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学说之中坚,在今本卷二至卷九内,有《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非儒》十一目。故其学说之消极方面非人也。梁启超《墨子学案》以兼爱为墨学之根本观念。夫以统摄诸目,则兼爱自较概括,此乃逻辑上之体系也。此其于精神方面之主张也。墨子学说发生之体系,大致如是,以下试分述之,而论其得失。......
2023-11-26
不尚贤a,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b,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c,使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d,实其腹,弱其志e,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f,则无不治。
◤注释
a尚贤:崇尚贤能。b不贵难得之货:不以难得之货为贵。c不见可欲:不显露诱发贪欲的东西。见通“现”。d虚其心:使内心虚静。e弱其志:削弱意志。f为无为:以无为的态度处世,以自然之道治理天下。
◤译文
不推崇贤能的人,使人民不争名利。不看重稀有之物,使人民不去偷盗。不显露引起贪欲的东西,使人民的心性不被扰乱。
所以,圣人治理天下,使人民内心虚静,满足人民的温饱,弱化意志,增强体魄。使人民处于无知无欲的境界,不执成见,不生贪欲,这样,那些自作聪明的智者就不敢任意妄为。以“无为”的态度处理家国之事,那么天下就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理。
使民不争
“不尚贤,使民不争。”老子生活的春秋时代,井田制逐渐瓦解,社会开始动荡不安。各诸侯国为了称王称霸,都大力招贤纳士。那时的“士之贤者”,即有才识有能力的人,普遍受到重视。“尚”,是推重之意。凡是才智之士,统称为“贤者”。
崇尚贤才、举贤用能,本是先秦诸子共同的主张,老子虽无否定贤才的意思,但却一反当时的风尚,主张“不尚贤”,这是因为他认为使用贤能固然是好事,但会使人民追逐名利,进而扰乱人的自然本性。因此主张不尚贤,不专门给予贤能之人特别的权势地位,使人们消弱争夺名利的欲望。
孔子虽不推崇贤者,却标榜“君子”。孟子则说“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提出贤者与能者的重要。“得贤则昌,失贤则亡”,是万古不易的定则。文王任用姜太公,得到周室王朝。刘备三请诸葛亮,才有了蜀汉政权。贤才是这样重要,然而“尚贤”是否就是好事呢?显然不是,至少老子不主张。因为“尚贤”是引起人们争扰的渊薮。(www.chuimin.cn)
“贤者”越多,天下就会越乱。而且,“贤”与“不贤”并没有确定的标准。“白石似玉,奸佞似贤。”大奸大恶,也可能像是贤人。所谓的贤者往往自负才智,睥睨一世;或机巧奸诈,巧为文饰;或结党营私,排斥异己。
争名夺利,钩心斗角,是人性的卑劣所在。其实,对于贤才而言,不用“尚”也能得志。“尚贤”往往是“害贤”。而欲海横流,就物质而言,黄金珠宝往往引发偷盗之心,人民难免做出铤而走险的事。诱发欲望的东西越多,人心就越混乱。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对于难得之物,不要看得太重,便可使民不生盗心。“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显耀那些能够诱发贪欲的东西,人民的内心才不会惑乱。人性本是淳朴自然的,社会日益发展,各种“可欲”之物扰乱了人的内心,使人们争夺名利、盗取财物、心旌惑乱。
对于名利权势乃至物质,人们都有占有心和支配欲。虽是贤者也难避免。司马迁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又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的欲望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
魏晋以后,儒释道三家汇成中国文化的主流,轻视物欲乐天知命的生活态度,普遍生根。宋代程明道“座中有妓,心中无妓”,是后世儒者所赞扬的至高境界。乃至朱熹“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似乎都是切合老子的“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名言。
虚心实腹
秦汉以后,修道之人大多“离情弃欲”,作为入道的根基。进而追求虚心实腹、弱志强骨的境界。人们修身养性,读书做学问,也努力于虚心实腹的功夫。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圣人治理国家,使人民保持内心虚静,能够吃饱肚子,使欲望减弱,培养健壮体魄。“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常使人民处于“无知无欲”的境界,使那些“智者贤人”,不敢胡作非为。
“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者,“无违”也。顺应自然,不要求过多,会身心舒泰。为政者不去扰民,天下自会大治。任凭万物生长而不多生事端,繁衍生息而不据为己有,恩泽万物而不矜持,大功告成而不自居。最终达到“不召而自来”的理想境界。
面对种种诱惑,种种纷扰,如何守住本心,永远是每个人需要面对的哲学命题。“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以权力、金钱、美色,诱使人们欲海沉浮,则会使社会混乱,天下纷争。只有施行无为之治,才能实现天下大治。“无为”不是消极遁世,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效法自然,使人们无欲而不争,天下自然也就太平无事了。
有关道德经的文章
墨子学说之中坚,在今本卷二至卷九内,有《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非儒》十一目。故其学说之消极方面非人也。梁启超《墨子学案》以兼爱为墨学之根本观念。夫以统摄诸目,则兼爱自较概括,此乃逻辑上之体系也。此其于精神方面之主张也。墨子学说发生之体系,大致如是,以下试分述之,而论其得失。......
2023-11-26
李幼廉刚刚上任,正好碰到徐乾触犯刑律,他自然一点也不手软地把徐乾逮捕入狱。李幼廉下令行刑官,毫不犹豫地将徐乾处以死刑。百姓们交手称好,都齐声称赞李幼廉是为民做主的清官,而李幼廉这种不被金钱、美女所惑,一身浩然正气的行为也为世人所赞叹,被视为为官的楷模。而李幼廉一身正气,视金钱和美人为无物,坚持自己为官的原则,绝不愿意出卖自己的人格。李幼廉无疑是很好的楷模。......
2023-11-27
为无为a,事无事b,味无味c。◤注释a为无为:以“无为”的态度去作为。一个人看起来没有什么作为,其实却是大有作为。清静无为,以保持对事物细微潜流的敏锐观察。“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因为重视每件事情,所以终究不会有困难。因此,圣人才成其为圣人。本章阐述了由小到大、积少成多的道理,其实是讲修养身心和为人处世之道。......
2023-10-17
《道德经》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道德经》阐述的第二个重点是“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道德经》全文围绕虚无自然、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和柔弱不争这些理念,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证和阐述,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几千年来,《道德经》作为中华民族最高智慧的象征,已成为人类文化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
2023-08-27
故有道者不处f。◤注释a企者不立:踮起脚跟不能站立。道是自然之道,有其不可改变的规律。“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自是者、自矜者,都是为了显示自己,沽名钓誉,同样违反了自然之道,因此也不能长久。这些违反自然之道的,也可能是掌权者,对于社会而言,不仅无益而且有害,令人憎恶厌烦,因此把他们喻为“余食赘行”,应予以铲除,愤慨之情溢于言表。以“有道者不处”结尾,曲终奏雅,戛然而止,令人悠然回味。......
2023-10-17
道常a无为而无不为。道常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衍生万物的“道”本身是无为的,因为无为,所以无处不起作用。道家的“无为之治”与“无为之道”,其实是涵盖万千,“无所不为”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把自然之道引入人类社会,希望统治者按照“无为而无不为”的法则来治理国家,从而引出“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的结论。老子认为“道法自然”,自然是无为的,所以“道”也无为。......
2023-10-17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安定的事物容易控制,还没有显露变化迹象的事物容易谋划,脆弱的事物容易打碎,微小的事物容易消散。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嫩芽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第一筐泥土垒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强行去作为的人必然失败,强行去控制的人必然丧失。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023-10-28
使a我介然有知b,行于大道c,唯施是畏d。一方面却是鲜衣美饰,利剑随身,饱食不厌,钱财有余。比如,二十三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本章揭发了统治者穷奢极欲的罪恶行径,重点是针砭时弊,抒发自我的感慨。因此,老子对于统治者深感失望,认为他们就是一伙强盗头子,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和咒骂。......
2023-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