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师阅读地图:探索根本书籍和概念

教师阅读地图:探索根本书籍和概念

【摘要】:根本书籍,也称原典型书籍,是指奠定教师精神及学术根基,影响和形成其专业思维方式的经典书籍。根本书籍之所以能够发挥巨大作用,是因为根本书籍拥有良好的结构,阐述的往往是根本问题。特别是,根本书籍中往往包含有少数根本概念,而这些根本概念,乃是人类或者该学科的“基本语言”。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1]中有这样两段话:

如同杜尔克姆说得极为出色的,教育的任务不是给予学生不断增多的知识,而是“在他那里形成一种内部的深刻的状态,一种类似灵魂的聚焦的东西,使他不仅在童年而且在一生中朝着一个确定的方向前进。”他清楚地指出了学会生活不仅需要知识,而且需要在学生自己的精神存在中把获得的知识转变为智慧和把这个智慧融入他的生活中。艾略特说:“我们在信息中失去的知识是什么,我们在知识中失去的智慧是什么?”这涉及在教育中要把信息转化为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智慧;而这样做是根据在本书中确定的目标取向的。(第133页)

教育的第一个目标是由蒙田提出的:一个构造得宜的头脑胜过一个充满知识的头脑。

“充满知识的头脑”的含义是清楚的:在这个头脑里知识被堆积、装满,但不具有一个给它们以意义的选择和组织的原则。“构造得宜的头脑”意味着:与其积累知识,重要得多的是同时具有下述两者:

提出和处理问题的一般能力;

一些能够连接知识和给予它们以意义的组织原则。(第109页)

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里,爆炸性增长的只是信息,而信息只是一些知识的材料而已。知识则是在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对信息加以组织,若无此过程,信息只是一些碎片。但仅有知识也是不够的,好的大脑并不是“充满知识的大脑”,因为知识本身也是彼此割裂的,分属于不同的领域。好的大脑,是能够用适宜的结构将知识组织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解决实际问题功能的大脑,这种能力,即是智慧。

知识并不是越多越好,信息更不是。机械堆积的知识,往往造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书呆子。而在网络时代,许多人接触到的甚至不是知识,只是大量娱人耳目的破碎的信息。这些堆积的知识和破碎的信息,让人丧失对现象的敏锐和对生活的洞察力,更失去了全面把握问题的能力。而当知识以合宜的方式被组织起来解决具体的问题时,看似用了某一小块知识,其实却有一个宏大的背景。而且正因为有这个宏大的背景,这一小块知识才能发挥最大的功用。

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当然也不是单纯地强调教师必须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以解决越来越多的问题,而是要通过恰当的与生命、生活相关联的阅读,让教师内在形成一种“深刻的状态”,这种状态,同时包含了信仰与智慧。信仰是指教师对自己职业的态度以及自我认同,智慧是指拥有强大的根本能力,能够整合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使之成为整体,并使一切知识背景化的能力。

这里面有一种深刻的悖论。教师专业发展,一方面强调对不同领域知识的专业学习,并且越精深越好,另一方面,又始终警惕和反对狭隘的专业化,主张形成强大的一般智能,为解决具体问题构筑丰富的背景。而这个根本能力,主要表现为理解力与行动力,而速读是无法培养起真正的理解力的。

而要形成强大的根本能力,必须排除碎片般的信息以及狭隘的专业知识的遮蔽,恢复对人类根本问题以及各个专业根本问题的思考,并在这些思考之间建立关联。而要恢复对根本问题的思考,必须从五花八门的流行读物中挣脱出来,回归到对根本书籍的研读。(www.chuimin.cn)

何谓根本书籍?根本书籍,也称原典型书籍,是指奠定教师精神及学术根基,影响和形成其专业思维方式的经典书籍。

根本书籍分为三类:

一是承载人类文明的根本书籍,比如《论语》、《道德经》、《圣经》等。按照《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艾德勒的意见,此类书籍,绝对不会超过100本。

二是学科奠基之作、代表作和集大成者。这类书籍,勾勒了本学科的框架,对本学科的根本概念有透彻的解释或梳理,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例如,对于修辞学来说,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就是根本书籍;对于语文课程理论来说,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就是根本书籍;对于语言学来说,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概论》就是根本书籍。还有另外的图书,因为是活的教育学,也在根本书籍之列,例如阿莫纳什维利的《孩子们,你们好》。

三是大家小书,即由一流的专家所写的一些通俗易懂又不失深邃,对某一领域概貌及主要概念有清晰把握的书籍。例如杜维明的《儒教》,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弗洛姆的《爱的艺术》等。因为学科根本书籍有时候难度很大,因此大家小书往往是专业阅读推荐的首选。

但是并非所有的根本书籍都在推荐之列,因为专业阅读推荐还要考虑到领域、难度、专业相关性、可读性等因素。

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拥有自己的根本书籍,许多教师终其一生都被流俗所影响,漂浮于词语之中而不自知。因为成为根本书籍意味着这本书构成了你思考教育教学问题的原点与高度,而因为理解力等一系列原因,也并非成为某教师“根本书籍”的图书,一定是上述三类根本书籍。也有教师以二流书籍为根本书籍,这样他的发展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另一种情况是,有些根本书籍太难,而另外的优秀图书可以帮自己更清楚地理解该领域,这种替代性的优秀图书,也可能成为根本书籍。例如,在诗词鉴赏方面,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属于根本书籍,但此书写得简略,其精髓不容易被理解,而叶嘉莹的《唐宋词十七讲》就可替代而成为根本书籍,因为叶嘉莹承继了王国维的解诗之法,但是更为通俗明白,虽不及《人间词话》之境界,但绝不至于堕入庸俗。

根本书籍之所以能够发挥巨大作用,是因为根本书籍拥有良好的结构,阐述的往往是根本问题。特别是,根本书籍中往往包含有少数根本概念,而这些根本概念,乃是人类或者该学科的“基本语言”。或者说,组成合宜的大脑的基本材料,不是普通的信息,就是这些为数不多的根本概念。这些根本概念,既包括每一知识门类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概念,也包括用以组织不同知识门类的知识以解决问题的根本概念。根本概念是我们理解世界、把握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一切具体方法,只是基本工具的反复组合和情境下的运用。教育的发展,是对一些根本概念在新的语境下的强调、排列、阐释和创造。而那些真正卓越的大师,也往往是提供了少数几个根本概念,或者给原有的概念注入了新的内涵。例如在心理学领域,本我、自我、超我、压抑、投射、转移、升华、俄狄浦斯情结等概念之于弗洛伊德,原型、集体无意识、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暗影等概念之于荣格,最近发展区等概念之于维果茨基,自卑、超越等概念之于阿德勒,图式、同化、顺应、平衡等概念之于皮亚杰等等。每一个概念的背后,都意味着一个宽广的领域。而这些根本概念的相互编织,就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认知图式或者说认知结构。若无对根本书籍的透彻研读,教师便无法具备自己经过反思的“根本概念”,便会形成双重概念系统。一是人云亦云的外显概念系统,例如主体性、生成、对话等等,一是自己甚至也意识不到但实际发挥作用的概念系统,例如基于不自觉的行为主义的经验系统。许多教师言说时与教育实践时运用的概念系统不一致,即由此产生,这导致部分教师认为阅读无用。

研读根本书籍,掌握根本概念,然后才能以之为工具,理解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