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陆漂移:历史、证据和机制

大陆漂移:历史、证据和机制

【摘要】:尽管大陆漂移学说在20世纪60年代末才得到广泛认可,但实际上,这一观点很早就被人提出了。但是,直到1912年,来自德国的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才独立提出大陆在地球表面移动的观点,他称之为“Kontinentalverschiebung”,意思是“大陆漂移”。在大西洋两岸的南美洲和非洲大陆上,也发现了同一种小型淡水爬行动物的化石,这表明两大洲之间并非始终山海相隔。最大的质疑声是“如果大陆会漂移,那驱动它漂移的机制是什么?”

尽管大陆漂移学说在20世纪60年代末才得到广泛认可,但实际上,这一观点很早就被人提出了。1596年,生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地理学家和地图学家亚伯拉罕·奥特柳斯认为,美洲是“经由不断的地震洪水……从欧洲和非洲板块分裂出来的”,只要人们在地图上看一看这三个大洲的海岸线,就能发现“板块裂解的痕迹”。自那之后,许多杰出的研究者——包括亚历山大·冯·洪堡和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都记录了类似的信息,比如,南美洲的东海岸线和非洲的西海岸线形状高度吻合。但是,直到1912年,来自德国的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才独立提出大陆在地球表面移动的观点,他称之为“Kontinentalverschiebung”,意思是“大陆漂移”。

起初,魏格纳的设想饱受地球科学家们的质疑,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支持这一学说的证据陆续显现。古生物学家们在南非、印度半岛和南极洲找到了同一种早期哺乳动物的化石,证明了这些地方曾经一定很接近。在大西洋两岸的南美洲和非洲大陆上,也发现了同一种小型淡水爬行动物的化石,这表明两大洲之间并非始终山海相隔。与此同时,地质学家还揭示,北美洲东海岸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和苏格兰的卡利多尼亚山脉有着密切的地质联系。生物学家们还指出,在南美洲和大洋洲生活的有袋类动物的化石,也曾出现在南极洲。(www.chuimin.cn)

然而,即使有了这些证据,仍然有许多科学家持怀疑态度。最大的质疑声是“如果大陆会漂移,那驱动它漂移的机制是什么?”1930年,英国地质学家阿瑟·霍姆斯对此给出了答案,他认为是地幔对流推动大陆在地球表面运动。这种地质活动早在地球形成10亿年后,也就是大约45.4亿年前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