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本体性知识数学史阶梯一《世界数学通史》:梁宗巨等著,辽宁教育出版社。数学与数学教育阶梯一《数学教学基础》:郜舒竹著,教育科学出版社。数学课程与教学课程理论阶梯一《小学数学教学论》:周玉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阶梯四《数学教学论》:陆书环等著,科学出版社。数学文化及数学哲学阶梯一《数学的本性》:[美]莫里兹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3-10-15
作者:[苏]阿莫纳什维利
类别:教育学
适读人群:所有小学教师特别是数学教师
难度系数:A级/ABCDE
推荐指数:★★★★★
评介:
这本书是《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的第一部,作者是著名的格鲁吉亚教育家,他从1964年开始组建教学论实验室,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没有分数的教学体系的实验,这本书是小学阶段实验的成果结晶,是一本针对一年级(6岁)儿童的活的教学法参考书。书中截取了一年级教育教学生活中的六天构成六章,以一种近乎自然主义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六天中的全部教育生活(分别包括开学前一天,开学第1天,第20天,第84天,第122天和第170天即最后一天)。这六天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教育生活,不但展示了作者形形色色的与众不同的教儿童掌握读、写、算的初步知识的方法,可以直接给我们以巨大的启发,更重要的是,里面流动着一门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教育学,远胜过一万种教条。这股活的教育之泉,既有无限阐释的空间,也可以直接地流入任何认真对待它的教师的心灵里,滋润和丰富他们的个人知识。
这六天的学校生活,简直就像六首优美的交响乐。在最简单的课堂上,充满了最激动人心的挑战,演绎着最神奇美丽的教育教学。阿莫纳什维利给一年级儿童的第一节数学课是怎么上的?一般的数学老师,会从最简单的加减法开始,比如,从5只苹果里拿去3只,还剩下几只?在阿莫纳什维利看来,加减乘除并不是数学的本质所在,因此,他走向黑板,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写着牛顿公式、导数函数公式,画着带有函数图像的笛卡尔坐标系。
萨沙:“这是什么?多么奇怪的字母!”
孩子们都睁大了眼睛盯着黑板。为了能看得清楚些,很多孩子都从座位上站立了起来。
“这才是真正的数学,关于数的相关和空间形式的科学!”(www.chuimin.cn)
“多美啊!”列拉感叹地说,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
“因为数学本身是美的。科学家们说——数学是科学的女王!”
“你们喜欢数学吗?”
“喜欢!”响起了齐声的欣喜声。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你会发现,即使简单的数量比较,也有着真正的思维挑战在其中,在小学一年级,阿莫纳什维利就将数学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回顾一下许多教师的教学生活,他们小心翼翼地恪守着所谓的可接受性原则,理直气壮地将学生的视野与思想限制在教师自以为是的范围之内,以为学生只能笨拙地爬行,如果说能够自由飞翔,那是天方夜谭。只有在阿莫纳什维利这样的优秀教师身上,孩子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任何学科都是一个无限辽远而开阔的世界,有着无穷的奥秘与神奇。而课堂,则是教师引领着学生不断地冲击挑战自己的认知极限的地方。
在阿莫纳什维利看来,教学越方便教师,就越不方便学生:“亲爱的同事们,我们为什么要夺去儿童手中的锡制士兵玩偶呢?是为了让他们更集中地专心听讲吗?无疑,这种愿望是值得称赞的。但是,我们的这种成功之举,能抹掉儿童脑中因被夺去心爱的玩偶而感到的伤心和对这个玩偶命运的担心吗?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儿童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通通丢在校门之外,怀着纯而又纯的学习愿望来到学校。”师生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强迫命令的、权力主义的,即教师包办一切,不尊重儿童的人格,以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儿童,用高压手段、体力的优势、处分和分数的恐惧来强迫儿童服从自己的意志。另一种是人道主义、合作的,即师生平等相处,教师信任儿童、尊重儿童,师生合作,共同探索和共同发现,使儿童得到认识的快乐。阿莫纳什维利选择后者作为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对比一下,当我们打着“爱”或者“为了学生的将来”的旗号,为方便自己的教学而粗暴地对待儿童的时候,难道骨子里不是一种利己主义?尊重儿童,理解儿童的感受,应该成为教育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要防止师生冲突,不能依靠外在的权威,而应该带着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任务、意图和对儿童的关怀进入儿童的生活中去,使师生的生活、愿望、目的、任务和努力在某种程度上一致起来。正如阿莫纳什维利所说:“如果想要在人道原则的基础上完善我的教育方法,我就得牢记,我自己也曾做过学生,并且要努力做到:不使从前曾经折磨过我的那种感受同样去折磨我今天的学生。”
阿莫纳什维利对分数教育提出质疑,认为给6岁的儿童打分,是“跛腿的教育学的一根拐杖”,是“体现教师绝对权力的一根权杖”,是“教育的怪胎”。他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如果一个孩子病了去看病,医生在经过了种种检查之后,就写下了他对这个儿童状况的诊断结论“2分”,然后就一走了之,那么,孩子的妈妈拿着这个“2分”究竟该怎么办呢?因此他对儿童的评价采用的是秘密纸袋的方法,相当于现在的档案袋评价法。
作为合作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阿莫纳什维利实践了合作教学的基本原则,即相信儿童,以发展儿童为目标,使学习成为儿童的需要,从儿童所处的立场出发组织教育工作和他们的学校生活,始终相信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和发展前途,合乎道德规范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他们的尊严。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则洋溢着教师对儿童真正的热爱。
这本书生动易懂,但又常读常新,极普通的日常生活里,寄寓了极深刻的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并且很容易与我们的日常教育生活形成对照,任何真正热爱儿童的教师,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敬畏感甚至羞愧感:原来教师还可以这样教书!唯其如此,才能够明白,教育改革的实质和真正困难在于改造教师本身,改造教师的观点、见解和观念,如果不能够选择一条最困难的通向儿童心灵的道路,我们便永远不可能真正地领悟到教育的真谛。
延伸阅读:
《学校无分数三部曲》的第二部《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主要描述二、三年级的学校生活;第三部《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则反映了毕业班的学生生活(当时小学四年),均值得阅读。
有关教师阅读地图的文章
数学本体性知识数学史阶梯一《世界数学通史》:梁宗巨等著,辽宁教育出版社。数学与数学教育阶梯一《数学教学基础》:郜舒竹著,教育科学出版社。数学课程与教学课程理论阶梯一《小学数学教学论》:周玉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阶梯四《数学教学论》:陆书环等著,科学出版社。数学文化及数学哲学阶梯一《数学的本性》:[美]莫里兹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3-10-15
儿童课程是一张阅读地图;教师专业发展也是一张阅读地图。我们的研究发现,“故事”是学前最有价值的生命营养。苟在学前多听故事,后面便会有阅读能力与阅读欲望。最初的阅读,往往与故事相伴。假如生之有幸,小学便可以进入以故事为主体的整本书阅读,以诗歌为主体的晨诵课程,以及整合了科学、历史、乡土等元素,并引发多元自由阅读的各种综合小课程。......
2023-10-15
只有把教学看成是师生围绕知识这一伟大事物而进行的一场旅程,只有勇敢地开放自己的教室与心灵,与同事学习于共同体中,我们才能够真正获得解放,走出绝望,并真正地通过教学、学生、同事认识自己,使生命重新获得意义并焕发光彩。这种科学主义将人工具化甚至物化,不但造成了人与世界、他人的分离,而且造成了教师心灵的割裂,这是教育问题的深层根源。......
2023-10-15
如果说专业发展好比登山的话,那么不同的台阶,可能意味着不同的书。攻克任何领域,必定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这类图书的阅读对象往往是专业型教师。(续表)此外,心理学知识、职业知识、人文素养知识、科学素养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的本体性知识等等,均会有一个由浅入深的阶梯。先要明确的是,这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是以对日常教育教学的反思为核心,以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发展共同体为路径展开。......
2023-10-15
专业阅读是否高效,也取决于不断的自我谋划,即需要一张在不断修改中逐渐清晰起来的独特的“阅读地图”,这张地图决定了我们的专业素养以及处理专业问题的思维方式,或者说形成了基于自身经验的“教育学”,也形成了完整的“专业自我”。缺乏谋划的阅读最终容易被市场以及各种未经反思的经验所左右,难以形成自觉的反思意识,更无法形成清晰的“专业自我”,个人应对职业的经验便非常有限,并且破碎和充满错误。......
2023-10-15
在现代社会,更为广泛的一种阅读方式是感性阅读,比较少见的是知性阅读。这实际上是一种思维的懒惰,因为拒绝思考而迷信“方便之门”,导致了对大量粗制滥造的流行书籍的信任和依赖。通过深入研读根本书籍构筑合宜的知识结构,提升理解力,才是真正的“方便之门”,而一旦能够精透地理解数本根本书籍,便足以为一生的教育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3-10-15
在佐藤学看来,这种从教室及一线教师那萌生的变革,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
2023-10-15
为进一步推动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研究,项目组成立了基于网络的新教育教师读书会,其中共读活动每周一次,命名为“相约星期五”。首先,提前一周发出讨论通知: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之“相约星期五”讨论通知各位实验者以及关注专业发展的朋友:本周五群讨论的内容为“《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兵器库》之‘《教育人类学》谈信任’”,请大家从论坛下载这一章节进行阅读,并做好批注。......
2023-10-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