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水资源国际项目管理,是一种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促进人水和谐相处的管理。促进人水和谐的国际项目管理原则有如下8个:突出水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原则。强调天然尤其是淡水资源系统和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原则。重视法制、体制和人才智力对水资源管理直接作用的原则。按照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管理模式,严格执行其“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的原则。......
2023-10-16
长江人水和谐是基于长江流域范围内人与洪水和谐概念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其理念的背景:
(1)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根据我国明确提出“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治水新思路而引发的新思维。
(2)在人与洪水关系上,按照国家“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这个思路,将“人与洪水和谐相处”上升到“人与水和谐”的高度阐述与集中体现。
(3)长江人和谐新理念的具体实施,离不开下列8点:
1)宣传和强化“洪水管理”的防洪减灾新思路,既要有一个时间过程,又要有广大公众参与、理解与支持的过程。
2)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既要体现流域综合规划的整合性,又要突出山地丘陵区防御山洪灾害规划个性与中下游平原区防洪减灾规划个性。(www.chuimin.cn)
3)完善长江流域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提高防御长江特大洪水的能力。实现长江洪水管理需要一定标准防洪工程体系的支撑。同时,开展长江流域排涝除渍设施的改造,以逐步提高流域内农村田地的排涝标准和城市除渍的标准。
4)在巩固长江流域中,动迁1460多个洲滩圩垸居民,已增大流域江河调蓄洪水容积130亿m3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进步,再适当扩大洪水出路,增加长江洪水调蓄空间;与此同时,国家政府补偿蓄滞洪区居民的分洪损失以提高实时调度洪水的可操作性。
5)完善长江法律法规,修订长江防洪预案以适应长江洪水管理的要求。长江法律法规的建立与完善基本要求,就是要限制人类行为:既要防止长江洪水侵害长江人民,也要避免长江人民侵害长江洪水。实施人与洪水共存共建和共享。
6)改进长江现有水情信息的采集手段,改善长江防汛信息的传输与处理技术,提高长江洪水预报精度,加强实时长江洪水调度。
7)在长江洪水生成、发展过程中,以全长江乃至全中国为整体进行统筹帷幄、科学调度洪水,改变过去那种洪峰一到全力防守防洪工程(堤防),将洪水尽快送入大海为安的传统思路,进一步加强实时异地会商、及时决策,以智商、情商来科学调度洪水;综合考虑防洪减灾与抗旱用水、生态用水、发电用水乃至生活用水,最终让洪水灾害减到最低程度、洪水资源利用最大化。
8)目前,长江代言人,就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与管理、长江流域综合管理、长江流域重大水工程以及相关人才培养、智力引进和治江理论创新诸方面,已与世界上近80个国家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虽然世界各地面临的洪水灾害问题差异较大,防洪减灾思路和对策、措施各有所长,特点多样,但是,长江代言人与他们进行国际合作是双赢的,与他们交流的目的是共同的:通过实现人与洪水和谐相处达到人水和谐是一致的。
有关长江水利国际合作与项目管理的文章
现代的水资源国际项目管理,是一种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促进人水和谐相处的管理。促进人水和谐的国际项目管理原则有如下8个:突出水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原则。强调天然尤其是淡水资源系统和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原则。重视法制、体制和人才智力对水资源管理直接作用的原则。按照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管理模式,严格执行其“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的原则。......
2023-10-16
作为长江代言人,重大水工程的国际合作主要指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美国、前苏联、加拿大、意大利、瑞典、法国和日本等国的合作。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干流三峡河段的西陵峡,坝址在湖北省宜昌县三斗坪,距葛洲坝水利枢纽38km,是一项规模庞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对保障荆江两岸1500多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2023-10-16
1.2.3.4 与芬兰的合作中芬合作“长江防洪智能应急响应系统”项目是芬兰政府赠款项目,第一阶段项目总金额为600万人民币,执行期9个月,2002年2月24日正式启动。......
2023-10-16
鉴于地球上自然资源分配与环境代价分配的两极分化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地球社会环境。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2023-10-16
人类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水是氢和氧的最普遍的化合物。和谐与协调、和睦、调和、和衷共济意思相通,涵义相近。长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9960亿m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5%。截至2006年,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15.2%,低于全国水资源开发率的平均水平,表明在构建健康长江的水量上尚余较充分的发展空间;同时,长江流域水质总体上是安全的,但离健康的国际标准尚有差距,这表明,健康水质的长江还须共同努力。......
2023-10-16
长江水利国际合作的发展历程是随着国家对长江治理与开发的大政方针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各阶段的要求,以及国际和我国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新的思路变化而走过的。1978年前,长江水利的国际合作主要是围绕“工程水利”思路,重点对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方案比较论证进行与美国、前苏联、加拿大等国进行的。与此同时也兼备长江流域规划与前苏联的合作。......
2023-10-16
长江委是中国七个流域机构之一,作为水利部的派出机构负责长江流域和西南诸河的水行政管理。长江委在长江的治理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河流流域管理机制方面,相对于萨斯奎哈纳流域的经验,也有值得改进的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长江流域管理的实践中,流域委员会的雏形已经出现。水资源管理体制分散。......
2023-10-16
一般来说,长江流域发生洪水有如下特点:①降雨分布广、强度大,洪灾分布广泛、灾情重。长江洪水的对策。通过洪水由工程措施转向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长江洪水的对策基本上与世界各国共同倡导的“以风险管理理论为指导,实施流域洪水综合管理,将防洪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结合起来,完善突发性洪水的应急管理体制,因地制宜选择制水方略与促进减灾社会化相一致”。......
2023-10-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