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e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道”是生命之源,“德蓄之”是用,意思是说生命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分的养育。这其间有一个生长的力量,就是“势成之”。“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因此称为“道生之”,而把自然规律的具体作用于万物称为“德畜之”。本章讲把握生命,使自己永存之道。再一次强调了“道”生万物,却不占有,不主宰,一切顺应自然,具有深妙的品德。......
2023-10-17
有物混成a,先天地生。寂兮寥兮b,独立不改c,周行而不殆d,可以为天下母e。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f。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g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h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释
a有物混成:有一个东西混沌而成。物,指道。b寂兮寥兮:无声无形。c独立不改:独自生存而永不更改。d周行而不殆:循环运行而永不懈怠。周,环绕,循环。殆,停息。e天下母:天地的本源。f反:返。g域中:宇宙。h法:效法。
◤译文
有这么一个东西,它浑然一体,产生于天地之前。它无声又无形,独立长存永不改变,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说是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称它为“道”,再勉强称它为“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返回本初。
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是其中之一。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则效法自然,以它自己作为法则。
天地之母
《道德经》五千言,每章都别出心裁,文字或隐或显,表述或异或同,洋洋洒洒信手拈来。大千世界,纷繁无边。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领悟大道。“道”的本体和妙用,皆在其中。本章侧重阐述道的属性、状态、成为和归依,重点是论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一种东西,可以说它是物质存在,也可以说它是精神力量,混然成为一体,先于天地而生,这就是“道”。《易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并由此创化衍生了极微到极大,应有尽有、无穷无尽的纷繁世界。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个浑然一体的“道”,本无形象,先天地而生。也无法描述,不可称谓。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它。它寂灭而又寥落,种种变化,只是不同的现象而已。它在日夜明暗之间来往,隐现于它所创造的万象之中。如同佛家所讲“缘起性空,性空缘起”。
它看不见,也摸不着。虚静到了极点,无声无形,不可体察,而又广大无边。它超越于一切万有,悄然自立,不生不灭。它无所不在,而又无穷无尽。这个东西就是宇宙万物的根本,难以用语言文字来形容,姑且称之为“道”。(www.chuimin.cn)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因为它实在太大了,所以“强为之名曰大”。这个“大”,又是永向四面八方延伸扩展,所以“大曰逝”,可以理解为宇宙的无限扩张。扩张至于无穷无尽,遍及一切,远不可及,所以“逝曰远”。
若能反求诸己,自我反省,“道”又在每个人的身上,须臾不离,所以“远曰反”。最远的就是最近的,最后的就是最初的。道在天边,也在眼前。
“道”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本体。所谓“大”、“逝”、“远”、“反”等,都是“道”的别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传统文化始终将“天地人”并列。这是因为中国文化最讲究“人道”,人文的精神最浓厚,人能“参赞于地之化育”,故为万物之灵。
人生于天地之间,数十年生命倏忽而逝,恍如过眼烟雨,终极意义何在?也许我们这个天地并不完美,有诸多缺憾,因此佛称之为婆娑世界,意为“堪忍”。人的智慧与能力,只要运用合理,便能创造圆满的人生,弥补天地的缺憾。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在无穷无尽的宇宙中,四种东西最重要,最关键,而人占了其中之一。“域”,指广袤的宇宙。道家四大指“道、天、 地、人”,由老子首先提出。佛家四大则指物质世界的四种元素,即“地、水、火、风”。
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指导人们如何去修道。法,效法。修道的关键是要效法自然。地效法于天,天效法于道,以道为其运行的依归。
道法自然。而自然本身便是如此,没有别的规范可循。所以,道就是自然本身,自然便是道。一切自然而然。自然之外,别无他物。
“道”生养万物而无怨,这是一种大公无私、无所不包的精神。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这一精神。包容一切,不改其德。“天道左转,地道有旋”,天地也是如此,所以要效法天地,就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健”,是天地运转,永不停息,永远前进。
日月星辰,究竟是谁使它在转动呢?仍然称之为“道”,称为“自然”。所以“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力量,生生不息,源源而来,天地万物全是为它所衍化。
“道”,为什么又会如此呢?老子说,道就是道,自然就是自然,此外再也没有一个由来,既没有为什么,也不是为了什么,本来就是这样。所以无从解说。
有关道德经的文章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e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道”是生命之源,“德蓄之”是用,意思是说生命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分的养育。这其间有一个生长的力量,就是“势成之”。“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因此称为“道生之”,而把自然规律的具体作用于万物称为“德畜之”。本章讲把握生命,使自己永存之道。再一次强调了“道”生万物,却不占有,不主宰,一切顺应自然,具有深妙的品德。......
2023-10-17
母,根源,指道。◤译文天下万物都有起始,把这个起始作为万物得以生存的根本。宇宙之源“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道”生万物,故为天下之母。对于世界本源的探索,是人类早已有之的精神活动。中国自西周以来,就产生了如阴阳五行学说那样较为原始的唯物论。因此应“塞其兑,闭其门”,使之归于真朴。更得不到天道的佑护,只有左支右绌,穷于应付,疲于奔命,不得安静。要恢复本来面目,保有生命,就不要过于消耗精神。......
2023-10-17
关于“道”字,古汉语常见解释如下:一指道路。本章中的“道”,指宇宙万物之源。不论万物如何变化,或消或长,“道”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有人认为“道”是一种物质,是构成万物的元素;有人认为“道”是一种精神,孕育万物的本源。“无”并非空无一切,而是形容“道”生成宇宙万物过程中混沌一片、无以名状的一种特殊状态。表示幽昧深远的意思,恰好符合“道”包罗万象的特点。......
2023-10-17
道生育万物,德蓄养万物,让万物生长繁殖,使万物开花结果,养育万物,保护万物。生育了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养护了万物却不自恃功高,抚养了万物却不加以主宰,这就叫做玄妙的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塞其兑,闭其门,终勤:通“瘽”。“袭常”与二十七章的“袭明”有着相同的内涵,老子认为“知常曰明”。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
2023-10-28
图2-25 陶瓷膜用激光切割自由成形机粘接、切割陶瓷膜而成的工件为陶瓷生坯件,它的强度很低,需进行后处理,即去除粘结剂和烧结致密化。表2-4 抗弯强度比较图2-27 激光切割自由成形的陶瓷件图2-27是激光切割自由成形的陶瓷件。单相陶瓷件强度为400MPa,复合陶瓷件为500MPa。采用Al2O3制作了三种零件:法兰盘、三层结构的陶瓷片和液流增幅器,并得到实用。......
2023-06-15
在选择毛坯成形方法时,既要保证其使用性能要求,又要满足其成本低、质量好、制造方便和生产周期短的要求,应按以下原则来进行。可见毛坯成形方法的选择要适应零件在整个设备中使用性能的要求。因此,在选择毛坯的类型及其具体的成形方法时,应在满足零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将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从经济角度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择成本低廉的。......
2023-06-24
在焊接结构制造中,弯曲及成形加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钢材弯曲成形的原理是通过施加外力使钢材发生预期的塑性变形。钢材由于过大的塑性变形,引起冷作硬化,力学性能急剧变坏,因此钢材在冷状态下弯曲成形时,其曲率半径不应小于某一最小允许数值,否则必须在热状态下进行。对称布置辊子的三辊卷板机,辊子的轴承固定在机架的两端,上辊子轴承可以单独或两个同时在垂直平面内移动,以便构成对钢板的压力和获得所要求的弯曲度。......
2023-07-02
e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四句见于五十六章,被认为是错简重出。道冲,指道是虚空而没有形体的。“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无形无象,不可捉摸,因此用表示虚空的“冲”来形容。从上一章“为无为,则无不治”,提出“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作为对“道”的进一步说明。......
2023-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