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行意合一,让运动更快乐!

行意合一,让运动更快乐!

【摘要】:当动作趋于全身连贯性或者能达到全身连贯性所能及的最大值时,开始转入熟能生巧的训练,如此,渐趋行意合一。达到全身连贯性后转熟能生巧是行意合一的关键因素。下面是一些武学家及习武者对熟能生巧的理解总结。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在达到行意合一的过程中,大家还要注意几点。

如果技能低、挑战高,会让人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还容易导致伤痛,对身心健康都不好,不可取。事实上,这也是制约太多超重者减肥成功的关键因素,一开始就给自己设置较高的运动目标,往往以痛苦、受伤、坚持不下来告终。

如果技能高、挑战低,会导致厌倦、无聊等情绪,而且,如果挑战总是过于简单会制约技能的提高。

因此,大家平日在运动时要注意保持个体技能与挑战的平衡,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渐趋于行意合一。

下面分享一位朋友的心得,他终于减肥成功了。

“刚开始减肥时,一下就把目标设定成跑步35分钟或更长时间,对我来说太难了,但是走路没有问题。我就从快走开始,不舒服的话,还可以先慢走,等没有问题后再跑,只要自己高兴就行,不要勉强自己……开始我每天大约走3千米,然后称体重。坚持了3个月左右,减下去6千克,腰围也缩小了6厘米,这是我第一次减下来这么多”。

当个体技能和挑战性都达到较高水平时,人会逐渐产生最佳幸福心理——心流。当动作趋于全身连贯性或者能达到全身连贯性所能及的最大值时,开始转入熟能生巧的训练,如此,渐趋行意合一。

达到全身连贯性后转熟能生巧是行意合一的关键因素。

下面是一些武学家及习武者对熟能生巧的理解总结。(www.chuimin.cn)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总结梨花枪天下无敌的精髓时说:“其妙在于熟之而已,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神而不滞”。

张树德(形意拳名家):方知手足动作,教练纯熟,不令而行也。

王宗岳《太极拳论》: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吴殳《手臂录》(公认为是百兵之王大枪最为精要的论著):行着甚多,岂能尽练?得其精要者数法,可以称“通微”矣!多而生,不若少而熟也。数着既熟,旋旋加之,以迄“神化”。

梁长兴(吴彬高徒,李连杰师兄,曾多次荣获形意拳全国武术冠军)曾说:“相较于其他竞技体育,武术不太注重超越,更强调自我的完善,重视精气神形意力以及身心灵和谐统一。因此,武术练到一定程度后,往往侧重于熟练性和稳定性。

“从心理学上讲,动作熟练后,人会对时间、空间、力量等各个方面细节的感知变得非常清晰,细微的线索就能指引局部动作完成大的连锁动作,建立起内部指导程序,意识直接参与减少到最低限度,行为与意识趋于同步,动作及其体系‘自动化’了,从而达到传统武术家所推崇的‘行意合一’‘人枪合一’境界。

“从生理学上讲,练习的时间越长,动作就越熟练,能量在各环节之间的流转效率也越高,动作越发连贯顺畅,渐渐趋于最低能耗状态,动作质量越发稳定。熟练后,不同肢体间动作往往能以优美的连锁反应方式实现,也就是传统武术所强调的‘节节贯穿,势势相承’‘遍体气(能量流)流行,一定继续不能停’‘神气贯穿,绝不间断’。所谓的内气、内劲其实就是动作熟练后,能量流在体内的高效流转所致。

“高质量的熟练性和稳定性是我那时在北京武术队蝉联十次团体冠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比赛选手实力相当、风格各异,裁判难以评判的情况下,谁的套路动作稳定性高,谁就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