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苏州市镇发展的阶段特点

苏州市镇发展的阶段特点

【摘要】:以后直到明末,苏州府属市镇迅速增加的势头已过,只有零星的增加而已。在第二阶段,苏州市镇的发展体现为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两方面。与此同时,市镇内部结构则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这较之江南其他地区市镇的发展尤为明显。显然,这几个苏州邻近地区的市镇的发展,情形各异,几无规律可循。因此,明清苏州市镇较之其他府县市镇,显示出发展阶段分明、增长稳定的特点。

明清时期苏州市镇的发展,就其数量而言,呈现出较为清晰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明正德、嘉靖年间,约为64个;第二阶段即清乾隆年间,约为132个;第三阶段即光绪年间,约260个。自明正、嘉年间市镇大量兴起后,大约经过350年,市镇数量翻了两番,前一番经过了200年,而后一番则用了150年时间。

在第一阶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批市镇在村落的基础上迅速形成,如吴江的庙村、盛泽、双杨、严墓、檀邱等,明初都是只有几十家居民的小小村落,到嘉靖时却发展到百家及至数百家,形成初具规模的市。吴江县的市镇大多在此时即已产生。又如常熟的唐市、归市、徐家新市,嘉定的外冈等,大抵都在明中期开始兴起,到正、嘉时成市。以后直到明末,苏州府属市镇迅速增加的势头已过,只有零星的增加而已。

在第二阶段,苏州市镇的发展体现为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两方面。前者如长洲县的蠡口镇、金墅镇、望亭镇,元和县的唯亭镇、徐庄镇、韩镇、章练塘镇,昆山县的千墩镇、吴家桥镇、杨及泾镇,常熟县的大河市、田庄市、范家市、鹿苑镇,昭文县的苏家尖市、陈家市、白茅新市,吴江县的黄溪市等。其中尤以常、昭增加为多,由明末的9市5镇增加到乾隆时的34市8镇,增加了整整2倍。后者如前述吴江县的几个市到乾隆时皆扩大为镇,他如昭文的支塘市,到乾隆后期“居民三千余家,周方五里”[2],一跃成为该县最大的镇。无论数量的增加还是规模的扩大,都说明其时苏州市镇经济正处于兴盛时期。(www.chuimin.cn)

在第三阶段,苏州市镇的发展主要体现为数量的增加和内部结构的变化,而规模大多不再扩大。吴县由8个增为25个,长洲由8个增为16个,元和由9个增为13个,昆山、新阳两县由17个增为34个,常熟、昭文两县由38个增为80个。鸦片战争以后,江南农村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商品经济更为发展,对外交流日趋频繁,毗邻最大通商口岸上海的苏州地区,市镇就以点的增加的形式再次成倍兴起。只有受洋风影响相对较小,地理上又受河道限制的吴江、震泽地区,市镇几乎未曾增加。而除了少数几个市镇,就整体而言,苏州市镇的规模也远不如战前。与此同时,市镇内部结构则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近代企业、学校、服务行业的产生,社会福利设施的兴建,电力机械的运用,交通手段的改变,都使市镇成了传统结构最早发生变化的场所。

上述三个发展阶段,大致反映了明清时期苏州经济的发展历程。明清时期的苏州,农业、副业、手工业商业各业经济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而且门类比较齐全,各业之间互相补充,互相推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有了这个基础,各种市镇在各个阶段就都能获得发展。这较之江南其他地区市镇的发展尤为明显。西南与之相邻的湖州府,自万历年间市镇大批兴起后,历乾、嘉而同、光,一直维持在23个左右,未曾增加,而只有规模的不断扩大,几乎看不出发展的阶段。南邻嘉兴府,在万历年间达到28个市镇后,到乾隆年间增到40个,约增50%,以后直到光绪年间一直维持原状,其发展也无阶段可言。北邻常州府,市镇数由嘉靖年间的39个增到光绪年间的438个,增了整整10倍,而自嘉靖到雍正约200年间增长不到1倍,自道光到光绪短短50余年中却增丁3倍多。稍远的镇江府,嘉靖年间有15个市镇,到光绪年间为32个,350余年仅增了1倍,而自光绪到宣统短短几年就增了1倍。江宁府的市镇,嘉靖年间为32个,经300年后的道光年间反而缩小到23个,而到光、宣年间又增加了3倍。显然,这几个苏州邻近地区的市镇的发展,情形各异,几无规律可循。任何一个地区的市镇,都没有像苏州那样清晰的线索。因此,明清苏州市镇较之其他府县市镇,显示出发展阶段分明、增长稳定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