿名性 在征询调查中,应邀参加预测的专家互不相见,消除了心理因素的影响,不受权威的约束和能言善辩者的左右。预测采用德尔菲法迸行。......
2023-07-15
瑞查德·瑞纳德斯生于1851年,24岁时便开始了他的香烟事业,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温斯顿—萨勒姆生产一种扁形品嚼香烟。刚刚起步的瑞纳德斯时时感到竞争的压力,特别是詹姆斯·布查南·杜克麾下的美国烟草公司在1884年率先推出了机制香烟,其掠夺性的低价格把瑞纳德斯逼进了死胡同。瑞纳德斯的起步在香烟行业并不算及时,但他决定,要以崭新的品牌来建立自己的王国。与此同时,瑞纳德斯公司还推出了三种品牌的常规香烟。......
2024-08-22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也。德是万物皆有的,但是有大小内外之分,对于人而言我们得到了自然界中最好的外德躯体,所以应该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婴儿。这是整部《道德经》最奇特的一节,因为本节既是“德经卷”的延伸,又是“道政卷”的起始点。......
2023-10-22
道生育万物,德蓄养万物,让万物生长繁殖,使万物开花结果,养育万物,保护万物。生育了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养护了万物却不自恃功高,抚养了万物却不加以主宰,这就叫做玄妙的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塞其兑,闭其门,终勤:通“瘽”。“袭常”与二十七章的“袭明”有着相同的内涵,老子认为“知常曰明”。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
2023-10-28
登沙河有几个奇人,前面说到的收藏石斧的李德盛,还有退休老干部秦德武、金县农民画代表于德利。退休后,秦德武又成为一个收藏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秦德武总结了登沙河各村的地名,把它们归纳为这样一段顺口溜子:八家雄踞阿尔滨,两子镇守南北关。金县农民画当年非常有名,曾经和上海金山、陕西户县在全国农民画领域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姿态,而在这其中于德利是一个主要干将。......
2023-10-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