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文化与酒泉四神造型关夫酒泉崔家南湾发现的一座魏晋墓中有非常精美的四神铺地方砖。沿对角是三条平行线把方砖分割成四个三角形的大面,四个大面依东南西北,分别是神态各异的青龙、朱雀、白虎、玄武。西汉酒泉胜迹的泉眼四壁也雕刻有四神的造型,嘉峪关也曾发现有四神的造型。再以后四神被人格化,分别给起了名字,青龙叫“孟章神君”,白虎叫“监名神君”,朱雀称“陵光神君”,玄武称“执明神君”。......
2024-10-17
在约公元前3200年,两河流域大规模城市化的同时,埃及也掀起了城市化浪潮,尼罗河南北原本孤立的各村镇通过战争和联盟的方式合并,最终让埃及形成数十个斯帕特。斯帕特是埃及人的叫法,古希腊人称为“诺姆”,在我国又译为“州”。这些州都有一个地处交通要道,以政府机关、王宫、神庙为中心的城市作为行政中心,连接周围的数个村庄。各个城市都有一定的自主权和一个属于自己城市的守护神,有关于本城保护神的神话和礼仪,这些州和两河流域乌鲁克等城邦一样同属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城邦国家。
尼罗河流域的各州由于信仰不同和经济利益上的冲突,经过长期的联盟与战争,最后形成尼罗河上下游两大联盟王国。南方上游河谷地带的上埃及王国以希拉康坡里斯城为中心,国王戴白色王冠,国库称白屋,以鹰为图腾、睡莲为徽标(睡莲也是今日埃及国花),奉鹰神荷鲁斯为其保护神。北方下游地区的下埃及王国以布陀城为中心,国王戴红色王冠,国库称红屋,以眼镜蛇为图腾,以纸草茎、蜜蜂为徽标,奉沙暴与混乱之神塞特为其保护神。上下埃及通过尼罗河连成一体,尼罗河平缓的河流使上埃及顺流而下的北上航行极为便利,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已经懂得使用风帆的埃及船只南下返航毫不费力。尼罗河的这个特点促成了上下埃及比两河流域地区更早实现统一,荷鲁斯神和塞特神的上下埃及统一之战一触即发。
古埃及浮雕:塞特神(左)和荷鲁斯神(右)
古埃及祭司和历史学家曼涅托著有《埃及史》一书,记录了从约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第一王朝到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征服埃及之间近2800年的历史。美尼斯是《埃及史》中所记载的古埃及第一王朝的创建者,他最初是南方上埃及提尼斯的城邦首领,后来以提尼斯城为都城成为上埃及联盟的领袖。约在公元前3100年,他统领上埃及联盟在上下埃及的交界地(今埃及首都开罗附近)彻底击败下埃及联盟,成功统一了全埃及,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民族国家,埃及历史从此由前王朝时代进入早王朝时代,历时近2800年的古埃及31个王朝由此开始。
美尼斯在实现统一后分别在上、下埃及加冕,自称“上下埃及之王”(此时埃及国王还不叫法老),并在上下埃及分别设立了白屋和红屋南北两个国库,各自实行独立的财政管理,下埃及也依然保留着自己的宗教圣城,继续崇拜自己的守护神塞特,保持一定的自主性。为巩固对北方下埃及三角洲地区的统治,同时也为控制上下埃及通往亚洲的贸易路线。美尼斯在决战地点修建了一座白色城墙的城市——“白城”,这座作为上埃及和下埃及的分界点的城市也就是后来希腊人所称的“孟菲斯城”[16],意为“普塔神之宫”,因其守护神是艺术和手工业之神普塔神而得名,从建成起就一直是埃及的手工业中心,城内高级祭司也是从匠师中挑选的,并冠以最伟大的工匠头衔。
虽然后来的史书都把美尼斯列为埃及的第一位国王,但是直到今日,美尼斯还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在埃及早期文化遗址中,找不到任何有关美尼斯的记载,美尼斯这个名字直到第一王朝开始1500年以后的埃及新王朝时期才出现在文献中。不仅是美尼斯,后世流传下来的埃及史料所记载的所有第一、第二王朝的埃及国王名字都未在早期遗址中发现,倒是发现了事迹和第一、第二王朝相同的人物,这可能是因为埃及国王往往有多个名字所致。据考证,古埃及国王除了本名外,在登基后还有“荷鲁斯名”“上下埃及之王”等名衔的名字,所以后世的王表记下的可能只是诸多名衔之一。
在考古发现中和美尼斯对应的埃及第一王是纳尔迈,在第一王朝王墓出土的一块石板上,刻有第一王朝诸王的名字,其中纳尔迈的名字排在第一位,纳尔迈也因此被认定为埃及王朝的第一帝王,他的名字出现在许多文物上,其中以纳尔迈调色板、纳尔迈权标头、利比亚贡赋调色板最为重要。
纳尔迈调色板是一块刻着纳尔迈名字的盾形石板浮雕,其正面的纳尔迈浮雕头戴象征上埃及王权的白冠,高举权杖,击打跪在面前的俘虏;反面的纳尔迈浮雕则头戴象征下埃及王权的红冠,带着部将巡视战场上敌人的尸体。调色板正反两面纳尔迈分别戴着上埃及的白冠和下埃及的红冠,表明了他同时拥有上下埃及的王权,被认为是纳尔迈统一上下埃及的标志。(www.chuimin.cn)
纳尔迈调色板
调色板是用来调磨颜料化妆的用品,古埃及人无论贵族和平民都美容成风,他们不但染发,还给自己的皮肤涂上各种颜色。他们通过在调色板上研磨绿松石、红赭石、孔雀石、天青石等天然矿石,提取不同颜色,如用孔雀石将下眼袋涂绿,用红赭石将嘴唇涂红,然后用油脂、树脂、麻油调和。爱美的古埃及人还发明了假发、眼线膏、眼影粉、油膏、芳香油、染指甲油等,并懂得用香料和薰香提炼精油和香水。
在纳尔迈权标头中,纳尔迈再次头戴象征下埃及之王的红冠出现,在权标头上刻着纳尔迈攻陷下埃及的城市,俘获了大量奴隶和牲畜,还迎娶了他们送来的公主。利比亚贡赋调色板则刻画纳尔迈在对埃及西部利比亚的战争中夺得了许多战利品,并破坏了那里的城市。
纳尔迈死后被安葬在他的大本营提尼斯附近的阿拜多斯。阿拜多斯是冥王奥西里斯的崇拜中心,也是古埃及一年一度的奥西里斯节[17]的举办中心,相传奥西里斯的遗体就埋在那里,奥西里斯被视为“冥界之王”和“来世之主”。古埃及人相信只有奥西里斯神才能赐给他们永生。所有古埃及人都想死后埋葬在这个地方或立一石碑,以便能得到奥西里斯的庇护,这里也成为第一王朝的皇家墓地。
古埃及人认为人生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居留,灵魂不会随死亡毁灭,而会活在另一个世界中。为了死后过得舒适,古埃及人对死后世界的营造比现世还要重视,因此埃及文明的代表性建筑是陵墓而不是王宫。
早王朝时期还没有金字塔墓,国王和贵族坟墓类型被称为马斯塔巴(意为石凳),分地下墓室和地上建筑两部分,中有通道相连,地上建筑是用石灰岩砌成的长方形高台,高台上建有宫殿式的祭堂。纳尔迈的王后涅托泰普的陵墓是最早的大型马斯塔巴坟墓,其墓地面积达到1400多平方米,包括安放木乃伊石棺的主室等数十间房间,各房间内摆放着死者生前的遗物和在阴间所需的一切用品,坟墓室壁上的浮雕和壁画描绘着墓主在阴间可享受的各种生活。相信“灵魂不灭”的古埃及人同时还信奉“来世再生”,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会依附在尸体上,如果尸体腐烂,人就无法再生,为了保存好尸体,他们将死人精心制成数千年不朽的木乃伊,并由此发展出古代最出名的防腐技术和先进的解剖学。
古埃及马斯塔巴坟墓
四神文化与酒泉四神造型关夫酒泉崔家南湾发现的一座魏晋墓中有非常精美的四神铺地方砖。沿对角是三条平行线把方砖分割成四个三角形的大面,四个大面依东南西北,分别是神态各异的青龙、朱雀、白虎、玄武。西汉酒泉胜迹的泉眼四壁也雕刻有四神的造型,嘉峪关也曾发现有四神的造型。再以后四神被人格化,分别给起了名字,青龙叫“孟章神君”,白虎叫“监名神君”,朱雀称“陵光神君”,玄武称“执明神君”。......
2024-10-17
RELIGION埃及在历史上一直是个多神论国家。将不同的神祇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位新的神是埃及宗教的特点之一。这些神拥有多种化身,动物即为其中一种,因此人们将动物当成神来祭拜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古埃及的宗教信仰体系中,“国家崇拜”与“个人崇拜”共存,平行发展。神庙中的神祇令人难以接近,信徒们便向神的小青铜像祈祷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种还愿式祭拜,正是埃及人向神祇表达个人崇拜最为深切的方式。......
2023-08-05
从精神表达的意义指向而言,神图主要是指用以描绘三清、西方三圣、释迦牟尼、孔子等被赋予了宗教性内涵的人物图画,神图多为主神。而神挂在囊括神图基本类型的同时,还将傩坛中具有装饰性、审美性功能的宗教配饰纳入其中。他们认为主持傩坛者自身的修为和傩坛的神挂、神图能够为法事活动提供神力,从而实现满足事主的预设目的。......
2023-08-04
唐玄宗也听说了吴筠的名字,派人去召见他,谈得非常愉快。大历十三年 ,吴筠卒于宣城道观中。吴筠所著《玄刚论》 ,自称是“总括枢要”之作,充分阐发了道教基本理论。吴筠认为人是禀元气而生的,人的品性才质等差别也都是由于先天所禀之气不同而不同。吴筠将人分为“睿哲” 、 “中人” 、 “顽凶”三品。......
2023-12-06
考古学家猜测,这条大鳄鱼生前可能被古埃及人当作“鳄鱼神”索贝克的化身受到崇拜,死后被制作成木乃伊,隆重下葬。对鳄鱼的崇拜,在古埃及法尤姆地区尤为突出,那里曾经沼泽丛生,鳄鱼出没。为了表达对“鳄鱼神”索贝克的崇拜,古埃及人把法尤姆的一座城市命名为鳄鱼城,并在城里修建了许多庙宇供奉索贝克。古埃及人崇拜的鳄属于鳄科,英文称crocodile,嘴唇呈V字形,闭合之时,下颚两侧的第四齿露出,紧紧与上唇贴合。......
2023-10-28
将军受命,君必先谋于庙,行令于廷。国君会亲自把斧钺赐给被任命的将军,然后对将军说:“左、右、中三军将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职权范围,如果有逾越职权向上请示的,就坚决处死,军中只有将军一人可以发号施令,绝不可以出现第二个发号施令的人,如果另有他人胆敢随意发号施令就处死,擅自扣留军令的处死,不按照命令行事的处死。”将军进入军营后,便立刻下令关闭营门,戒严道路,限制吏卒随意出入。......
2023-08-04
至此,东岳大帝就成为泰山神的具体形象。这一威赫神衹的诞生,使泰山神实现了人格化,迅速走向民间,得到了广大信众的普遍认可。岱庙天贶殿正中的神龛内,供奉着东岳大帝神像。东岳大帝的这个装束,由宋太祖及其孙宋真宗定制,延续至今。那么,东岳大帝神衹是怎么诞生的呢?《东岳大帝本纪》《历代神仙通鉴》等亦持此说。随着通俗小说《封神演义》的普及,东岳大帝演变为众望所归的黄飞虎形象。......
2023-10-23
武后称此石为天授圣图,自己亦称为圣母神皇,所以作《大享拜洛乐章》。《景云河清歌》的缘起,在于贞观十四年出现景云现、河水清两大祥瑞。祥瑞在贞观政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所谓“圣人受命,瑞先见于河”,实际是将文帝比附为“圣人”。......
2023-1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