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铜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红铜时代,铜因自身的多种优良特性被制作成工具、装饰品和武器,而石器则因其廉价和硬度的优势在生产上仍占主要地位,考古学上把这样一个铜器和石器同时存在的时代称为金石并用时代,或铜石并用时代。作为宝石文化中心的加泰土丘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早期冶金中心之一,加泰土丘西边山丘的考古发现展示了公元前6200—前5200年从新石器时代到铜石并用时代的演变。......
2023-10-15
在小亚细亚的农业文化传入欧洲千余年后,其冶金工艺也传入欧洲,欧洲三大半岛中的巴尔干半岛是欧洲最邻近小亚细亚的地区,这里也是欧洲最早的铜石并用文化中心,巴尔干半岛中部盛产铜矿,在这里形成了以温查文化为代表的铜石并用文化。温查文化因最早在塞尔维亚的温查村发现而得名,存在时间约在公元前5500—前4500年,主要分布在巴尔干半岛的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多瑙河中游地区。其中单是在塞尔维亚就发现了20多座约公元前5000—前4000年的铜矿,而在塞尔维亚南部约公元前5400—前4700年的布洛克尼克遗址发现的鲁德纳格拉瓦铜矿更是已知欧洲最早开发的铜矿。布洛克尼克的工匠已经懂得使用蓝铜矿、孔雀石、赤铜矿等铜矿提炼颜色,并用冶炼红铜做串珠装饰和小工具,在遗址的一个金属铸炼房屋里发现了青铜铸造的凿、锤、斧等工具,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锡青铜器,其时间约在公元前4500年,不过这些锡青铜器与仰韶文化的“姜寨黄铜”(公元前4600—前4400年)一样是直接由天然共生矿冶炼而成,当地居民并没有掌握人工配比的青铜冶炼术,因此也并未进入青铜时代。
在温查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刻在泥板上的书写符号,已发现的温查符号总数超过200个,其中约30个是主体符号,其余是变体和复合造字,它们大多数雕刻在护身符、陪葬陶俑、雕塑以及陶土器上。所有刻有符号的出土文物都是在神庙和祭祀场所发现的,这表明这是一种祭司专用的宗教符号,祭司通过这种方法记载宗教礼仪、祭祀活动和殡葬仪式。
刻有温查符号的文物
在多瑙河流域一带的遗址中多有发现。图为在保加利亚Gradeshnitsa考古发现的刻有温查符号的石板。
在温查文化之后,巴尔干半岛保加利亚普罗瓦迪亚附近的索尼萨塔古镇出土了约公元前4700—前4200年的3000件黄金饰品,这是已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黄金制品,表明在黄金工艺上,欧洲地区的发展可能早于两河流域与古埃及。(www.chuimin.cn)
从考古上看,欧洲出土的车轮在年代上也早于两河流域,1989年,在德国夫林班克的一座墓冢中发现了三道车轮的印辙。这些车轮印痕的校正年代为公元前3650年—前3400年,属于欧洲新石器时期的漏斗颈陶文化时期,其年代略早于两河流域乌鲁克文化时期出现的轮式运输工具(约公元前3500—前3100)。在波兰南部的布洛诺西漏斗颈陶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年代约为公元前3530—前3310年的带车形图案的陶器罐子。而在斯洛文尼亚发现的约公元前3150年的卢布尔雅那沼泽轮则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轮子。可见,在公元前4千纪中后期,两河流域、中欧及东南欧地区都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轮车,因此也有学者认为车子是在欧洲及两河流域分别独立发明出来的。欧洲最早的轮车和两河流域一样都是四轮的,所不同的是,两河流域的车子多用驴拉,而欧洲拉车的主要是牛。轮式运输工具带来的运输革命也让这个时期的欧洲能像两河流域一样出现大规模的城镇。
特里波利耶—库库泰尼文化铜针
在今乌克兰和罗马尼亚境内,约公元前4000年,兴起了特里波利耶—库库泰尼文化(简称特里波利耶文化)是这一时期欧洲铜石并用文化的典型代表。该文化因乌克兰境内的特里波利耶遗址和罗马尼亚境内的库库泰尼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于罗马尼亚东喀尔巴阡山至乌克兰第聂伯河中游一带,以铸造铜器和制造彩陶出名,其红铜器具的锻造采用了焊接技术,并开始铸造斧、锥、凿、刀、剑等铜制品。特里波利耶—库库泰尼文化最出名的就是其大规模的城市遗址群,该文化有90个超过10万平方米的居住点遗址,其中29个超过100万平方米,6个超过200万平方米。其典型遗址爱莱斯德、库库泰尼、特里波利耶等人口达1万—2万,其中最大的塔利安基城人口有2万—3万,面积更达到335万—450万平方米,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城址。各大城址外有壕沟土墙,内有街区和大型公共仪式建筑,城内居民普遍居住在2—3层楼房中,遗址呈现出市中心、城镇、村落三个层次聚落等级。特里波利耶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西方最早的类似于太极的图案,这是当地流行的部落图腾,特里波利耶太极图曾在上海世博会乌克兰馆中展出,引起轰动。
冶铜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红铜时代,铜因自身的多种优良特性被制作成工具、装饰品和武器,而石器则因其廉价和硬度的优势在生产上仍占主要地位,考古学上把这样一个铜器和石器同时存在的时代称为金石并用时代,或铜石并用时代。作为宝石文化中心的加泰土丘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早期冶金中心之一,加泰土丘西边山丘的考古发现展示了公元前6200—前5200年从新石器时代到铜石并用时代的演变。......
2023-10-15
然而其中还存在着一个反应中两种气体的体积问题。1805年,法国的盖·吕萨克和德国的洪堡共同进行的精确实验表明,反应中100体积的氧需要199.89体积的氢,即需要几乎恰好是200体积的氢。为了确认其他许多气体反应是否也存在同样的关系,他做了进一步研究。他亲自重新做了实验,并计算了他人实验的结果,终于使他发现了气体反应体积的定律:在气态物质的反应中其体积总保持着简单整数比。......
2023-11-24
夏代方格纹铜鼎1987年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通高20厘米,口径15.3厘米,底径9.8—10厘米,壁厚0.15厘米。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方格纹铜鼎虽然铸造还较为粗糙,但却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且有明确出土地点的铜鼎。方格纹铜鼎局部放大图方格纹铜鼎线图铜器的出现一直被人们视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这件夏代铜鼎为二里头遗址的铜器增添了新的品种,是二里头遗址已经具有文明时代基本内涵的明证。......
2023-11-29
核酸是另一种重要的生命物质,它的发现比蛋白质约晚30年。据知,核酸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在动物的胸腺中,另一种在酵母中。因此,当探索达到分子水平的生物个性时,更复杂和多变的蛋白质结构比核酸“单调的”形式更受优待,并且一代生物化学家曾错误地在氨基酸的无穷潜力中寻找基因的结构。其间,英国化学家托德在核苷、核苷酸和辅酶化学研究中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2023-11-24
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人们在完成驯化农作物这一伟大革命后,又开始了第二次伟大的冒险,那就是迁移到大河流域地区,尝试引水灌溉以弥补天然降水的不足。这次伟大的尝试,使大河流域地区发展出生产率更高的灌溉农业,以及复杂的社会制度,最终促成了文明的出现。各大河流域的地理特征又会使各文明形成哪些不同的特点?......
2023-10-15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既是企业活动的中心,又是组织文化建设的倡导者。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员工培训。在组织文化建设中,企业领导者应该运用一切舆论工具,大力宣传本企业的组织文化,同时发挥管理者和英雄人物的示范带头作用,形成潮流和声势,主动利用从众心理,促成全体员工行动上的一致。如何化解员工出现的挫折心理也是组织文化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023-08-02
“蓝田人”是继“北京人”之后在我国境内发现的又一直立人化石,因发现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的蓝田县而得名。从蓝田人下颌骨、头盖骨和牙齿的标本看,蓝田人头骨的形态既与北京人有相似之处,又在一系列特征上表现得比北京人原始。蓝田人的发现,对研究蓝田地区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地层地貌、沉积环境及古人类进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023-08-20
但是,随着欧盟的成立与各项工作的推进,目前欧盟不仅有共同的市场、货币,而且有了共同的劳动力市场。面对迅速发展的欧洲劳动力市场,欧盟需要一个统一的比较标准,其要点是:标准的特点,比较的范围,以及比较的内容。......
2023-10-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