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师阅读地图:小学课堂管理第三版

教师阅读地图:小学课堂管理第三版

【摘要】:《小学课堂管理》则是一本比较切实和通俗的论述课堂管理的书籍。调查发现,有效的管理者和无效的管理者的反应十分类似。课堂有序是因为教师能够管理小组活动,而不是因为他们在处理不当行为方面有特殊的办法。很显然,这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课堂管理观。本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探讨课堂的本质特点,以及小学课堂管理中的核心问题。

作者:[美]卡罗尔·西蒙·温斯坦

安德鲁·J.米格纳诺

类别:教育管理

适读人群:所有的小学教师

出版信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难度系数:A级/ABCDE

推荐指数:★★★★★

评介:

课堂管理是影响学生学业因素的第一要素,在“兵法”之类图书充斥的今天,太多的人相信存在割裂的可以单独操练的所谓技巧,结果或陷入基于行为主义的训诫,或导致技术主义幻觉而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小学课堂管理》则是一本比较切实和通俗的论述课堂管理的书籍。它包含技术,涉及课堂管理的诸多细节,但它又不过于强调技术,更强调技术背后教师对课堂真正的理解。

统领这本书的是以下重要假设:

第一个假设是,成功的课堂管理能培养自律性和个人责任感。教师最担心的就是管理失控,因此使用奖惩制度来使学生顺从就显得很有诱惑力。很多教师倾向于创建自上而下的高压管理体系并进行监控,这种管理方法在培养孩子顺从的品质时是有效的,但不利于培养儿童真正的道德自律并形成责任感。成功的课堂管理应该建立这样一种环境,使学生出于个人责任感或者说内心的道德律令来规范自身行为,而不是出自外在的奖惩。

第二个假设是,如果教师运用预防性管理策略,大多数课堂混乱的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调查发现,有效的管理者和无效的管理者的反应十分类似。那么,在课堂秩序方面,什么才是重要因素?课堂有序是因为教师能够管理小组活动,而不是因为他们在处理不当行为方面有特殊的办法。我们要将训诫与课堂管理区分开来,前者是对不适当行为的反应,后者是创建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的环境,从而支持教学的方法。(www.chuimin.cn)

第三个假设是,教师对管理的理解方式对其行为有很大影响。无效的管理者把自己的角色看成是“领土保卫者”,对威胁课堂秩序的事情始终保持警惕,一旦发生不当行为,都能细心地捕捉,并利用训斥告诫、摆出教师面孔来控制不当行为。有效的管理者则把自己看成是“在复杂、危险的路线上巡行的司机”。

第四个假设是,对课堂秩序的需求不应超过对有意义的教学的需要。过度地追求安静和统一会妨碍教学,一堂井然有序但什么也不教的课与混乱到不能开展任何学习活动的课一样无用。许多教师满足于对学生的身体进行控制,结果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身体紧张,头脑放松,而好的课堂应该是身体放松,头脑紧张。

第五个假设是,不同课堂条件下课堂管理的任务各不相同。也就是说,课堂并不是一个“均质的整体”,想想看,学生在阅读、讨论等不同时段,对纪律的需求肯定不同。

第六个假设是,成为一名有效的课堂管理者需要知识、思考、努力和时间。

很显然,这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课堂管理观。

本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探讨课堂的本质特点,以及小学课堂管理中的核心问题。第二部分是主体,探讨如何创建有助于学生自律,提高学习效率的课堂环境,包括教室环境的设计、行为规范的制订、教室气氛的营造、如何合理使用时间以及家校合作等问题。第三部分则讨论与授课直接相关的管理任务,包括激励学生、管理小组活动以及组织讨论等。第四部分探讨应对不当行为,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以及预防和处理校园暴力等问题。

这本书在写作上的卓越之处在于,它并不是生硬地介绍理论或者技术,而是通过四位真实的教师来讲述课堂管理问题,介绍他们如何应对课堂上的危局,并将自己的班级带向卓越。这四位教师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区,负责不同的年级(一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这样就有了广泛的代表性,可供不同年级的教师去借鉴。更有意思的是,四位教师不同的个性风格,也在课堂管理中体现出来了。在相似的问题上,他们甚至有着相反的处理方式,这种张力有助于克制读者机械模仿的冲动,理解教育技巧与学生情况以及教师风格之间的关系,从而默会于心,寻求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

也就是说,最重要的永远不是现学现用,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去理解课堂管理的复杂性,这需要在阅读时有更多的耐心,在迁移到自己的课堂管理时有更多的思考。对于中国读者而言,要同时注意到中美在文化上的差异,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延伸阅读:

中学老师可以参阅《中学课堂管理》,体例大致类似于《小学课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