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师阅读地图:结构性和阶梯性特征

教师阅读地图:结构性和阶梯性特征

【摘要】:新教育专业阅读地图因此具有两大特征:结构性和阶梯性。所谓结构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专业阅读地图基于合宜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是构筑合宜的大脑的基础。这张专业阅读地图收录的书目非常有限,在对大量的图书进行筛选之后,我们只留下了极少的一部分,并且在最终定稿时又删除了一些。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专业阅读地图,首先是一种概念,一个有机的结构。

这世界上已经有太多的教师书目了,官方的、学院的、民间的,新教育提供书目的意义何在?

有一种观点,认为推荐书目是很容易的,只要请各个领域内最顶尖的专家推荐各自领域最好的图书,然后组合起来,就是一个最佳书目。这无疑是一项恢宏的工程,而且有组织真的这样做了,结果发现书目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很快被束之高阁烟消云散了。

长久以来,我们有一种深刻的误解,以为书目是好书的简单集合,顶多是尽量适合阅读者水平而已。这是一种典型的客观主义谬误,即认为从理论上讲存在着一个完美的客观的书目,只要依着这个书目阅读,知识营养便会最大效率地注入人的大脑。

多年以前,新教育也曾经走过类似的弯路,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真切地意识到,这个世界是永远不存在一个客观公正的书目的。书目是一个生命体,有性格、气质、兴趣偏向。书目也不是好书的简单集合,书籍与书籍之间,也并非彼此毫不关联,恰恰相反,它们就像人体的细胞一样,带有相同的基因,拥有共同的生命密码。它们之间彼此联系,彼此丰富补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谱系——不是死的,而是带有哲学及心理学背景的知识谱系。因此,最重要的并不是一本一本单列的书——这永远都可以不断地补充,重要的是书目背后的思想、逻辑、生命以及教育学乃至于哲学。这些东西决定了选这本书而不是那本书,决定了像选择人一样,在选择书籍的时候也要选择尺码相同的书籍。

新教育专业阅读地图因此具有两大特征:结构性和阶梯性。

所谓结构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专业阅读地图基于合宜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是构筑合宜的大脑的基础。这就仿佛一个理想的人的标准,真实的人可能偏胖或者偏瘦,偏高或者偏矮,并且很可能因此而形成个人风格,但不排除标准身高、标准体重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因为这个坐标可以随时提醒大家:该减肥了,或者要补钙以增加身高。

结构性更重要的一层含义是,它是一种有机结构而非机械结构,这个结构中有不同的器官,但是有相同的DNA,流着相同的血液。也就是说,这种书目的选择排列,是基于新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可以想见,倘若理念不同,所选图书便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对新教育实验专业发展推荐书籍的教育学背景进行一个简单描述的话,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它是力求在一个学科研究越来越专门化、科学主义盛行的时代里,恢复生活,尤其是教育生活本身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在新教育实验看来,教师专业发展不是提供冷冰冰的兵器,而是强调职业生活乃至于教师整个生活的一体性。新教育实验不排斥纯粹技术性图书,但是更强调背景化的技术,让技术在整体的背景下发挥作用。一切技术都指向人而不是物,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专业阅读在更高层面上,乃是构筑合宜的大脑,丰富教师的生命乃至于存在,经由专业训练而使生命更为深邃、丰富、灵动和进退自如。

那么,新教育在选择书籍时,究竟依照什么样的标准?

有三条基本的标准,即针对性、经典性、可读性。(www.chuimin.cn)

针对性,即强调解决问题,对症下药。专业发展必须重视实战效果,因此针对可能遇到的不同问题,推荐目前所能找到的最合适的书籍,是专业阅读地图的基本功能。这些问题,既包括形而上的理念问题,也包括具体细微的实践问题。

经典性,即强调推荐书籍的精辟透彻,常读常新。新教育强调的经典性与通常所谓的经典性大不相同,我们不重视在相关专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不强调作者的名气,强调的是能够高瞻远瞩地讲清楚某一个领域哪怕是某一个概念。例如,关于对话,《论对话》、《我与你》、《被压迫者教育学》等几本书代表了目前中小学教师可阅读层面最为经典的作品,有了这个高度,便可看出国内许多谈师生对话的教育著作的明显不足。

可读性,是强调推荐书籍不能距离一线教师的阅读力太过遥远,例如同样是讨论对话的书籍,哈贝马斯的对话理论或许更为深邃,但因其艰深而不易为一线教师阅读,就不在推荐之列。因此大家小书往往是首选。

这张专业阅读地图收录的书目非常有限,在对大量的图书进行筛选之后,我们只留下了极少的一部分,并且在最终定稿时又删除了一些。

我理解许多读者的心情,许多人希望看到一个庞大的书目,最好由数百本乃至上千本书籍构成,这让大家感觉到“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此后便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书海中游弋。但是做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经验以及我个人的阅读经历告诉我,这只是一种关于阅读的幻觉。事实上,推荐的书籍越多,阅读的可能性越小,而好书被湮没的可能性则越大。读者不是被动地阅读,他需要一些根本书籍的指引,然后循着去阅读真正适合自己的图书。在这里,个人所关注的问题和个人的兴趣偏向对书籍的选择有决定性的意义。

因此,我们往往只是推荐最关键最值得阅读的书籍,而其他相关的书籍,我们宁可在关键书籍的介绍背后附注,而不愿意尽数列入书目以冲淡根本书籍的重要性。

使用地图的核心,是针对自己的问题,通过选择一本一本此时此刻最适合自己的图书,逐渐构筑自己的知识结构。而在构筑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读者会逐渐发现新教育推荐的书目,同一领域的不同书籍,甚至不同领域之间,往往有着共同的教育学背景,或者说对教育教学共同的理解,这才是本书目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一方面构筑合宜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是逐渐理解书目背后新教育实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背景。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专业阅读地图,首先是一种概念,一个有机的结构。因为并不是所有领域都能够找到恰当的图书,所以地图中留了一些空白有待填充。一方面,目前对一线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根本书籍我们都已经基本收录了,另一方面,还有很多技术性的书籍有待发现,或者有待被书写出来。因此,我们将通过不断再版,让这个书目拥有更多的“毛细血管”,从而更生动,更有生命力,更能解决老师的问题,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