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E11洪水预报系统有三个主要子系统:NAM降雨径流模型集总概念性类型的模拟,把一个区域的降雨转换成河流中的流量。应用MIKE11模拟系统需要对河流中水文和水动力过程十分了解,一个成功的模型率定需要在率定过程中反映这个方面的物理知识。在MIKE11模拟系统中,流域的入流可用两种途径表示。MIKE11洪水预报模型包括:①水体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模拟的DHI数学模型;②水动力力学HD模型;③降雨径流NAM模型;④实时运行预报系统下模型。......
2023-10-16
1998年初中国与丹麦的合作项目“长江中下游暴雨洪水预报”(二期)进入模型参数的率定优化阶段,5月底中方培训人员完成了模型参数的初步率定工作,并于6月12日开始将软件联入计算机网络,正式开展作业预报试运行,正值长江中下游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大洪水,本系统也得到一次难逢的检验机会。根据6月运行中发现的问题,丹方专家7月初来汉进行了模型参数的进一步优化修改工作,于7月3日开始每天与现行的模型平行运行,主要用于制作螺山以下河段的水位预报。
宜昌、螺山、汉口是长江中下游防汛的关键站,可代表模型的应用情况,这里对此三站1~3天的预报进行比较分析。
(1)宜昌站实测水位、MIKE11预报值、预报发布值的对照情况。预报发布值采用的是现行预报方案。从结果可知,24小时预报MIKE11的预报水位接近预报发布值,而48小时与72小时MIKE11的预报水位误差略大一些,但预报线的趋势正确。
(2)螺山站实测水位、MIKE11预报值、大湖演算预报值、预报发布值的对照情况。预报发布值则参考了大湖演算和CRFPDP实时模型预报值,加上预报员经验确定发布水位预报值。从结果可知,24小时预报MIKE11和大湖演算的预报值与发布值接近,对于48小时和72小时预报,由于发布值不包含预见期降雨,故在洪水上涨期有大量预见期降雨时,预报偏低,而MIKE11则通过水量差的现实校正处理部分弥补了这一误差,显得在6月涨水段预报效果更好一些。
(3)汉口站实测水位、MIKE11预报值、预报发布值的对照情况。预报发布值根据的是现行预报方案,即上下游水位相关,预报员经验判断相关图的可信度,参考CRFPDP模型预报综合水位预报发布值。从结果可知,24小时预报MIKE11的预报水位接近预报发布值,对于48小时与72小时预报,也有与螺山站类似情况。(www.chuimin.cn)
对于螺山、汉口站4~5天的预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MIKE11在6月涨水段的预报水位与长江委水文气象预报处原现行模型接近,但在7月下旬~8月,效果比现行模型差。
HIRLAM和MIKE11的耦合,可以在水文预报上直接使用降水预取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系统中的子流域划分,DMI(丹麦气象研究所)在汛期每天提供以6小时为时段长未来的48小时分区动量降水预报。在汛期结束后,利用汛期相同的预报条件,加入HIRLAM的降雨资料重新进行计算,从关键站的预报结果来看,在预见期降雨较大时,加入预报降雨可以提高预报精度。
通过1998年长江大洪水试运行,在长江上建立的MIKE11预报系统,在1~3天预见期内可得到与现行预报模型相近的结果,特别在6月洪水上涨期,其水量实时校正的处理部分弥补了预见期降雨形成的误差,是本模型的一种优点,在作业预报中,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建议从1999年汛期开始,将本系统作为长江中下游的实用洪水预报模型正式投入生产。
有关长江水利国际合作与项目管理的文章
MIKE11洪水预报系统有三个主要子系统:NAM降雨径流模型集总概念性类型的模拟,把一个区域的降雨转换成河流中的流量。应用MIKE11模拟系统需要对河流中水文和水动力过程十分了解,一个成功的模型率定需要在率定过程中反映这个方面的物理知识。在MIKE11模拟系统中,流域的入流可用两种途径表示。MIKE11洪水预报模型包括:①水体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模拟的DHI数学模型;②水动力力学HD模型;③降雨径流NAM模型;④实时运行预报系统下模型。......
2023-10-16
管理要点之一,是选择瑞方IACTCH自主开发的PREVAH模型。植物截留模型特别关注蒸散发的估算。图13.1模型结构框图图13.2模型运行框图如图13.2所示,PREVAH模型中气象要素处理需要输入的条件包括降雨、温度、大气湿度、地球辐射、相对日照时间和风俗,这些是该分布式模型所必需的。表13.1模型主要参数2)软件系统。PREVAH模型实时预报系统是一个综合进行空间数据、水文气象信息预处理,评估流域水量平衡和实时洪水预报计算的完整工具。......
2023-10-16
瑞士是欧洲中部的内陆国,素有“欧洲屋脊”之称。作为RS与GIS用于洪水预报,瑞士MFB地理咨询公司、苏黎世理工大学、瑞士联邦水务地质署均有各自的技术优势。加上瑞士联邦外交部的人道主义部聚焦于长江,愿意提供经费无偿援助长江洪水预报项目。长江洪水预报项目的提出,重点放在其基础设施和数据库技术方面。遥感用航摄飞机飞行高度为10km左右,陆地卫星的卫星轨道高度达910km左右,从而,可及时获取大范围的信息。......
2023-10-16
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长江洪水预报的基本技术设备却严重落后于需求。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这一矛盾将会日益激烈,长江暴雨洪水预报现代化建设步伐亟待加快。为此,申请芬兰政府无偿赠款100万美元,为获得建立长江暴雨洪水预报子系统争取国际贷款,开展前期技术准备工作,同时在暴雨洪水预报系统技术等方面进行合作研究。适合长江暴雨洪水特点的洪水预报数学模型的外开发和应用。......
2023-10-16
长江委自20世纪50年代就负责长江中游和汉江的洪水预报。数据采集传输延迟3小时,显然给长江洪水日预报带来不能及时准确预报的障碍。这显然为长江暴雨洪水预报的精度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长江委对于覆盖整个项目区域的长江中游13个集水区及长江上游一些主要的支流的面平均降雨数值预报,日常的0~24小时的预报有75%的成功率,24~48小时和48~72小时预报稍有点不可靠。......
2023-10-16
长江中游暴雨多集中在6~7月雨季,其发生的频次多,危害大。为了提高长江中游暴雨洪水预报的精度及其实时现代化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就着手向国外进行贷款并引进暴雨洪水预报技术软件。长江委选择并最终确立与丹麦政府合作开发“长江中游暴雨洪水预报”项目,有一段小插曲。在世界银行和丹麦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长江委和丹麦水利研究所共同申请利用丹麦政府在世界银行的赠款,开展了合作研究“长江中游暴雨洪水预报”项目。......
2023-10-16
1月23日,王忠法副主任与Bruno Schaedler处长签署了《长江洪水预报援助项目实施协议》。2003年6月16日,瑞士联邦水务地质署副署长Andreas Gotz致函陈雷副部长,通报瑞士政府正式批准提供75万美元开展“长江防洪预报系统”项目。Andreas Gotz署长来访标志着本项目确立并正式启动。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与瑞士政府瑞士联邦水务地质署就实施长江洪水预报援助项目协议。......
2023-10-16
一些水文测量值可用来描述极端水文事件的统计特性。年平均最大日流量MAX,即一系列年最大日流量的平均值。在没有瞬时流量系列的情况下,MAX时间序列常被用于洪水频率分析中。此处的年份是指水文年。变量DMAX表示发生年最大流量事件的平均天数。年最大日流量变化系数CMAX,是无量纲数值,表示年最大日流量大小的变化。年最小日流量的时间DMIN、规律性和RMIN,其计算与DMAX和RMAX相同。在Smakhtin文中详细介绍了枯水水文学,小流量特征及其应用。......
2023-06-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