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长江水利国际合作及项目管理的新动向

长江水利国际合作及项目管理的新动向

【摘要】:长江委积极响应国家人才培养政策,服务“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的治江新理念,重点在长江委内选拔培养高级治江人才。长江委高级人才的培养,说到底是强调其创新能力的发掘与提升。为此,长江委高级治江人才的培养又侧重于出国留学渠道方面,优先支持青年科技人员到国际高水平机构、著名大学从事6~18个月的国外教育培养。以1978~1986年间为例,长江委派出的访问学者涉及的技术专业达10个之多。

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共享受,已成为当代经济提升、社会进步和文化内涵不可回避的挑战。

竞争的根本是人才,发展的关键还是人才,共享的极致仍然是人才。

《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指出,目前我国人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并在教育培训方面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制,着重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的发展目标。

长江委积极响应国家人才培养政策,服务“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的治江新理念,重点在长江委内选拔培养高级治江人才。

长江委高级人才的培养,说到底是强调其创新能力的发掘与提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人不能两次踏进完全相同一条河流,人永远面临着新事物、新环境、新问题和新挑战,必须不断创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方法。[2]

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成河至今,数以亿年,由天然河流变成人工利用河流,由人工利用河流变为人水和谐河流的历程,管理、经营基本上贯穿于变化过程之中。

然而,纵观当今长江,无时无刻均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河段,同样,也永远不会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机构、企业、组织对长江经营、管理。所以,“经营无定则,管理无定式”。一切都在与时俱进,创新变化中。为此,长江委高级治江人才的培养又侧重于出国留学渠道方面,优先支持青年科技人员到国际高水平机构、著名大学从事6~18个月的国外教育培养。(www.chuimin.cn)

具体选派方法是“统一分配指标、单位择优推荐、自主按需派遣、严格审查程序、保证效益质量”。

针对我国加入“WTO”后的机遇和挑战,21世纪开纪长江高级人才的国外教育培养,重点加大对战略性、基础性和前瞻性“三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长江委于2002年出台了治江高级人才计划,并从2004年开始选拔优秀人才赴发达国家系统学习外语、专业技术知识及先进的管理经验。截至目前,已有两批共10名访问学者和两批共19名攻读硕士学位人员学成归国,还有第三批的9名攻读硕士学位人员正在荷兰深造。以1978~1986年间为例,长江委派出的访问学者涉及的技术专业达10个之多(见表6.2)。

表6.2 1978~1986年长江水利委员会派出的访问学者涉及的专业、国家与人数

第一批在英国攻读硕士学位的十位精英,现在大多具有双硕士学位,个别还是双硕士加博士学位,他们在国外的硕士论文(见参考文献1~10),代表了当前各学科前沿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