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增长与要素贡献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农业政策的变迁,中国农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发展,总体上保持了一个不断提升的态势。其中,林毅夫较早地分析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农业增长的影响,认为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农业增长有着巨大的贡献。依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增长的阶段性特点,本研究将分阶段对农业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023-12-06
新月沃地是亚欧大陆西部的农业革命中心,中国则是亚欧大陆东部的农业革命中心,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距今大约1.2万年的古稻谷,玉蟾岩的稻谷尚未完全驯化,兼有野稻、籼稻、粳稻的特征,体现了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演化初期的原始性状。此外,在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和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也出土了约1.2万年前的水稻硅质体或硅石,证明中国最早的农作物出现时间和新月沃地大体相同。不过也有学者认为玉蟾岩、仙人洞等地发现的稻谷均仅有谷物而无谷根、谷秆,亦无稻田,因此也有可能是采集而非种植产物。
在玉蟾岩、仙人洞出现古稻谷之后,在长江中游地区产生了以彭头山文化(距今约9000—7600年)为代表的一批定居聚落。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稻谷及夹炭陶器,并发现有木骨泥墙的地面建筑。而在湖南常德所发现的华垱遗址中,不但发现了长江中游地区最古老的半地穴式房屋,还发现了一段壕沟,在这段壕沟内侧,还依附有一小段堆筑近生土的土垣状堆积。考古人员认为,这段土堆是用从壕沟中挖出的土垒筑而成的土墙,可见大体与“世界第一古城”耶利哥处于同一时期,中国也出现了具有防御设施的聚落。
和亚欧大陆西部仅有一个新月沃地农业革命中心不同,中国同时拥有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两个农业中心,长江流域地区培育出的农作物是水稻,黄河流域地区培育出的农作物则是粟和黍。河北武安的磁山文化遗址被认为是粟和黍的起源地。磁山文化开始于约公元前8000年,大体与“世界第一城”耶利哥处于同时期,其最早驯化的农作物是黍(也叫糜子,去皮后称黄米),其年代距今约10000—8700年。到距今8700—7500年,粟也开始被种植,粟去壳后叫小米,最初由野生的狗尾草驯化而来,又叫谷子、禾、稷,在古代,农作物被统称为“五谷”。“社稷”则用来代表国家。社是社神,主管土地;稷是稷神,主管五谷,可见粟(稷)在中国古代农业中的地位之重。虽然现在不管南方还是北方都不再以粟米为主食,但在唐代以前它却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唐代以后小麦才开始逐渐替代粟、黍成为北方主食。
有部分专家认为,在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家鸡骨骸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家鸡骨骸,而其出土的家猪骨骸是中国最早的家猪骨骸,从而证明磁山是世界上公认的家鸡发祥地,而世界上最早的家猪虽然出现在西亚,但研究表明,中国、欧洲等地的家猪是分别从当地的野猪驯化而来的。起源于中国的本土猪多为黑毛猪,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都是起源于英国的约克夏大白猪。(www.chuimin.cn)
狗尾草
粟
第3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增长与要素贡献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农业政策的变迁,中国农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发展,总体上保持了一个不断提升的态势。其中,林毅夫较早地分析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农业增长的影响,认为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农业增长有着巨大的贡献。依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增长的阶段性特点,本研究将分阶段对农业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023-12-06
第1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的发展一、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增长速度呈现“两缓两急”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总体上保持了不断增长的势头。目前中国“种、牧、渔、林”的大农业格局已经基本形成。表2—2农作物播种面积构成资料来源:相关年份《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新中国五十年农业统计资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大幅上升。......
2023-12-06
第4节中国农业国际化:未来之路中国农业政策过去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现在指导方针转向多予少取放活,把“三农”问题放在全局高度,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战略。入世后,中国农业国际化发展也进入新阶段,农业发展面临良好的国内环境,但是农业国际化进程还面临不确定性,突出一点是农业谈判的不确定性。......
2023-12-06
第3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在中国经济建设中,科学技术对中国农业发展扮演着重要角色,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吸收,加强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成为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30年来,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工作迅速发展,广泛参与国际贸易,与各大洲均建立农业科技交流和经济合作关系。......
2023-12-06
同时,中国基层科技人员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三)重大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不足,整体效率不高尽管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已有较大提高,但由于投入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仍然存在重大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已成为影响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中国一般农业科技成果较多,而重大技术成果很少。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同时,由于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收益性差,不利于中国农业技术市场和高新产业发展。......
2023-12-06
中国农业科技不但在研究水平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且在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存在更大的差距。据中国农科院估测,中国农业科技研究开发的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10~15年,而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则在15~20年以上。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数据库建设初具规模;涉农网站发展迅速;电信电视网快速发展;农村信息服务深入基层;农业信息技术研发成果显著。......
2023-11-04
大豆品种主要推广了东北大豆、028、027等品种,增产效果明显。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大力引进新型农业机械,大面积实施轮作、复种、间作套种、果粮间作等耕作新技术,以提高产量,优化粮食作物品种结构。林业工作也促进各地农牧事业齐发展。1971年全国林业工作会议后,各级林业部门大力号召植树造林,林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
2023-08-24
第2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政策变迁制度变迁是推进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制度变迁作用的发挥。......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