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动作趋于全身连贯性或者能达到全身连贯性所能及的最大值时,开始转入熟能生巧的训练,如此,渐趋行意合一。达到全身连贯性后转熟能生巧是行意合一的关键因素。下面是一些武学家及习武者对熟能生巧的理解总结。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2023-10-16
在达到行意合一的过程中,大家还要注意几点。
如果技能低、挑战高,会让人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还容易导致伤痛,对身心健康都不好,不可取。事实上,这也是制约太多超重者减肥成功的关键因素,一开始就给自己设置较高的运动目标,往往以痛苦、受伤、坚持不下来告终。
如果技能高、挑战低,会导致厌倦、无聊等情绪,而且,如果挑战总是过于简单会制约技能的提高。
因此,大家平日在运动时要注意保持个体技能与挑战的平衡,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渐趋于行意合一。
下面分享一位朋友的心得,他终于减肥成功了。
“刚开始减肥时,一下就把目标设定成跑步35分钟或更长时间,对我来说太难了,但是走路没有问题。我就从快走开始,不舒服的话,还可以先慢走,等没有问题后再跑,只要自己高兴就行,不要勉强自己……开始我每天大约走3千米,然后称体重。坚持了3个月左右,减下去6千克,腰围也缩小了6厘米,这是我第一次减下来这么多”。
当个体技能和挑战性都达到较高水平时,人会逐渐产生最佳幸福心理——心流。当动作趋于全身连贯性或者能达到全身连贯性所能及的最大值时,开始转入熟能生巧的训练,如此,渐趋行意合一。
达到全身连贯性后转熟能生巧是行意合一的关键因素。
下面是一些武学家及习武者对熟能生巧的理解总结。(www.chuimin.cn)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总结梨花枪天下无敌的精髓时说:“其妙在于熟之而已,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神而不滞”。
张树德(形意拳名家):方知手足动作,教练纯熟,不令而行也。
王宗岳《太极拳论》: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吴殳《手臂录》(公认为是百兵之王大枪最为精要的论著):行着甚多,岂能尽练?得其精要者数法,可以称“通微”矣!多而生,不若少而熟也。数着既熟,旋旋加之,以迄“神化”。
梁长兴(吴彬高徒,李连杰师兄,曾多次荣获形意拳全国武术冠军)曾说:“相较于其他竞技体育,武术不太注重超越,更强调自我的完善,重视精气神形意力以及身心灵和谐统一。因此,武术练到一定程度后,往往侧重于熟练性和稳定性。
“从心理学上讲,动作熟练后,人会对时间、空间、力量等各个方面细节的感知变得非常清晰,细微的线索就能指引局部动作完成大的连锁动作,建立起内部指导程序,意识直接参与减少到最低限度,行为与意识趋于同步,动作及其体系‘自动化’了,从而达到传统武术家所推崇的‘行意合一’‘人枪合一’境界。
“从生理学上讲,练习的时间越长,动作就越熟练,能量在各环节之间的流转效率也越高,动作越发连贯顺畅,渐渐趋于最低能耗状态,动作质量越发稳定。熟练后,不同肢体间动作往往能以优美的连锁反应方式实现,也就是传统武术所强调的‘节节贯穿,势势相承’‘遍体气(能量流)流行,一定继续不能停’‘神气贯穿,绝不间断’。所谓的内气、内劲其实就是动作熟练后,能量流在体内的高效流转所致。
“高质量的熟练性和稳定性是我那时在北京武术队蝉联十次团体冠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比赛选手实力相当、风格各异,裁判难以评判的情况下,谁的套路动作稳定性高,谁就获胜。”
有关行意合一让运动更快乐的文章
当动作趋于全身连贯性或者能达到全身连贯性所能及的最大值时,开始转入熟能生巧的训练,如此,渐趋行意合一。达到全身连贯性后转熟能生巧是行意合一的关键因素。下面是一些武学家及习武者对熟能生巧的理解总结。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2023-10-16
不过在生活中很多时候,动作与意识常常是不同步的,一般是先有意识,后有动作。就是意识与行为不相合的后果,姿势未调整到位,脚已着地,导致受伤。其实只要我们静下心来聆听一下内心的需求,是很容易做到的。事实上,只要我们留意羽毛球、爬山等各种资深运动爱好者,就会发现,他们的动作与意识的融合统一是普遍现象,“聆听”身体的声音,顺势为之,自然就会进入美妙的行意合一状态。......
2023-10-16
行意合一其实很简单,就是将动作与意识融为一体,动作有整体性和连贯性的特征,人在意识上的感受是享受的、专注的,情绪也是连贯的,动作与意识两者高度和谐统一。行意合一也叫作身心一元化、形神合一、精神与肉体合一等。我们推荐行意合一理念,是因为对普通人来说,它具有两大优点。尽管有关幸福和健康的理念很多,但对大众来说实用的却不多,所幸的是行意合一理念做到了。......
2023-10-16
不建议下楼时往下跑,因为有失足摔伤的风险,而且往下跑动时膝盖所承受的冲击力较大,超重者以及中老年人有可能因此患上膝关节炎,但如果有兴趣,以下是本书作者之一丛远新的经验体会,可供参考。一步两阶往下快速跑跳,通过肩、胯的摆动带动腿部快速、有力地大幅度地摆动。尽管是跑步下楼,但应像走路一样,尽可能做到脚不离地,减少腾空时间,在摆动腿即将触地瞬间,支撑腿再离地。双脚与地面间做到粘连相随。......
2023-10-16
找到最适合你的活动时间。2 以尽可能多的形式活动,形式多了更容易达到运动量。如果有一种运动理论能同时满足上述4点,让人爱上各种身体活动,并且正好使走路、骑行、拖地等身体活动都能达到中等强度以上,获得最佳锻炼效果,那将会是极度美妙的。......
2023-10-16
首先,行意合一要求快走,可以让身心得到更加充分的锻炼,使行走强度达到中等强度有氧锻炼水平,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身体活动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议》中强调,每周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身体活动可以大大降低患冠心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多种癌症等各种疾病风险,延年益寿。研究人员称,该调查揭示出行走速度是寿命长短的“预警器”,即使在身体健康的人身上也同样适用。......
2023-10-16
就跑步而言,达到行意合一的关键在于意识的享受,建议采用途径二。首先将跑步调整到最佳享受状态,在此基础上,逐渐增加速度和时间,让享受过程来得更加强烈和持久,逐渐至身体所能达到的最大值,然后慢慢熟能生巧,从而使动作与意识融为一体。总而言之,在整个提高过程中,跑步是越发让人享受的。对一般人来说,只有达到较高技能,且技能与挑战相称时,才会产生无比美妙的幸福感。......
2023-10-16
如行意合一强调动作的整体性,强调“蓄劲如张弓”,该技术适用于篮球、排球、羽毛球、跑步等多种体育运动。第三 行意合一重视培养“全人”,而非单一技能,重知识更重思维,而且是终身学习的思维,因此,行意合一理论更利于塑造健全人格,是很理想的核心课程。行意合一做到了“全人”培养,能面向所有学生提供共同的知识背景,实现了知识的横向联系和整合,且具有普世意义和永恒价值,所以说是核心课程史上的里程碑。......
2023-10-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