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长江水利国际合作与项目管理-中荷堤防加固与保护合作成果

长江水利国际合作与项目管理-中荷堤防加固与保护合作成果

【摘要】:洪灾以长江中下游最为严重、集中、频繁,洪灾造成的损失也最大。长江堤防保护人口7000多万人。长江堤防工程加固加高任务重,工期紧,必须抓紧进行。中国—荷兰本项目具体合作的内容:江西省九江市三面环水,是长江中下游的重点防洪城市之一,九江河段是长江中下游重要河段。该段提出了加固岸坡和推堤减载两个方案,目前设计工作正在进行。表3.2中国、荷兰双方合作需要的软件及设备本项目实验后的效益:社会效益。

长江流域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洪、涝、旱灾洪灾以长江中下游最为严重、集中、频繁,洪灾造成的损失也最大。堤防是长江防洪的基础设施,由干堤及支堤组成。现有堤防总长约30000km,其中干堤约3600km。新中国成立后,已分期分批地对长江干支流堤防进行了加高加固,但早期兴建的堤防由于资金和技术问题,普遍存在堤身单薄、地基未处理或处理不当,汛期常出现渗漏、管涌、脱坡甚至溃口等险情。江西省九江市于1998年汛期发生长江干堤溃口,尽管通过军民协力奋战堵口成功,但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进行堤防管涌治理还缺乏有效的分析手段和检查、试验手段。有些新技术,如土工合成材料、新型灌浆、成墙技术在防洪工程中的应用还在试验与示范阶段,急需推广应用。

长江堤防保护人口7000多万人。长江堤防建设也关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安定。长江堤防工程加固加高任务重,工期紧,必须抓紧进行。江西省九江市当时正在进行溃口复堤和其他险工险段加固施工。为提高检查堤防隐患能力,改进分析堤防隐患的手段,从荷兰政府赠款引进其先进的堤防隐患探测设备和技术,隐患分析计算软件和技术等以及为此所需的人员培训和必要的设备购置,以提高对长江中下游堤防的探测与分析计算水平,对隐患提出合理、经济的处理措施。

中国—荷兰本项目具体合作的内容:

江西省九江市三面环水,是长江中下游的重点防洪城市之一,九江河段是长江中下游重要河段。九江城区堤防历年险情多,地基土层情况复杂,1998年汛期发生溃口。1999年,经国家批准进行堤防加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选定九江市城区堤防为利用荷兰政府赠款引进荷兰先进技术的试点堤段,主要对锁江楼险段、新开河险段、八里湖险段等进行探测和分析计算,以提出经济合理的处理措施。

各险段基本情况如下:

(1)锁江楼险段。九江市位于九江河段南岸,是该河段的冲刷岸。锁江楼险段经历年冲刷,古代建设的锁江楼由于冲刷已不复存在。现岸坡有多处裂缝,主洪逼岸,岸坡已建挡土墙向江外倾斜。

(2)新开河险段。新开河险段位于九江市城区堤防起始段,1998年发生岸坡崩塌,直接威胁堤防安全。该段提出了加固岸坡和推堤减载两个方案,目前设计工作正在进行。

(3)八里湖险段。八里湖堤长3.5km,20世纪60年代建成,是九江市城市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八里湖通过新开河与长江相通,由八里湖闸控制水位,但八里湖集雨面积200km2,由于其调蓄容积小,一旦洪水与长江洪水相遇,直接威胁九江市安全。堤防基础为淤泥质软弱地基,堤顶多处发生裂缝。堤防建成已达30年,仍在发生沉陷,1998年险情十分严重。在设计中需要对堤防进行探测和综合分析。

中国—荷兰用于本项目的配套经费:①荷兰政府赠款200万荷兰盾;②中国配套经费200万荷兰盾。(www.chuimin.cn)

双方合作需要的软件及设备见表3.2。

表3.2 中国、荷兰双方合作需要的软件及设备

本项目实验后的效益:

(1)社会效益。①项目直接受益人口:50万人;②项目直接受益面积:667km2

项目实施后极大地提高了堤防隐患探测水平和设计分析计算水平。经过探测、分析计算可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案。工程方案实施后通过监测得出的实验数据,又可指导设计,形成良性循环。在本项目中得出的经验,可在长江其他堤防工程设计中推广,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2)经济效益。通过实施本工程,可培养出一批中国堤防工程设计技术骨干。将本工程研究成果和技术用于堤防工程设计,可增加堤防工程的安全度,减少汛期防汛费用。

通过对本项目成果应用,避免了设计失误,从而优化方案、减少或避免堤防失事,可有效地减免洪灾,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