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师阅读地图:父性爱与母性爱的根本概念研读

教师阅读地图:父性爱与母性爱的根本概念研读

【摘要】:例如对新教育实验而言,至少下列概念是重要的:浪漫—精确—综合、自由—纪律、润泽、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危机与遭遇、信与信任、思维挑战、自尊、自我镜像、职业认同、榜样与底线、专业共同体、幸福完整。这意味着,如果能够真正深刻地理解这些列出的概念,将会从根本上把握新教育实验的精髓,更深刻地理解新教育的三大课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概念,就是新教育实验的基本语言。但无条件的母爱有其消极的一面。

在案例一中,我们通过一个短小的文本,讨论了知性阅读的基本方法,包括文本细读、概括梳理、联系实际、相互参读、批判阅读等。许多文本中包含有一些相当重要的根本概念,对这些概念的深入研读,将会为构筑合宜的大脑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对新教育实验而言,至少下列概念是重要的:浪漫—精确—综合、自由—纪律、润泽、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危机与遭遇、信与信任、思维挑战、自尊、自我镜像、职业认同、榜样与底线、专业共同体、幸福完整。

这意味着,如果能够真正深刻地理解这些列出的概念,将会从根本上把握新教育实验的精髓,更深刻地理解新教育的三大课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概念,就是新教育实验的基本语言。而这些概念,散落在不同的根本书籍中。因为“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涉及的文本最短,这里就以这组概念为例,试析一下如何研读根本概念。

“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源自弗洛姆《爱的艺术》一书中“父母和儿女的爱”一节,此节内容如下:

如果不是命运之神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子宫、离开母体时的恐惧的话,那么在他诞生的那一瞬间,婴儿就会感到极度地恐惧。婴儿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同出生以前并无多大差别,他还是不能辨别物体,还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之外的世界的存在。他只需要食物和温暖,但他不知道什么是食物、温暖,什么是给了他食物和温暖的母亲。对于婴儿来说,母亲就是温暖,就是食物,母亲就是婴儿的满足和安全。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这一阶段属于自恋阶段。周围的现实——包括人和物体——对于婴儿的意义,只是在于是否能够引起他身体内部的满足和不适。婴儿只能意识到他身体内的要求,只有同他的需要有关的外界事物对他来说才是存在的,而那些与他的需要无关的外界事物则没有任何意义。

随着儿童的成长和发育,他渐渐地能够感觉、接受事物的客观存在。母亲的乳房不再是他唯一的食物来源。之后,他开始能够辨别什么是自己口渴的感觉,什么是让他解渴的乳汁,什么是提供乳汁的乳房,谁是给他这些的妈妈。他变得能够懂得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事物各有它们自身的存在状态。在这个阶段,孩子学会各个事物的名称,同时学会触摸事物,知道火又热又烫人,木头又硬又重,纸张又轻又容易撕碎。他也开始学习同人打交道:我吃饭时,妈妈会笑;我哭,妈妈就把我抱起来;我正常地排便,她就会夸奖我。所有这一切感知汇聚到一起成为婴儿的人生体验,那就是我被人爱。我之所以被爱,是因为我是妈妈的孩子;我被爱是因为弱小可怜;我被爱是因为我可爱并能赢得别人的喜爱。概括地说,就是我被人爱是因为我能够得到爱;或者更准确地说:我是我,我才被人爱。这种母爱的体验是一种被动的体验。我什么也不用做就可以得到母亲的爱,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只要我是妈妈的孩子就能够得到她的爱。母亲的爱是幸福,是祥和,不需要去赢得,也不需要为之付出努力。但无条件的母爱有其消极的一面。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创造。如果有母爱,就有幸福;没有母爱,生活就会变得空虚,我用任何办法也不能为自己创造出母爱,我根本无从弥补。

对于大多数8岁到10岁的儿童来说,他们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要被人爱,无条件地被人爱。在8岁之前,儿童还不会去爱,但他会对自己感受的爱表示感谢和喜悦。发育到这一阶段,儿童就会出现一种新的情感和新的要求,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孩子第一次想到送给妈妈或爸爸一点什么东西,或者是写一首歌,或者是画一幅画,或者为他们做点什么。在儿童的生活里,对爱的认识第一次从“被人爱”变成了“爱别人”,从接受他人的爱变成创造对别人的爱。儿童成长到少年期,就会结束他的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他开始认识到,别人不再是满足自己需要的工具,别人的需要同自己的需要同等重要。事实上,别人的需要更为重要,给予比接受更能带来满足感,更能够使自己快乐,爱人比被爱更重要。通过爱人,他可以从自恋、以自我为中心所造成的孤独中解脱出来。在爱人的过程中,他体验到了一种崭新的与人结合的感觉,体验到与他人的统一。他还能够体验到在爱人的过程中爱所唤起的力量。他不再依赖于单纯地接受爱,不再满足于为了得到爱而让自己显得年幼、体弱、无助或者乖巧顺从。婴儿时期的爱的原则是“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人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别人”。幼稚的、不成熟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随着爱的能力的发展,爱的对象也在相应地不断发展、变化。在最初的时间里,人同自己的母亲的关系最为密切。在出生以前,当母亲和孩子共存一体的时候,这种密切的关系就已经开始。出生以后,母子间密切的关系似乎有了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大。婴儿虽然已经离开了母亲的子宫,但仍然完全依赖母亲。后来,婴儿渐渐长大,开始学会走路、说话、自己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独立,他同母亲的关系就慢慢地失去了那种休戚相关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则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了解从母亲到父亲的过渡,我们必须区分开母爱同父爱本质上的差别。在前面,我们已经谈到过母爱,就其本质而言,母爱是无条件的。母亲对刚出生的婴儿的爱,并不是因为这个孩子满足了自身某种愿望,或者是符合自己的标准,而是因为这个婴儿是自己的十月怀胎。(请注意,并不是每一位父亲或母亲都是按照上面所说的方式来爱自己的子女,这里所说的母爱和父爱更接近马克思·韦伯所说的“理想型”或者荣格使用的“原型”之意,我使用“母爱”和“父爱”指在母亲和父亲身上体现出的爱的本质。)无条件的母爱不仅是孩子的强烈的愿望,而且也是每一位成年人内心最深的渴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种通过努力才得到的爱往往令人心存疑虑。因为,如果我没有使我要取悦的那个人满意,如果出现了意外,对方还会爱我吗?人们害怕这种爱会消失。而且,通过努力得到的爱往往叫人有心底的隐痛:我之所以被人爱是因为我使对方快乐,而不是因为我是我,也就是说,我不是被人爱,而是别人需要而已。理解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所有的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保持着对母爱的强烈渴求。大多数孩子是幸运的,他们能够得到母爱(后面我们还要讨论不同程度的母爱)。对于成年人来说,这种愿望就难以满足了。在理想的人格发展过程中,这种对母爱的渴望始终是正常的性爱的一个部分。人们也会把这种渴望寄托在宗教中,甚至可以在精神疾病中找到更多的例子。

与父亲的关系不同于与母亲的关系。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是大地,是海洋。而父亲不代表任何一种自然渊源。在最初的几年里,孩子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父亲对儿女的重要性根本无法同母亲相比。但是,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可是他代表了人类生存的另一个环境,即思想的世界,人类所创造的由法律、秩序和冲突构成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为孩子指出通向人类社会之路的引导者。

父亲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性方面,这也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经济制度有关。私有财产出现后,财产的继承权往往只属于一个儿子,父亲就开始在子女中选择究竟谁是自己的继承人。父亲总是挑选他认为最合适、最满意的儿子,也就是与他最相仿,因而也最讨他高兴的那个儿子。父亲的爱是有条件的爱。父亲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令我满意;我爱你,因为你尽到了你的职责;我爱你,因为你很像我。”与无条件的母爱相比,有条件的父爱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消极的一面是,父爱必须通过努力来争取。如果辜负了父亲的期望,就会失去父爱。对于父亲来说,顺从是最大的美德,不顺从是最大的过失,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父爱的积极一面也非常重要,因为父爱是有条件的,所以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与可遇而不可求的母爱相比,父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努力获得。

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要符合孩子自身的需要。在婴儿期,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孩子都需要母亲无条件的爱和关心。在六岁左右,孩子开始需要来自父亲的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导。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教育和指导孩子怎样为人处世,怎样面对将来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一个好母亲的爱不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障碍,也不应该助长孩子的依赖性。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她应该希望孩子独立并鼓励孩子最终能够离开自己。父亲的爱应该坚持某些原则并对孩子提出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专横而粗暴。父爱应该帮助孩子认识自身的力量和能力,建立自信,最终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摆脱父亲的影响。

最终,一个成熟的人获得了独立,此时的他既是自己的父亲又是自己的母亲。在他身上既具备母爱赋予他的宽容,又体现了父爱教给他的责任。母爱的宽容是:“无论你做了什么,犯了什么样的错误,都不会失去我对你的爱,失去我对你的生命、你的欢乐的祝福。”而父爱给予的责任是:“如果你做错了,你就要勇于承担责任和后果;最重要的是你要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给你的爱。”一个成熟的人,在外在表现上已经离开了父亲和母亲获得了独立,但在内心却为自己塑造了一个母亲形象和一个父亲形象。并不是像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所说,父母亲影响的综合形成了自己的人格;而是把对自己母亲式的关心建立在自己的爱的能力上,把对自己的父爱建立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成熟的人身上既体现了无条件的母爱,也体现了有条件的父爱。如果一个人内心只有母亲式的爱的话,他会失去理智和判断力,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想要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个成熟的人,就需要由以母爱为中心的阶段发展到以父爱为中心的阶段,最后完成母爱和父爱的综合。否则的话,就容易导致精神方面的疾病。限于篇幅,我不可能在这里详细解释我的这个观点,只能简单地加以阐述。

比如,导致某种精神疾病的一个原因就是:一个男孩有位非常慈爱但又过分溺爱他的母亲,同时又有一位性格懦弱或者对孩子漠不关心的父亲。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紧紧地抓住同母亲的联系,养成对母亲的过分依赖。这样的孩子容易形成接受型人格,他觉得自己弱小、无助,需要受到保护和照顾。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他身上缺少父爱的影响,缺少自我控制、独立性和驾驭生活的能力。这样,他就会妄图在所有的人身上寻找“母亲”的影子,寻找的对象可能是某位女性,也可能是某位位尊权重的男性。如果是另一种情况,母亲性情冷淡或者十分专横,孩子就会把母爱的渴求转移到父亲身上,变成片面以父亲为中心的人。这样的人往往只服从于法律、秩序、权威的原则,却对母亲式的无条件的爱非常反感和抵触。如果他的父亲专横、强悍,同时又非常关心他的话,他的这种倾向就会愈加严重。精神病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父爱或母爱的缺失会使人到外界去寻找补偿,容易导致精神疾病。某些精神疾病,如强迫性精神病同过分地以父亲为中心、缺少母爱有关;而其他类型的精神疾病,如歇斯底里、酗酒、逃避现实生活、厌世等则和过分以母亲为中心,缺少父爱有关。

因为篇幅原因,我们姑且略去文本细读等过程。

在深入研读中,要逐渐明确,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是心理学而非伦理学概念,也就是说,它揭示的是人“是什么样子”,而不是“应该是什么样子”。父性之爱并不等于父亲的爱,母性之爱也并不等于母亲的爱,父亲或者母亲身上,都同时兼具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只不过在通常状况下,父亲身上更多父性之爱,母亲身上更多母性之爱,当然,在严母慈父型家庭中,或许相反。更进一步的,在教师身上,也同样体现着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

换言之,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是并存于儿童成长之路上的两种相互补充调剂和渗透的力量。儿童的成长,是母性之爱逐渐减弱,父性之爱逐渐增强的过程。在儿童出生的前几年,母性之爱占了绝对地位,这是因为年龄越小的儿童,越需要呵护,需要安全感。母性之爱缺失,会导致儿童失去安全感,不敢信任外部世界以及他人,在相反的情形下,母性之爱如果过多,儿童也会因此被困,不想也不敢探索外部世界,例如娇惯的儿童就是如此。随着儿童渐渐长大,父性之爱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父性之爱的缺失,会妨碍儿童秩序感的形成,使儿童因缺乏方向感和规则意识而陷入混乱。反之,父性之爱过多,即儿童在过于严厉的环境下成长,也会因此而缩手缩脚,因被压抑而缺乏创造性。儿童在这两股力量的牵引下成长,到青春期时,儿童的自我最终形成,这时候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便内化于儿童的自我之中,使儿童既具有爱的能力,同时又独立而富有责任心。

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在许多作品中都有反映,比如小学教材中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钓鱼的启示》等。假如我们将《西游记》视为一个叫孙悟空的孩子的成长史的话(神话本来就是现象的曲折反映),便可以隐约看到,如来佛祖和观世音,分别代表了父亲与母亲的形象,而唐僧则更像一个教师(师傅)。“父亲”要求孙悟空要遵守规则,经受磨难,通过修炼而变成像自己一样的人(“斗战胜佛”),但是取经之路是漫长的,孙悟空遇到了许多障碍,几乎每一次,都要“母亲”出面才能化险为夷。“父亲”的严格要求与“母亲”无处不在的呵护,共同促成了孙悟空的健康成长,从一个无法无天的齐天大圣(幼儿期孩童的象征),成长为“父亲”所希望的样子(可参看柯云路《童话人格》中的解读)。而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特别是母性之爱,潜藏于大量的童话之中。或者说,我们可以以父性之爱和母性之爱这对概念为工具,对大量的童话、绘本、小说进行分析。

以上便是对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的初步理解。

进一步的,我们会发现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与一些心理学家关于儿童发展的分期理论有对应之处。比如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中的前五个阶段。例如第一阶段“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从出生到十八个月左右是婴儿期。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阶段。所谓基本信任,就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阶段婴儿对母亲或其他代理人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这其实就是强调母性之爱在这一阶段的绝对优势。

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的概念,与“浪漫—精确—综合”的分期理论也有一定的联系。新教育的儿童课程是强调“浪漫”的课程,这更多的是母性课程,强调爱、温暖、安全、梦想、关心、满足,而理想课堂,则是强调“精确”的课程,这更多的是父性课程,强调文法、规则、训练、纪律、引领。儿童课程与理想课堂作为新教育面向儿童的两种相互补充渗透的课程,本身就暗合心理学原理。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课程的比例比较大,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理想课堂的比例则逐渐加重,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需要这两股力量。当然,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的概念,与“浪漫—精确—综合”有很大区别,前者主要是从情感人格来讲的,后者则侧重于从认知角度来讲,而埃里克森侧重于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讲,角度各有不同。

如果继续从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不同角度去参读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会发现更多的东西,比如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的背后,其实是安全与自由的悖论。一个孩子既需要安全感,也需要自由地探索外部世界,若能够在安全与自由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则孩子一生会较为幸福。

由此可见,在不断深入的阅读中,特别是在互为背景的阅读中,对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的理解会逐渐加深。而越是概念之间相互参解相互编织,越容易形成稳定而深入的认知结构,越容易以根本概念为工具,解释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

阅读案例一:

扬扬的故事

扬扬是我一年级时开始接手带的,到现在已经快五年了。在上一年级之前的那个暑假里进行汉语拼音培训时,他就是个一分钟也坐不住的孩子,还有碰到自己不能一下学会的,就开始发脾气,甚至在课堂上跑来跑去。

一段时间以后,在体育课上,扬扬经常捣乱,同学站队时无意碰了他一下,他要么以拳头相向,要么是用唾沫做武器。那天,他站在队伍里又开始“自卫反击”,王老师拖他出列,他挣脱了老师的手,一下子躺在地上,泼妇一般乱滚,口里还喊着:“老师打人啦!……”搞得王老师一惊。我们几个老师交流了他的表现,发现在科目学习方面,他还没有什么特殊的倾向,但是发现他与同学相处时,的确不受欢迎。因为他对同学的看法总是,别人碰他都是故意的,他不能容忍。我找到了他,跟他谈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他也点头,虽然只要他有一点闪光的地方,我们就不遗余力地表扬他,但是他仍是我行我素。

我开始仔细观察他的一言一行,我首先看到了他用过的课桌、凳子,只要是他用过的桌椅,都有鲜明的特点——缺胳膊少腿儿。因为上课的时候,他很自在的时候,总是把凳子竖着坐,前一下,后一下,像玩跷跷板似的,时间长了凳子就坏掉了,有时连桌子也遭殃。上课的时候,他发出这样的动静是影响大家的,我们就趁走到他身边的机会点一下他的桌子,或者用眼神制止他,有时他太“过分”了,我们就会停下来。他停止摇凳子之后,不一会儿就换另外一种姿势——趴在桌上。再看看他的桌子,铅笔、钢笔列的竖式,写的字,满满的。还有只要他在边上一组,总喜欢靠墙倚着,有时候还把钢笔墨水甩到墙上。后来我让他同桌到靠墙的位置,让他坐在靠中间的一边。因为他的不讲卫生,弄得同学都不喜欢跟他同桌。今年开学,同桌的家长已经连续两周跟我说两次了,要调位置。因为他最近鼻子不好,又染上了擦鼻涕的坏毛病,搞得同学有点恶心。我跟同学家长说,我会教育好他的,给他改错的机会。我也用开玩笑的方式提醒他,他们家开超市,他可以从家里多拿点纸来,把门面搞干净。他憨笑,但是不能坚持。

他就是这种时晴时阴的样子,刚开始的时候,提起他我就心里发紧,生怕不留神他就闯下大祸。下课的时候,有人急急忙忙跑到我面前时,我就以为是来告他状的。一般的情况下,下课了,他就会跑得无影无踪,但是不一会儿,就会有孩子哭着跑来报告他又开始用唾沫吐别人,还动手打人。当我找到他的时候,他不是一副战斗的公鸡的样子,就是嘻嘻哈哈地偷偷溜走。我知道他有时是为了引起同学的注意,是故意的。我就跟学生说,他其实是想你们跟他玩,你们玩的时候带上他。但是不多久,学生又来报告,他纯粹就是故意捣乱。他们不带着他玩了,他就开始打他们,追着他们在校园里跑。我还是鼓励、劝说其他同学有点耐心,结果让许多孩子受了委屈。渐渐的,大家都不理他了。在学期结束的民意测评时,他竟然得了空白票,原来班上的孩子都被他打遍了。当我找个机会让他出去一下时,教室里声讨大会就开始了。在劝说之后,同学们原谅了他。我让他们不要跟他说这样的话,因为我已经发现他的暴躁的脾性,破罐子破摔的倾向非常明显。

我开始是找他妈妈来交流,然后开始频繁地家访。越是走近他,越是感到问题的严重。第一次走进他的家,他不在家,他把书包放回家就不见了人影儿。他家开一个大超市,家就是超市后面的一间房子,其实是一个“小超市”。妈妈管理超市,爸爸开车送货批发下乡。他基本上像一件不畅销的商品,搁在货架上。于是他走街串巷,成了一个“野民”。入夜了,家家商店打烊了,妈妈想起他来了,发现他还在“小超市”的角落里,趴在桌上恹恹欲睡,作业本才写几个字。爸爸一把揪起他,在他的哭闹中,妈妈叹着气陪伴他直到完成作业。

“我知道他变得越来越怪了,他整天在热闹的环境里,但他是孤独的,我们都太忙。他还因为我们经常打骂他,生气起来就把头往墙上撞,割自己的手指,夜里了还从家里跑出去……”妈妈好像因为老师的登门,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控制不住地哭了。

这是一个忙碌的家庭,忙得忘记了孩子还小,忘记了孩子需要关爱,忘记了自己也需要调整,却把烦躁撒在孩子身上。看着哭泣的妈妈,我建议她雇佣多一点员工,把自己解放出来;建议她放学后把孩子接回家,一家人相处在安静的环境里,享受家的温馨……

渐渐的,妈妈能按时接送孩子了,不再要我一个个电话催促,不再请我把他送回家了。他的大姨、二姨也经常来看他、接他回家。可这样的日子总是不能长久。一天,他的眼里又冒出火焰来了。我又走进了他的家,看到他把双手握成拳头,挡在胸前,还跳动着,一副拳击手的样子。看到我,他爸爸举高的右手放下了。这次挨打,是因为他又不想回家。我建议他爸爸换一种方式对待他,并且要坚决做到不再动手。(www.chuimin.cn)

我开始用书信跟他交流,开始他可能感到新鲜,安稳了一段时间。可是总是不能坚持,渐渐地暴露到课堂上来了。因为他长期作业不能保证很高的质量,晚上回家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有时妈妈为了他完成作业,把他一次次打醒。第二天的课堂上,他昏昏欲睡。这样的状况,成绩怎么能好起来?而且他根本就不想去努力,或者害怕去努力。我一次次接近他。他拒绝交流,他说世界上全是坏人,都说话不算话……那时,我经常跟他坐在教室外面谈心,我讲故事给他听。希望他能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希望他能树立信心,坚持做下去……一次次,都是好景不长,他怕“吃得苦中苦”。当取得不理想的成绩时,他认为同学们的帮助是嘲笑,变得更加不可理喻。每次练习,他看到自己的成绩不如同桌就很泄气,趴在桌上哭。后来到了三年级有了短文阅读,他平时从来不看课外书,做到短文就烦躁。有一次,他在作业本上乱画,写的字谁也不认识。后来我了解到,前一天晚上,他又遭到了“混双”打。跟他妈妈交流,他妈妈就只是哭,说他爸爸的不是。我又叫来了他的爸爸,他们又不说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他的行为越来越古怪,他甚至跑到草坪上吃草了,还说些稀奇古怪的话,说他要离家出走,住垃圾箱也比家里好,自由自在一个人最好。他有时不想上学,因为妈妈又要求他把作业做好,或者不让他看电视。有时是不想回家,坐在草坪上,他说,回家又要被打了。那段时间,我常常要到大门口叫他进教室,或者送他回家。一天天这样子,没有起色,我想起了《百年孤独》里那个老祖母乌苏拉说的:“时间就好像在原地里转圈子。”我越来越担心。那个时候,他还没有跟我“翻脸”,说话还给点“面子”。我每天惴惴不安地看着他,读了很多这方面的书,以求找到“药方”。

(案例由江苏省宝应县翔宇宝应小学马继芬老师提供,特此致谢)

阅读案例二:

方方的故事

去年八月我转任五(6)班的英语老师,按照惯例要跟以前的老师了解学生情况,在和各位老师交谈之中,我对方方这孩子留有深刻的印象。

第一节英语课,我认识了他,倒不是因为他的调皮捣蛋,而是因为我的特别关注。第一印象倒没什么特别,他还比较安分地听讲,虽偶尔插几句,中途几次走神,但不至于妨碍课堂纪律。也许他还在观察我,也许我的不动声色让他有所畏惧吧。开始的一周就如此平静地过去了。第二周的时候,我逐渐发现他开始放肆,插嘴的次数日益增多,作业也开始在催促之下才能按时交来。字迹相当潦草,四线格根本就对他起不了作用,但正确率还算高。我经常形容批改他的作业就是在一堆垃圾中倒腾,结果发现这些都是有价值的垃圾。因为有了心理准备,我没和他太计较,也算是对他的一种宽容与容忍吧。

真正与他的家长接触是不久的一天中午。起因是我上课进行听写练习时,他边听边旁若无人、叽里咕噜地重复我报的汉语。我走近他,发现他的书写速度远远跟不上其他同学,而一旦他无法完成就很急躁,沮丧,最后就干脆放弃。到收作业的时候,他就偷空不交。在接下来的单元测试中,他则连一半的试题都没有做完。我觉得事态有点严重,就留下他补做,同时想跟家长交流一下。来接他的是他爸爸,面对我这个新来的英语老师,他不住地道歉:“不好意思,让你费心了。你把要求告诉我,我回去监督他完成。”

有了这次的经历,我就开始有意识地了解有关他的情况:方方从小长得特别可爱,像个瓷娃娃。由此他也备受关注:爷爷奶奶宠爱他,整天抱在怀里,不让他坐,不让他爬,甚至舍不得让他尽早学走路,更不要说吃饭穿衣了,生怕他吃苦受累。幼儿园的老师都喜欢他,争着抱他,都希望他能分到自己的班上。父母也经常带他到不同的场合,而他往往能给别人带来很多的快乐。除此他还有一个更大的优点:聪明。听他妈妈说,他很小就能认识很多的字,背很多首诗,会快速地算出许多数学算式。而他妈妈在培养孩子这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比一般母亲多得多。让他学围棋,学乒乓球,甚至细化到每天很规律地听音乐,吃水果,外出活动。但同时,方方妈妈发现他的行为能力比一般的孩子要弱,自理能力也差很多,无法长时间独处。为了弥补不足,他妈让他在幼儿园半托。期望能通过环境来培养他这方面的能力。结果,意想不到的是,爷爷奶奶怕他在幼儿园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照料,怕他吃不饱。方方一放学回家,爷爷奶奶就亲自喂饭。为给他解闷,奶奶一边给他喂饭,爷爷一边跟他下棋。或是一边喂饭一边做别的事。更离谱的是:有许多要求都不用他开口,爷爷奶奶就提前按他的习惯很默契地替他代劳。这样一直到了小学。

一二年级,方方成绩尚可,但纪律让人头疼。低年级都是女教师,他总是肆意妄为,想站就站,想躺就躺。老师因此教育他,他耍赖撒泼,瘫在地上,还自以为是。但如果给他较严厉的惩罚教育他也能略有收敛。三年级一开始,换了两位男教师。也许是他的畏惧心理,也许是反复高压的政策起了效果,也许偶尔适量的体罚,他在课堂上的表现有所好转,不再轻易地用他那一套来当众表演,但还是显得格格不入。学习方面的障碍表现在语文学科,作文写得不太好,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而更多的因素应该是来自他的速度。在父母、老师的催促声中,原本就不太端正的字开始凌乱潦草。同时,在一片催促声中,他一天比一天不耐烦。我曾经就他的速度的成因和他的父母进行过讨论,他的父母认为一是因为在他的行为能力应该得到培养的时候剥夺了他相应的锻炼机会。二就是他很容易分神,往往在他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中途注意力被转移,就不可能太轻易回到第一件事上。我基本赞同。有例为证:

有一次,我发现他的裤子拉链没拉,就问:拉链坏了吗?他说:“不是,这样方便。”同时表情相当自然,这样的事情出现过好几次。还有一次,他带着竹蜻蜓到办公室交作业本,忘记带走,他就反复地来找,还斤斤计较地跟我索要,让人哭笑不得。

因为他的种种不良习惯,他的各科成绩很受影响。每次测试,老师、父母在考试之前都要跟监考老师反复叮嘱,提醒他集中注意力完成试卷。对了,另外,他不太说普通话,满口的方言,偶尔说脏话,表达有时不太清晰。

当我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就对他放宽了要求。每次听写尽量放慢速度,有意识照顾他。每逢测试就让他上讲台完成,每次收作业时先问他是否交了。而语数老师也分别给他配了督促小助手。我也经常发现他在同学们玩耍的时候埋头补作业。唯一让我头疼的是每次上课他都随意地、大声地讲话。话题都是同学之间鸡毛蒜皮的小摩擦,还有老师提问的问题。那种随意和幼稚总让本班同学哈哈大笑,此时他就洋洋自得。一开始我总是以眼神去制止,有时给他警告,但后来发现那远不如大声呵斥或惩罚性的教育来得有效。我就这种情况跟别的任课老师也做了交流,大家一致反映可能在班主任的课上略有收敛,别的老师一上课先要解决的基本就是他的问题。我同班主任商讨对策。他说我太惯着他,不要把他一些低级错误归因于他的心智年龄小,应该强制性地让他遵守一些规则,可以采取一些手段,包括体罚。还说他对我的包容和容忍不会感激,相反他会利用。

之后,我也试图改变对他的策略。有一次上课,他迟到快十分钟了,但他大摇大摆地破门而入,还磨磨蹭蹭,左顾右盼,又惹来一阵哄笑。我非常生气,问他原因。他振振有词:“在办公室补作业。”后来我就这句话让同学们来讨论,全班同学都声讨他。可他没有认识到他进班级时严重影响课堂纪律,却坚持:我没错,我迟到是有原因的。后来我和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想借此给他树立纪律意识,不能总去迁就他,适应他,不能让他总在他坚持的那个有他自己认为的规则的世界里生活。同时也对他父母提出:“不是要他表面形式的道歉,而是要他自我反省。不要父母代为道歉,而要他自己学会承担责任。”而且明确告诉他:没有轻易得到的谅解,只有通过表现去争取。这之后尽管好了一阵,但时间一长,他的纪律意识、规则意识又慢慢淡化了。

其实,方方除了不能很好地适应一些我们认为应该遵守的规则,他还是个有很多优点的孩子,他聪明,想象力丰富,相当真实,从不撒谎。面对他,我有时很困惑:是不是应该按照我们的认识,通过一定的方法方式去说服教育他,让他变成让老师、家长认可的学生。

写到最后,我对自己也产生怀疑:格格不入的他是不是我们眼中的问题学生?他的自我镜像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我一直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对于方方,我们应该怎么去帮助他?请各位赐招。

(案例由江苏省宝应县翔宇宝应小学陈艳飞老师提供,特此致谢)

案例分析

案例中的两个小孩,扬扬和方方,从表面上看,问题类似,都属于不遵守纪律的情形。但如果仔细研究小孩的成长史,会发现病因完全相反。

研读扬扬的案例,大家不妨思考以下问题:

1.扬扬为什么认为“别人碰他都是故意的”?

2.扬扬为什么“生气起来把头往墙上撞,割自己的手指,夜里了还从家里跑出去”,甚至“跑到草坪上去吃草”?

3.原文中还叙述了扬扬在写信或者写随笔时无话可说,或者说的只是“大众化语言”,为什么?

4.扬扬经常破坏纪律,给老师制造了不少麻烦,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5.你认为这位老师对扬扬的教育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如果运用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这一对概念来分析,会明显地发现,扬扬身上母性之爱严重缺失,这是一切问题的总根源。因为母性之爱缺失,导致了扬扬从小缺乏关注,到处东游西荡。这种关注的缺失,使得扬扬内心深处产生被关注的极度渴望,因此他以制造问题的方式引发关注,一旦可以通过问题行为来得到关注,他就会屡试不爽,越来越加剧自己的问题行为发生的频率,以赢得老师家长的关注。这也使得老师对扬扬的教育陷入了两难困境,他既缺少爱需要关注,又不能总是通过对他问题行为的关注强化他的问题行为。母性之爱的缺失,还导致了扬扬严重的信任感缺失,无法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反而表现出反社会行为。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扬扬这种严重的不信任感,必然来自其0—1岁时未受到精心的照料和密切的关注,这使得其信赖依恋母体的本能被过度抑制,信任感完全消失。0—1岁是培养信任感和亲社会性的关键期,如果没有度过这一发展危机,长大后本身就很难弥补这一时期遗留下的人格问题,而后来扬扬父母的忽视和粗暴还使得这一问题变本加厉。由于这一根深蒂固的人格缺陷的作用,使得很多教育方法的实施都倍加艰辛和徒劳无功。并且,这深深地影响着扬扬自我意识的形成,由于婴儿期和母亲共生状态的过早结束和被忽视,使得扬扬的自我和客体的分离过早,沟壑很深,扬扬写不出关于自我概念的作文,不是因为他没有自我,而是扬扬的自我已经与他人过度分离甚至敌对,自我掩藏很深。扬扬总认为别人碰他是故意的,就是信任感缺失的表现之一。

此外,父亲也没有正确地发挥作用,父母对孩子同一行为给予的反应不恒定,也导致孩子不能自己肯定自己的行为,陷入混乱。老师让扬扬父母给予扬扬关心,但他们的关心行为却不能坚持,一段时间后又拳打脚踢。奖励刺激物在孩子有行为改善情况下的突然撤销,使得孩子本来就单薄的信任感彻底瓦解,更加不信任身边的人,比一开始不让其父母改变的效果还要糟糕。

这位老师是非常优秀的,但她之所以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都始终没有解决扬扬的问题,一个根本的原因是,马老师对扬扬的关心和爱,恰好填补了扬扬心中那个缺失的母亲的角色,扬扬把对母亲角色的期待转移到了马老师的身上,更多时候,扬扬只是渴望马老师的关心,淡化了马老师作为老师的权威作用,这使得他的许多行为只是为了获得马老师的关心,而忽略了马老师对他的要求。但马老师这样做是对的,可以说,如果没有马老师某种程度上对母亲角色的替代,扬扬的情况会变得非常糟糕。但同时,如果没有家庭的配合,马老师也很难让扬扬得到彻底改变。

而方方的情况则完全相反,他是母性之爱过多,父性之爱不足的典型。方方从小是众人瞩目的核心,因此形成了公主型或者瓷娃娃型的自我镜像。这种自我镜像导致了“营养失衡”,许多细节因此可以得到解释。比如他不愿意拉拉链这个细节说明了什么?说明他不愿意长大,因为小孩子是可以穿开裆裤的。他坚持说方言而不说普通话,是因为他小时候就一直说的是方言,在方言中他是安全的,这是对顽童时期的留恋。而普通话是上学以后学到的语言,他不愿意进入到普通话中,表明他没有成熟,拒绝长大。

方方总是喜欢让同学哈哈大笑,然后洋洋自得,这是因为小时候他说这样的话就会赢得喝彩,因此他不由自主地制造这样的结果,这是一种补偿性反应。生命必须有成就感,方方表露出沮丧、急躁、放弃,这一点就说明他没有长大,没有长大的男孩在成人世界里,就是这样表现的。如果缺乏帮助,他会就锁在那里面,永远走不出来,永远长不大,形成恶性循环。

弄清楚了扬扬和方方症状的不同病因,意义何在?其实老师们会发现,大部分差生都是“屡教不改”,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老师诊疗学生的策略过于简单,无非是贿赂(廉价的表扬鼓励)或者打击(批评甚至羞辱,请家长等等),一旦失效,便自然放弃。很少有人能够想到从病因入手诊治,许多好心负责任的老师,因为不明白病因,反倒加剧了儿童的问题,有些甚至导致悲剧。如果意识到了病因,家庭、学校、儿童三方合力,以建议性的姿态面对问题,许多儿童的问题就有解决的可能。

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在解释儿童问题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但如此,这些概念也可以用于自我心理分析,这样理解更深。在这样反复的运用中,这些概念慢慢就会化入自身的结构之中,最终形成本能的专业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