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泉井 这是舟山有史记载的最早的古井。可见作为舟山水井的老祖,它有非常显赫的历史地位。据舟山文化专家夏志刚和孙峰等调查,该地有一个“荷花池湾”的地名。这口水井,明天启《舟山志》还有记载,说明它在明代还存在,不过现在已经片毛不存,仔细揣摩语意,其位置当在现今东岳山山下与海之间。舟山井四眼井也是舟山有史记载的最古老的水井之一,仅次于惠泉井。明天启《舟山志》记载有它的名字。......
2023-10-15
姚公殉难处梵宫池 一口井池,一位知县,一场抗侵略壮举,一腔天地浩气,这口水井承载了多少沉重壮烈的历史元素!梵宫池位于定海龙峰山腰东南部,现舟山革命烈士陵园内。姚公,即姚怀祥,字履堂,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时任定海知县。1840年7月,英侵略军进攻定海,姚怀祥率众协助清军抵抗。眼见定海失陷,英军横行,姚怀祥满怀悲愤,投梵宫池尽节。典史全福誓死不降,悬梁自尽。时任军营书记官的李昌达,投方河自尽殉节,次日其妻房氏也投方河随殉。他们共同书写了中国人民宁死不屈的壮烈情怀和崇高气节。
姚公殉难处井是英殖民者侵略的历史见证,而且保留至今,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现在为舟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留方井 位于定海区昌国街道留方社区,这口水井名气极大。因为它牵涉到发生在定海的两大历史事件。一是方国珍在舟山的活动。据史书记载,元至正十五年(1355)春,方国珍攻占昌国(舟山),从此留驻舟山长达十多年。民间传说这口水井就开凿于那个时候,“留方井”名字中的“方”,指的就是方国珍。据说方国珍在舟山期间,民间口碑不差,一个“留”字,表达了舟山人民对于他的怀念之情。二是与鸦片战争时定海保卫战有关。清道光二十年(1840),英国侵略军攻陷定海。在知县姚怀祥等殉国后,时任军营书记官的李昌达和他妻子也投方河自尽。这方河就在留方井边上。留方井的南端为仓河(今留方路南端),北端就是方河。也有人说留方井原址就是方河,清同治七年(1868)邑人谷兰亭将原方河改建成三个口的水井。这种说法与留方井的形成不相符,很可能是留方井原为单眼水井,后来被改建为三眼井,用来纪念方国珍和李昌达夫妇。
留方井沉甸甸的历史积累使它成为舟山水井中的名井。1979年,留方井被公布为舟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它与附近的“义士李先生殉难处”的石碑一起构成了一个井文化的生态保护区。
南明宫井 位于定海区昌国街道留方社区舟山警备区司令部院内。清顺治六年(1649),南明鲁王朱以海退守舟山,以参将府(即现在的舟山警备区司令部)为“行宫”,于是这口开凿于明代的普通古井,也就成为“南明宫井”。顺治八年(1651),清军攻陷舟山。鲁王妻子投井而死。锦衣卫指挥王相、内臣刘朝在水井旁边自刎而死。“南明宫井”因此又成了一口承载历史烟云的义井。2001年6月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营衙门井 位于定海区昌国街道留方社区建国路31号西北侧弄堂边,元代始凿,清代时增建正方形井圈。其名来自清代在此驻防的中营衙门。这口水井就在中营衙门,为官兵提供生活用水。2001年6月被公布为舟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使得此井所包含的与古代海军有关的井文化可以继续传承。
保息局义井 位于定海区蓬莱社区徐家塘18号前,根据井圈外壁石刻铭文可知,该井开凿于清同治元年(1862)。清代“保息局”为民间公益性慈善组织,主要是收容与救济无家可归的老人和生活困苦的寡妇,为之送终埋葬,它同时还设有免收学费的义塾等机构。保息局义井,名字中有一个“义”,当也属于保息局为困难百姓开挖的井。所以这口水井具有特殊的保护价值。它所体现出来的救助、体恤等精神,是值得传承和弘扬的。(www.chuimin.cn)
舟山古井中,还有许多与抗倭有关。因为舟山是倭患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舟山的历史与抗倭密切相关,许多文化遗迹,都与这段历史有关联。舟山的水井和井文化,也是如此。
廉泉抗倭古井 位于普陀区朱家尖蜈蚣峙山西麓,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此井西侧石崖上镌有“廉泉”两字。明代,朱家尖石牛港是明军的水师基地。这石牛港就在蜈蚣峙山附近,与廉泉抗倭古井近在咫尺,现在已经淤积成一条小河状的小海湾了。作为抗倭前线的朱家尖多有抗倭遗迹。此口水井也是如此。它很可能曾经是抗倭官兵和水师船只重要的供水水源。“廉泉”之名或许是赞美该水井的水质非常优良,也或许是赞美抗倭官兵的清廉品质。
廉泉抗倭古井为朱家尖重要的抗倭史迹,“廉泉”的摩崖石刻也很有艺术价值。它们一起构成了一处文化景观,现为舟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戚家湾方井潭 位于普陀区沈家门戚家湾路39号北侧。据说此井的开凿与抗倭有关。虽然无法确知戚家湾地名是否与戚继光有关联,但沈家门是明代水师基地和抗倭前线,则是不争的事实。当时沈家门驻有大量明军,需要源源不断的淡水供应,开凿水井当在情理之中。
戚家湾方井潭为普陀重要的抗倭史迹,值得精心保护。它所包含的井文化,也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
倭井潭 位于岱山县长涂镇倭井潭村参府弄。原为一山泉水潭,明嘉靖倭寇盘踞长涂岛,并霸占了该水源。长涂人民奋起抗争,民间传说有渔家三姐妹投毒于潭,希望能毒死倭寇,被倭寇发现后跳海自尽。后来乡人砌潭为井,立碑以祀,因此得名。它与右侧的为纪念抗倭将士而建的参府庙一起构成了长涂岛的抗倭史迹。现为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倭井潭村也因此被列入历史文化名村。倭井潭现在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有关井里乾坤:舟山的井与井文化的文章
惠泉井 这是舟山有史记载的最早的古井。可见作为舟山水井的老祖,它有非常显赫的历史地位。据舟山文化专家夏志刚和孙峰等调查,该地有一个“荷花池湾”的地名。这口水井,明天启《舟山志》还有记载,说明它在明代还存在,不过现在已经片毛不存,仔细揣摩语意,其位置当在现今东岳山山下与海之间。舟山井四眼井也是舟山有史记载的最古老的水井之一,仅次于惠泉井。明天启《舟山志》记载有它的名字。......
2023-10-15
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嵊泗民间产生了广泛的神祇信仰,渔民们希望通过对神祇的祈祷、建筑庙宇供奉,能为自己带来平安和渔业上的丰收。考察菜园镇内的各处民间信仰场所,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会发现有水井的存在。作为民间信仰场所的附属设施,水井的作用不可或缺。每年农历七月初二,民间会举行庙会集资演戏,以庆祝泗洲宫神的生日。宫前井潭内壁由块石垒砌,石与石之间衔接紧密,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
2023-10-15
定海作为一座海洋历史文化名城,曾经历明末清初的辛卯屠城之难和两次鸦片战争。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许多节义忠勇的历史人物,让定海的古城文化变得丰厚,人文精神变得丰腴,其间,古城内的古井也成为这一桩桩历史事件的见证。“二丈”与“丈余”之间的差异,或跟井底是否清淤深掘有关,也跟井面是否提升、井圈是否筑高有关。盖茶圣陆羽评定天下水品二十等,惠山泉位列第二。......
2023-10-15
定海位于舟山本岛之中部和西部。海岛缺水,居民只能以井水维持生命。定海许多自然村岙,都是以井命名的。定海乡村,指的是白泉镇、金塘镇、干镇、岑港街道、小沙街道、马岙街道、双桥街道、盐仓街道的农村社区以及新城区块定海方向的农村社区。本章介绍定海西北部乡村区块,包括金塘、岑港、双桥、小沙、马岙全域和盐仓街道的农村社区。定海辖区较大,周围乡镇可以分东西两片。......
2023-10-15
凉水井 位于临城街道凉水井村。由此可见,凉水井村应该是清康熙年间颁示《展海令》后,渐渐形成的。笔者在为凉水井村王氏一族编修家谱时,发现王氏一族的始迁祖是在清乾隆年间,从宁波镇海大迁居到凉水井的张家岭下落脚。王氏一族排行为“立继开德、世代忠信、贤良方正”,至今已传至第十代“良”字辈。文人用“文君绍昌永、佩显继安康”十字作为陈氏排行。到了陈氏第八代继字辈,出现一个旅沪商人、定海首富陈少梅。......
2023-10-15
舟山是一个群岛的合称。舟山的缺水历史拥有无数惨痛的记忆。从舟山地方志的记载和现存的水井位置来看,凡是可能有水的地方,几乎都有水井的开凿。在这些水井中,有一口井的地位非常显赫。《四明图经》的记载表明,在舟山人文历史发展记载和描述的第一笔里,就有舟山水井的位置。因此在舟山群岛,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水井都有着特殊的地位。从数量上来看,舟山的水井总数之多是惊人的。从种类来看,舟山的水井种类也是比较多的。......
2023-10-15
定海历来民风淳朴,热心慈善的人众多。凿公益井以济民生,也成为当时慈善机构和慈善人士的选项。由此可知,保息局是一个公益性的慈善组织,是一个解救民困、安养百姓的慈善机构。关于定海保息局,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定海县志中均未见记载。但由保息局慈善机构专为扶持困难百姓生活用水而开挖的义井,其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对研究定海城市变迁和古代慈善机构变迁有重要价值。现为舟山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其造福乡民,故名惠民井。......
2023-10-15
由此可知,嵊泗现有水井的历史大致不会超过200年。历史上的八角井潭原为块石垒砌,石与石之间咬合紧密,井口用青条石叠砌成八角形,故名八角井潭。但可惜的是,这口见证了历史的井,最终难逃被填埋的命运,至今已无任何遗迹可寻。金鸡岙的最里侧,有个被称为“大槽”的聚水池。据村民回忆,大槽原先为天然形成的水潭,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为金鸡岙村民提供生活用水的同时,也为当地的渔业发展发挥了一些作用。......
2023-10-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