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课程是一张阅读地图;教师专业发展也是一张阅读地图。我们的研究发现,“故事”是学前最有价值的生命营养。苟在学前多听故事,后面便会有阅读能力与阅读欲望。最初的阅读,往往与故事相伴。假如生之有幸,小学便可以进入以故事为主体的整本书阅读,以诗歌为主体的晨诵课程,以及整合了科学、历史、乡土等元素,并引发多元自由阅读的各种综合小课程。......
2023-10-15
结构决定功能,专业知识结构的均衡与否,直接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假如阅读结构严重失衡,则往往会形成专业短板,影响到整体功能发挥。仍以语文教师为例,结构性缺失会导致以下类型的教师出现:
文青型教师
这类教师,往往学科知识特别是文学阅读特别丰富,对文本的感受和解读能力非常强,但人文背景不足,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近乎空白。大部分深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都是文学青年出身,当代名师,基本上都是文青型的。但是如果缺乏课程论及教学论素养,就会导致缺乏正确的教学内容,千人千面,貌似个性各异,实则缺乏统一标准,浪费严重。教师的喜好往往决定了学生的学习重点。教师喜欢诗词,学生在诗歌方面便获益较多;教师喜欢写作,学生便在写作方面容易得到较好的训练。在极端的情况下,教师若喜欢《红楼梦》,学生每学期便有几周时间浸润在《红楼梦》之中。教学内容随意,缺乏必要的专业审查,导致了语文教学表面上五彩缤纷,其实缺乏统一的学科标准。而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则不利于教师对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专业反思。许多时候教师掌握了话语霸权,满堂灌而视学生为容器,便与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素养有关。
因此不妨设想一下,一个文青型的教师讲《游园不值》,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他可能会在教学中大量涉及课外的诗词,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诗词积累。同时,因为他对诗歌有良好的感受力,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并且,文青型教师更容易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情绪,有的走过头,便成了煽情。但文青型教师的问题在于,缺乏合宜的教学内容,往往将文本内容当成教学内容,缺乏自觉的课程意识。因为过分注重内容,对文本形式往往缺乏足够的敏感,授之鱼而不能授之渔,导致热闹背后,仍然有相当程度的低效浪费。更有甚者,教学内容取决于教师的兴趣,这是令人遗憾的。
理论型教师
应试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批教师,因为自幼缺乏文学的浸润,没有形成必要的文学感受力。进入师范院校后,所学到的无非是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课程论、教学论等东西,往往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但因为学科教学毕竟是以学科知识的传授为主,因此课堂上无法充分发掘知识的魅力,课堂肤浅而表面化、活动化。至于理论学习教科书化的教师,更是破碎的词语的受害者,说起来头头是道,但无法解决自身的课堂问题。这类教师中,有相当数量朝教科研方向发展,有的热衷于做课题或者发表论文。
一个理论型的教师在讲《游园不值》,往往讲得干瘪无趣,有可能沦为单纯的技术分析。因为对诗歌教学而言,甚至对整个语文教学而言,感受力是第一位的。而真正的理论,也必然建立在感受力的基础之上。
启蒙型教师
这是网络兴起以后催生的一批教师,具备比较丰富的人类基本知识,比较关注相对宏观的问题,具有公共知识分子倾向。后来通过网络进一步完成了民主启蒙,然后相当一部分人陷入启蒙情结不能自拔,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甚至学科知识)的匮乏又使之盲目,将专业问题与公共问题混为一谈,热衷于在课堂上灌输所谓的民主政治而不顾专业伦理,愤青气十足。教育本身就含有启蒙性质,甚至教育本身就是启蒙。但启蒙的含义是广泛的,并且应该以启智为核心,即应该培养学生真正的思维能力、批判能力,而不是灌输某种单一的自以为正确的思想。对启蒙的片面化理解,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对于专业性的漠视,又使得这一部分教师显得身份可疑。
一个启蒙型教师会如何来讲《游园不值》?或许他会更关注《游园不值》中渗透的隐士文化,然后从中延伸开来。如果再读点刘小枫的书,会抓住拯救与逍遥,从诗中提炼出中国人逃避现实的特征来并加以鞭挞。这当然已经不是在讲诗了,不过是借诗歌兜售自己的私货罢了。(www.chuimin.cn)
三种类型教师中,文青型要强于理论型和启蒙型,而比较理想的教师,则是文青型与理论型的结合,至于启蒙,乃只是专业之背景。
这里讨论的仅仅是古诗词,那么现代诗呢?哲理散文呢?抒情散文呢?神话传说呢?小说呢?戏剧呢?……仅仅从语文学科看,这张图谱便足够大了。这么多需要掌握的东西,如何能够读完?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这样说道:
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区培训班的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的,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
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
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这段答话启开了一个窗口,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像这位历史教师这样的人,我在自己的区里只知道有30人左右。他们从来不抱怨没有空闲时间。他们中间的每一个人,谈到自己的每一节课,都会说是终生都在备这节课的。
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学科领域里,达到如下境界: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一些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20∶1,30∶1,50∶1。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变得越来越小。这里的问题还不仅在于教师的理论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数量可以转化为质量:衬托着学校教科书的背景越宽广,犹如强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点小光束,那么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叙述、演讲)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例如,教师在讲三角函数,但是他的思路主要不是放在函数上,而是放在学生身上:他在观察每一个学生怎样工作,某些学生在感知、思维、识记方面遇到哪些障碍。他不仅在教书,而且在教书过程中给学生以智力上的训练。
由此可见,只有长期孜孜不倦地阅读,备课才能够逐渐缩短,教学才能够更加游刃有余,不至于总是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始终为备课问题所困扰。
有关教师阅读地图的文章
儿童课程是一张阅读地图;教师专业发展也是一张阅读地图。我们的研究发现,“故事”是学前最有价值的生命营养。苟在学前多听故事,后面便会有阅读能力与阅读欲望。最初的阅读,往往与故事相伴。假如生之有幸,小学便可以进入以故事为主体的整本书阅读,以诗歌为主体的晨诵课程,以及整合了科学、历史、乡土等元素,并引发多元自由阅读的各种综合小课程。......
2023-10-15
同样的,教育作为专业领域,也拥有最合理的知识结构,这个知识结构可以大致表示如下:本体性知识,即所教学科专业知识,是从事教育职业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知识。在教育中的不同领域,知识结构也各有不同。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往往与知识结构的缺陷有关。......
2023-10-15
在现代社会,更为广泛的一种阅读方式是感性阅读,比较少见的是知性阅读。这实际上是一种思维的懒惰,因为拒绝思考而迷信“方便之门”,导致了对大量粗制滥造的流行书籍的信任和依赖。通过深入研读根本书籍构筑合宜的知识结构,提升理解力,才是真正的“方便之门”,而一旦能够精透地理解数本根本书籍,便足以为一生的教育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3-10-15
只有把教学看成是师生围绕知识这一伟大事物而进行的一场旅程,只有勇敢地开放自己的教室与心灵,与同事学习于共同体中,我们才能够真正获得解放,走出绝望,并真正地通过教学、学生、同事认识自己,使生命重新获得意义并焕发光彩。这种科学主义将人工具化甚至物化,不但造成了人与世界、他人的分离,而且造成了教师心灵的割裂,这是教育问题的深层根源。......
2023-10-15
经历浪漫时期之后,如果发展顺利,或者因为某种契机,教师会步入专业发展的第二个时期,即精确时期。步入精确时期以后,他可能需要进一步理解任何一个活生生的儿童究竟意味着什么。防止狭隘专业发展的方法,首先是要意识到,一种武器只能解决一类问题,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针对不同的问题,需要发展不同的武器,专业发展就是要尽可能修炼多种武器。二是要对具体问题始终怀有一种现象学姿态。......
2023-10-15
如果说专业发展好比登山的话,那么不同的台阶,可能意味着不同的书。攻克任何领域,必定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这类图书的阅读对象往往是专业型教师。(续表)此外,心理学知识、职业知识、人文素养知识、科学素养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的本体性知识等等,均会有一个由浅入深的阶梯。先要明确的是,这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是以对日常教育教学的反思为核心,以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发展共同体为路径展开。......
2023-10-15
专业阅读是否高效,也取决于不断的自我谋划,即需要一张在不断修改中逐渐清晰起来的独特的“阅读地图”,这张地图决定了我们的专业素养以及处理专业问题的思维方式,或者说形成了基于自身经验的“教育学”,也形成了完整的“专业自我”。缺乏谋划的阅读最终容易被市场以及各种未经反思的经验所左右,难以形成自觉的反思意识,更无法形成清晰的“专业自我”,个人应对职业的经验便非常有限,并且破碎和充满错误。......
2023-10-15
新教育专业阅读地图因此具有两大特征:结构性和阶梯性。所谓结构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专业阅读地图基于合宜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是构筑合宜的大脑的基础。这张专业阅读地图收录的书目非常有限,在对大量的图书进行筛选之后,我们只留下了极少的一部分,并且在最终定稿时又删除了一些。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专业阅读地图,首先是一种概念,一个有机的结构。......
2023-10-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