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意义:普通教育发展谈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意义:普通教育发展谈

【摘要】: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要求的需要,是迎接21世纪国际竞争,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培养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将有力地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提高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这是对跨世纪时代特征的科学概括。目前,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和核心,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必将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极大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所以,世界各国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都非常重视,美国要求到2000年,全美的每间教室和每个图书馆都将联上信息高速公路,每个12岁的孩子都要学会上网;英国实施了1998“网上教育年”的计划;新加坡要求到2002年每个学校内所有教室及其他学习场所均连通网络,以获取学习材料和资源,所有教师和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均要拥有电子邮件账号。因此,国际互联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使我国基础教育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机遇。这将有可能把信息技术真正与基础教育整合在一起,实现传统的教与学方法的改变。

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要求的需要,是迎接21世纪国际竞争,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培养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www.chuimin.cn)

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将有力地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提高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要注重培养中小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