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时的动作建议顺其自然即可。总的来说,动作轻盈,并注意弹性和流畅性,这有助提高跑步质量。运动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技能,运动锻炼有助培养健全的人格,一般认为,合理的运动能促进身体健康,增强自信,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2023-10-16
不建议下楼时往下跑,因为有失足摔伤的风险,而且往下跑动时膝盖所承受的冲击力较大,超重者以及中老年人有可能因此患上膝关节炎,但如果有兴趣,以下是本书作者之一丛远新的经验体会,可供参考。
跑下楼的感觉其实还不错,但要做好缓冲工作,动作要圆润流畅并且极具弹性。一步两阶往下快速跑跳,通过肩、胯的摆动带动腿部快速、有力地大幅度地摆动。着地前,整个身体充分伸展开来,着地瞬间,将全身肌肉松开来,积极缓冲。这样做着地时,没有内脏或骨骼受到巨大外力的瞬间冲击发生震动的感觉,只有身体被连贯地柔和弹压的愉悦感觉,使身体储存较高的弹性势能,能在缓冲完毕后轻松地顺势弹开往下跑跳。
我常常从9楼跑下去,很多时候,同事们还没等到电梯,我已经跑到1楼了(但本书不推荐)。
往下跑时速度更快,膝盖所承受的冲击力更大,特别需要注意柔化技术。一方面,防止着地冲击力对膝盖的伤害,另一方面,可以将重力势能高效转换为下楼时的动能,从而轻松、快捷地下楼。(www.chuimin.cn)
刚转柔对应着开转合,因此,着地前应一开俱开。尽可能将摆动腿向前下摆动至最大值,整个S形脊柱也应在最大伸展状态,着地瞬间应随即松开,实现刚柔转换(注意,动作越开,刚转柔时间越长,越能减少地面对身体的瞬间冲击力)。
注意肩胯合一。肩、臂的快速扭转可以促进骨盆和摆动腿在着地瞬间摆动到位,从而更好地实现柔化技术。
做到“粘连相随”。尽管是跑步下楼,但应像走路一样,尽可能做到脚不离地,减少腾空时间,在摆动腿即将触地瞬间,支撑腿再离地。双脚与地面间做到粘连相随。
有关行意合一让运动更快乐的文章
跑步时的动作建议顺其自然即可。总的来说,动作轻盈,并注意弹性和流畅性,这有助提高跑步质量。运动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技能,运动锻炼有助培养健全的人格,一般认为,合理的运动能促进身体健康,增强自信,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2023-10-16
当动作趋于全身连贯性或者能达到全身连贯性所能及的最大值时,开始转入熟能生巧的训练,如此,渐趋行意合一。达到全身连贯性后转熟能生巧是行意合一的关键因素。下面是一些武学家及习武者对熟能生巧的理解总结。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2023-10-16
不过在生活中很多时候,动作与意识常常是不同步的,一般是先有意识,后有动作。就是意识与行为不相合的后果,姿势未调整到位,脚已着地,导致受伤。其实只要我们静下心来聆听一下内心的需求,是很容易做到的。事实上,只要我们留意羽毛球、爬山等各种资深运动爱好者,就会发现,他们的动作与意识的融合统一是普遍现象,“聆听”身体的声音,顺势为之,自然就会进入美妙的行意合一状态。......
2023-10-16
行意合一其实很简单,就是将动作与意识融为一体,动作有整体性和连贯性的特征,人在意识上的感受是享受的、专注的,情绪也是连贯的,动作与意识两者高度和谐统一。行意合一也叫作身心一元化、形神合一、精神与肉体合一等。我们推荐行意合一理念,是因为对普通人来说,它具有两大优点。尽管有关幸福和健康的理念很多,但对大众来说实用的却不多,所幸的是行意合一理念做到了。......
2023-10-16
找到最适合你的活动时间。2 以尽可能多的形式活动,形式多了更容易达到运动量。如果有一种运动理论能同时满足上述4点,让人爱上各种身体活动,并且正好使走路、骑行、拖地等身体活动都能达到中等强度以上,获得最佳锻炼效果,那将会是极度美妙的。......
2023-10-16
首先,行意合一要求快走,可以让身心得到更加充分的锻炼,使行走强度达到中等强度有氧锻炼水平,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身体活动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议》中强调,每周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身体活动可以大大降低患冠心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多种癌症等各种疾病风险,延年益寿。研究人员称,该调查揭示出行走速度是寿命长短的“预警器”,即使在身体健康的人身上也同样适用。......
2023-10-16
就跑步而言,达到行意合一的关键在于意识的享受,建议采用途径二。首先将跑步调整到最佳享受状态,在此基础上,逐渐增加速度和时间,让享受过程来得更加强烈和持久,逐渐至身体所能达到的最大值,然后慢慢熟能生巧,从而使动作与意识融为一体。总而言之,在整个提高过程中,跑步是越发让人享受的。对一般人来说,只有达到较高技能,且技能与挑战相称时,才会产生无比美妙的幸福感。......
2023-10-16
如行意合一强调动作的整体性,强调“蓄劲如张弓”,该技术适用于篮球、排球、羽毛球、跑步等多种体育运动。第三 行意合一重视培养“全人”,而非单一技能,重知识更重思维,而且是终身学习的思维,因此,行意合一理论更利于塑造健全人格,是很理想的核心课程。行意合一做到了“全人”培养,能面向所有学生提供共同的知识背景,实现了知识的横向联系和整合,且具有普世意义和永恒价值,所以说是核心课程史上的里程碑。......
2023-10-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