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针对当今中国教育无视个体的现实而提出“面向个体的教育”,便显示出了它的改革新意。他将“面向个体”的教育观实实在在地化作了北京十一学校常态的教育生活:根据每一个孩子的特点与需求设计课程,让每一个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主要是理念阐述,但这些阐述并不枯燥乏味。......
2023-10-21
教育学
阶梯一
《特别的女生萨哈拉——一个孩子的特别成功经历》:[美]爱斯米·科德尔著;包含丰富场景的处理问题学生的优秀小说。
《小王子》:[法]圣埃克苏佩里著;一本能够帮助教师通过“驯养”深刻理解何谓以及如何建立关系的寓言式作品。
《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加]马克斯·范梅南、[荷]巴斯·莱维林著;教育现象学著作,通过对儿童秘密问题的现象学研究,促进对儿童的进一步理解。
《孩子们,你们好》:[苏]阿莫纳什维利著;尤其适合小学低段的教育教学叙事作品,全息性的活的教育学。
《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著;以唤醒儿童尊严和培养儿童思维为核心的全息性“教育圣经”。
《学校是一段旅程》:[美]特林·芬瑟著;可领略华德福教育的精髓以及儿童成长的若干奥秘的华德福教师手记。
《童年的消逝》:[美]尼尔·波兹曼著;运用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和麦克卢汉的学说,深刻揭示了被掩盖在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下的“童年”消逝的命运。
阶梯二
《教育人类学》:[波]博尔诺夫著;深刻地阐述了教育的非线性特征以及“危机”、“遭遇”的教育意义。
《静悄悄的革命》:[日]佐藤学著;批评广泛存在于小学中的主体性神话,倡导润泽的合作的教育。
《被压迫者教育学》:[巴西]保罗·弗莱雷著;从意识形态角度对灌输、师生关系、对话等有精彩阐述。
《什么是教育》:[德]雅斯贝尔斯著;原典型书籍,对教育中最根本的一些问题有精辟的论述。
《教育的目的》:[英]怀特海著;分析教育中存在的“浪漫—精确—综合”的节奏以及指出“自由—纪律”的辩证关系是本书的精髓。
《论对话》:[英]戴维·伯姆著;探讨人类如何交流和沟通的问题,揭示对话本质的杰作。
《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姜国均、杜成奥著;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教育系主编。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美]泰勒著。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美]内尔·诺丁斯著。
《生活体验研究》:[加]马克斯·范梅南著。
阶梯三
《民主主义与教育》:[美]杜威著;集中体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作品,也是新教育实验的主要理论基石。
《教育的哲学基础》:[美]H.A.奥兹门著;以关键概念为纲编写的教育哲学的入门书籍。
《后现代课程观》:[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描绘了取代传统的单向独白式权威教育的后现代多元而开放的课程设计蓝图。
《理解课程》:[美]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帕特里克·斯莱特里、彼得·M.陶伯曼等著。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法]埃德加·莫兰著;运用复杂性理论来探讨教育基本问题的原理型著作。
《大学》、《论语》、《学记》。
《课程与教师》:[日]佐藤学著;以“课程”和“教师”为主题对日本学校教育的发展问题进行反思。
《教学原理》:[日]佐藤正夫著。
心理学
阶梯一
《儿童的人格教育》:[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特别强调自卑对于儿童的影响以及积极意义。
《爱的艺术》:[美]艾里希·弗洛姆著;借助对爱的诠释教导我们如何创造性地生活。(www.chuimin.cn)
《三种心理学》:对弗洛伊德、斯金纳及罗杰斯的理论进行了精当的介绍。
《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史》:高觉敷、叶浩生主编。
阶梯二
《自卑与超越》:[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对于自卑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阐述。
《逃避自由》:[美]艾里希·弗洛姆著;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
《动机与人格》:[美]马斯洛著;蕴含包括需要层次论在内的基本理论,关于自我实现部分尤其精彩。
阶梯三
《精彩观念的诞生——达克沃斯教学论文集》:[美]达克沃斯著。
《道德教育的哲学》:[美]柯尔伯格著。
《儿童心理学》:[瑞]皮亚杰著。
其他心理学家作品(弗洛伊德、荣格、斯金纳等)。
教育管理
阶梯一
《今天怎样“管”学生》:李茂编译;一个实用的教育管理工具箱。
《小学课堂管理》(第三版):[美]温斯坦、米格纳诺著;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超越技术的积极的课堂管理思维。
《优秀是教出来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美]罗恩·克拉克著;管理问题学生的若干技巧。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王晓春著;提供了专业班主任工作的一系列原则与技术,尤其强调思维方式的转变。
《创建优质学校的6个原则》:[美]艾伦·布兰克斯坦著。
阶梯二
《有效的学习型学校——提高学生成就的最佳实践》:[美]杜福尔、埃克著;介绍将学校打造成学习共同体的核心元素。
《儿童纪律教育——建构性指导与规训》(第四版):[美]费尔兹著;全面实用地介绍3—8岁基于自主建构的儿童纪律教育的方法。
职业认同
阶梯一
《新教育之梦》:朱永新著;关于新教育实验的愿景。
《新教育》:朱永新著;新教育实验的行动指南。
《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李镇西著;一个永葆童心的教师和一群孩子的爱的故事。
《我的教育理想》:朱永新著;新教育实验的奠基之作,全面丰富地展示新教育实验的愿景目标。
《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美]雷夫·艾斯奎著。
《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著。
阶梯二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美]帕克·帕尔默著;通过认识自我,认识教师心灵来重新认识和体验教育教学。
有关教师阅读地图的文章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针对当今中国教育无视个体的现实而提出“面向个体的教育”,便显示出了它的改革新意。他将“面向个体”的教育观实实在在地化作了北京十一学校常态的教育生活:根据每一个孩子的特点与需求设计课程,让每一个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主要是理念阐述,但这些阐述并不枯燥乏味。......
2023-10-21
凤凰书院作为学校全人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补充和完善,是学校思政课堂的延伸和拓展。学校将凤凰书院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教育卓越1.0版和2.0版的内涵建设重点内容。制定《凤凰书院导师选拔与管理办法》,完善兼职导师库并加强其管理及教学能力的培训,吸纳专业教师、辅导员教师、管理干部等人员积极投入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教学工作。......
2023-08-26
作为教师,利用教育的这种特性和功能,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策划和改进自己的教学与管理,对实现教育目标大有裨益。在我看来,一个有着自主发展能力的班主任,不仅应能在认识上灵敏地把握教育的这一特性,而且应能够依照它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辐射和聚焦教育力量,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我会一直行动下去。......
2023-07-30
在教育学意义上,反思含有对行动方案进行深思熟虑、选择和做出抉择的意味。教育反思是教师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反思也是优秀教师的重要特质。从时间维度划分,教育反思可以分为行动前的反思、行动中的反思和行动后的反思。行动前的反思通常体现为教师的教学计划。这种智慧性的行动往往是基于直觉和经验的,是一种在情境中的、瞬间的而非从情境中撤离出来的对当前行为和后果的反思。......
2023-07-30
通过指导学生参赛,教师可以及时开展自我教学评价和诊断,积极顺应大赛对教师知识能力结构提出的新要求,促进自我不断成长。(三)四赛四促,收获丰硕学校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积极性和创新性,调动教师教学激情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近年来,学校积极鼓励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屡创佳绩。......
2023-08-26
究其原因,或许“叙事者”的形成过程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而“叙事者”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民间团队,成员之间既没有隶属关系,也无上下级区别,他们融入这个团队皆是“因自己的心”,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自发成长。当战胜自我成为一种诱惑,叙事者就具有了行走的精神动力。叙事者行走至今天,很多事情让我感悟颇深。就这样,同伴的温暖让耿欣坚持了下来,并最终成为叙事者管理团队的成员之一。......
2023-10-25
“桃源”作为隐居的理想,当然取典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溪是其故居之代名,渔山又自称“桃溪居士”。在渔山这里,故园之思还不仅仅是一种乡愁,而是同时被寄托了一种生命的理想。都是把“家”当成了理想的避世之所。渔山晋铎的仪式由罗文藻主持,罗氏理应对渔山有深入了解,故渔山幼年领......
2023-11-28
好散文对我的教育如果问我此生有什么嗜好,那我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后来,当我成了一名大学中文系学生的时候,我又读到了出自另一位大智大仁的中国文豪之手的散文作品,那就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先生的散文和杂文。另外,许多优秀的西方传记体散文,如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等伟人传记,莫洛亚的《屠格涅夫传》等诸作家传记,也都给予了我教育和启迪。......
2024-0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