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专业发展好比登山的话,那么不同的台阶,可能意味着不同的书。攻克任何领域,必定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这类图书的阅读对象往往是专业型教师。(续表)此外,心理学知识、职业知识、人文素养知识、科学素养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的本体性知识等等,均会有一个由浅入深的阶梯。先要明确的是,这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是以对日常教育教学的反思为核心,以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发展共同体为路径展开。......
2023-10-15
作者:[美]费尔兹
类别:教育管理
适读人群:所有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以及幼儿园、小学低段教师
难度系数:B级/ABCDE
推荐指数:★★★★★
评介:(www.chuimin.cn)
儿童需要纪律,这是无需论证的事实,但是纪律教育的目的何在?如何进行纪律教育,则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回答。行为主义者将纪律教育与教育教学相分离,主张通过威胁、惩罚等压制儿童内心的冲动,对儿童的身体进行训诫,让儿童变得安静、顺从,这是我们目前纪律教育的主流。这种纪律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不是听话的乖孩子,就是暴躁的叛逆者,长大成人后不是“奴隶”就是“暴君”,不是民主社会所需要的公民。针对这种教育方式,另外的声音则呼吁将纪律教育与教育教学相融合,认为符合儿童天性的教育教学就是最好的纪律教育,这往往导致了不受约束的自由放纵。
和成人相比,儿童常常更得不到尊重,他们被成人用成人绝不能忍受的方式加以责备、忽视、欺负和贿赂。本书作者主张采纳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规训的目的应指向培养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尊,并能进行自我规训的道德自律的人。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而自主,是指不受奖励和惩罚的影响,通过考虑相关因素,自己做出是非判断的能力。当一个人考虑了相关因素时,他就不会任意说谎、偷窃、违背诺言、干扰他人或不负责任。规则和价值观必须从儿童内部建构或产生,才能成为儿童自己的规训和价值观。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部分,首先将规训视为一种在提高自尊的同时教以自主和自律的方法,并考察了儿童的生理、情感、智力与社会性发展的阶段,了解儿童发展知识是讨论规训的基础。第二部分从最积极到最消极的递减顺序介绍了各种规训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营造一个最支持儿童发展的情感环境和物理环境来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设计可以预防纪律问题产生的课程;通过榜样指导适当行为;通过有效交流来进行有效规训;帮助儿童理解和接受限制;从外部控制行为、惩罚等等。第三部分从行为入手来追溯问题产生的原因,比如儿童的不成熟状态、需要未满足、身心缺陷以及特殊的情感需要等等,最后分析了纪律问题,对规训方法与原因做了精当的叙述。本书作者一再强调,建构主义视野中的指导与规训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因为儿童纪律问题的背后,往往有错综复杂的原因,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个体差异、文化差异、家庭生活、班级生活等都可以引发行为问题,有时一个问题还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针对一个问题,规训方法也可能多种多样,选择哪种办法,只能依情形而定。
很显然,相对于目前普遍存在的简单粗暴的训诫,建构主义方法强调理解儿童,强调儿童理解规则,强调儿童从内部建构规则,强调从更长远的发展来看当下的纪律问题。而在使用建构主义方法时,也无机械生硬的“兵法”可循,仍然需要在理解儿童发展规律以及建构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经验。
因此,本书解决纪律问题的方法,基于深厚的心理学基础,含有非常重要的思想,值得反复研读。而本书在写作风格上,则充分运用大量对比性案例,采取了对话式的写作风格,深入书中,会感觉到轻松而投入,是一本深入浅出的讨论纪律问题的杰作。
本书讨论的儿童大致在3—8岁之间,对幼儿园教师以及小学低段教师特别有益。
有关教师阅读地图的文章
如果说专业发展好比登山的话,那么不同的台阶,可能意味着不同的书。攻克任何领域,必定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这类图书的阅读对象往往是专业型教师。(续表)此外,心理学知识、职业知识、人文素养知识、科学素养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的本体性知识等等,均会有一个由浅入深的阶梯。先要明确的是,这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是以对日常教育教学的反思为核心,以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发展共同体为路径展开。......
2023-10-15
我们无意于提供一份完整的供儿童娱乐的电影目录,这些通过网络搜索可以迅速找到。其实真正影响儿童成长的,主要不是他经历的事实本身,而是他对事实的看法。没有这一基础,儿童可能终生也无法学会信任。因此,儿童将经历信任圣诞老人这一阶段,并逐渐使这种信任内化,使圣诞老人变成自身的一部分,从而学会信任他人,信任自己。教师能否与儿童正确讨论这部电影,讨论信任这个主题,也取决于教师对圣诞老人是否存在的看法与理解。......
2023-10-15
如何阅读一本书这当然并无定规,这里以《儿童的人格教育》为例,供大家参考。《儿童的人格教育》是适宜一线教师阅读的根本书籍,即它可以成为理解儿童以及矫正问题儿童的教育心理学基础。《儿童的人格教育》批注片段(一)除了人格的统一性,人性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心理事实就是人们对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本章将要讨论追求优越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2023-10-15
儿童课程是一张阅读地图;教师专业发展也是一张阅读地图。我们的研究发现,“故事”是学前最有价值的生命营养。苟在学前多听故事,后面便会有阅读能力与阅读欲望。最初的阅读,往往与故事相伴。假如生之有幸,小学便可以进入以故事为主体的整本书阅读,以诗歌为主体的晨诵课程,以及整合了科学、历史、乡土等元素,并引发多元自由阅读的各种综合小课程。......
2023-10-15
只有把教学看成是师生围绕知识这一伟大事物而进行的一场旅程,只有勇敢地开放自己的教室与心灵,与同事学习于共同体中,我们才能够真正获得解放,走出绝望,并真正地通过教学、学生、同事认识自己,使生命重新获得意义并焕发光彩。这种科学主义将人工具化甚至物化,不但造成了人与世界、他人的分离,而且造成了教师心灵的割裂,这是教育问题的深层根源。......
2023-10-15
儿童在不同阶段对于秘密有不同的态度,这本身就是儿童自我形成的过程。另一种情况,则是对儿童的高度控制,对儿童秘密的粗暴干涉侵犯,甚至以此要挟迫使儿童就范,伤及儿童的自尊以及自我形成。秘密不是小问题,本书通过秘密这个渠道,实际上是探索了儿童自我的形成,对儿童进行重新认识。......
2023-10-15
专业阅读是否高效,也取决于不断的自我谋划,即需要一张在不断修改中逐渐清晰起来的独特的“阅读地图”,这张地图决定了我们的专业素养以及处理专业问题的思维方式,或者说形成了基于自身经验的“教育学”,也形成了完整的“专业自我”。缺乏谋划的阅读最终容易被市场以及各种未经反思的经验所左右,难以形成自觉的反思意识,更无法形成清晰的“专业自我”,个人应对职业的经验便非常有限,并且破碎和充满错误。......
2023-10-15
在现代社会,更为广泛的一种阅读方式是感性阅读,比较少见的是知性阅读。这实际上是一种思维的懒惰,因为拒绝思考而迷信“方便之门”,导致了对大量粗制滥造的流行书籍的信任和依赖。通过深入研读根本书籍构筑合宜的知识结构,提升理解力,才是真正的“方便之门”,而一旦能够精透地理解数本根本书籍,便足以为一生的教育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3-10-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