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普陀山的井文化:探寻舟山井泉潭池

普陀山的井文化:探寻舟山井泉潭池

【摘要】:所以从普陀山志的记载来看,这口金沙井非常古老,很可能属于普陀山的第一批古井。由于历史悠久,它因而也成了普陀山文化的一个元素。那时候普陀山处于全面发展的时期,这里建有许多匠作寮,专供修缮普济寺和建造其他寺庙的工匠们居住。这里是普陀山文化最为集中的地方,这三昧泉的存在更是丰富了普陀山的文化。普陀山的这口涤心泉也是如此。

除了上述名井名泉、名潭、名池,普陀山还有众多的井潭。它们或者因历史变迁已经湮灭,或者因位于僻静之处而不那么令人瞩目,但是都包含了丰富的井文化

金沙井 这是普陀山最古老的水井之一,各种普陀山志都有过记载。明周应宾《重修普陀山志》:“金沙井,在圆通殿右,俗名龙井,久旱不竭。每遇寺僧有不祥,辄变黑色。”清裘琏《增修南海普陀山志》:“金沙井,在圆通殿右,今在方丈后,旧呼龙井。”所以从普陀山志的记载来看,这口金沙井非常古老,很可能属于普陀山的第一批古井。但它一直被保留至今,实在是可喜可贺。前几年出版的王连胜主编的《普陀山大辞典》记载:“在普济寺方丈殿前,圆形,直径70厘米,旧呼龙井。”它已经成为普济寺千年风云变迁的一个见证。

由于历史悠久,它因而也成了普陀山文化的一个元素。清钱熙载《金沙井》诗云:“淘汰得金沙,光辉烂若霞。龙宫投众宝,井水剧清华。”诗从大浪淘沙的角度起笔,又由于井位于普济寺内,内涵丰富,于是又以“辉烂若霞”歌颂井的不同凡响。难能可贵的是,短短的四句诗,作者还不忘海洋文化元素的注入。由于此井又名龙井,因此作者联想到龙宫意象,认为此井的水之所以如此清冽,是凝聚了龙宫的精华所致。

杨枝庵井潭 杨枝庵本身就是普陀山文化的一种象征,因为它的建成,并非为了供奉神灵,而是为了保存一幅观音画像,那就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画的观音像。由于画像上的观音左手持净瓶,右手轻拂杨枝,为一尊杨枝观音画像,因此它也被称为杨枝庵。它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属于普陀山“万历中兴”时期的产物。

杨枝庵位于普陀山雪浪峰东南山麓,古木成荫,环境极为幽雅。庵堂北侧有一扇小门通向雪浪峰的支峰象王峰。汩汩清流从象王峰上下来,至一处石坎下,地势陡然下降,于是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瀑布,长年累月,冲刷成一个四五平方米的水潭。石潭周围砌以石块,所以又成了井状。枯水季节,瀑布消失,但暗泉不绝,所以水潭从不干涸,而且永远清澈见底,极为清冽。

此潭不见于山志记载,也无名称,由于它位于杨枝庵侧,所以一般以杨枝庵井潭名之。笔者曾经在杨枝庵内工作和生活过一年(当时它被某教育单位借用,被当作一个分校使用),天天用它里面的水洗脸、洗衣服,有时候也用这个水烧开泡茶喝。有一年晚春,笔者父母和一群乡亲从老家来普陀山礼佛,来到杨枝庵看望我。他们走得口渴,见到这个井潭,捧水就喝,连连称赞说:“这个水太好了,又甜又清凉,从来没有喝过这么好的水。”

杨枝庵井潭左侧的山坡上,建有一个蓄水池,供分校的师生饮用。它的水源来自象王峰半腰上的一个坑道井,所以水质更为优良。

前寺横街井 位于普陀山前寺香华直街和横街的转折处,海印池西北角,朝南方向前面就是万丛荷花。现井口略为长方形,长0.8米,宽0.6米,深6—7米。有人说它的名字叫“梅岑地下水井”。其实不然。根据普陀山文化研究专家王连胜介绍,此井各普陀山志均无记载,民间俗称为“横街井”,大约开挖于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那时候普陀山处于全面发展的时期,这里建有许多匠作寮,专供修缮普济寺和建造其他寺庙工匠们居住。这些工匠迫切需要生活用水,因此开挖了这个水井,主要供烧饭做菜和洗衣服、洗菜之用。至今附近的居民还经常来此洗衣服,井周围依然保留有比较浓郁的世俗生活味道。

龙泉 位于法雨寺内。王连胜《普陀山大辞典》:“龙泉,源出锦屏山,流经法雨寺三官殿下,原有镌刻‘龙泉遗泽’四字,今佚。”可见这龙泉,原是一股清澈的溪流,从山峰之间逶迤而来,犹如蛟龙盘旋,而其水又源源不绝,仿佛有地下泉水喷涌,迥异于时断时续的普通溪水,故而得名龙泉。清代杭州人胡麟曾经有《龙泉》一诗歌咏之:“神龙出没海风腥,此地龙泉出锦屏。嘘气便成云漠漠,满地倒影暮山青。”突出了它与青山完美融合的至美品质。

三昧泉 位于普陀山普济寺前永寿桥南。永寿桥在普济寺前海印池内,为海印池三桥之一。这里是普陀山文化最为集中的地方,这三昧泉的存在更是丰富了普陀山的文化。

三昧泉在清裘琏《增修南海普陀山志》中有记载:“在永寿桥南,甃方池,周广四丈。”这“甃”乃井壁之意。“甃方池”说明三昧泉的周围都被用砖石砌成壁墙,很是精致,井口也很大,有11平方米左右。王连胜《普陀山大辞典》记载说:“三昧泉,在永寿桥南。方池蓄之,(现)周广2米余。1983年,修建菩萨墙时填没。”原来现在它已经不存在了,很是令人遗憾。

三昧泉的名字带有浓厚的文化含义。“三昧”是梵文的音译,意为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属于佛教的静坐类修行方式。清时杭州人汤璐《三昧泉》诗就表达了对于这种理念的认同:“三昧随心得,灵泉触处逢。何须他处觅,即此认遗踪。”

龙眼泉 王连胜《普陀山大辞典》记载:“在南天门狮子石上。两泉相对,酷似双目。常年积水不涸。”这是一种罕见的“石泉”现象,也就是岩石上有天然的凹穴,上面积满了雨水,但它并不会因日晒蒸发而干涸,仿佛底下有水源供应。嵊泗小洋山和大洋山旁边的圣姑礁上,也有类似泉穴。由于奇异,无法用常理解释,所以名之为“龙眼泉”。清代普陀山僧释明慧有《龙眼泉》诗:“慈氏流风远,龙泉万古清。徘徊情脉脉,倒影一天星。”这位僧人把它归之为“慈氏流风”,也就是佛化的一种体现。(www.chuimin.cn)

活眼泉 清裘琏《增修南海普陀山志》:“在寺(普济寺)西息耒园内,潮公治退居之室,得泉饮之而甘,故名。”这里的“潮公”指的是曾经创立了海潮庵,后来成为普陀山住持的通旭大师。清章圣瑞《活眼泉》诗云:“一泓寒贮月,泻影万峰横。心眼由来活,须眉更觉清。饮兹涤尘累,鉴彼无俗情。了了清凉境,何须问百城。”息耒园现在已经成为一家现代化的高级宾馆,此泉因此成为一种文化记忆。

涤心泉 清裘琏《增修南海普陀山志》:“在道头,濒海。潮涨时若欲没,然水清味甘,挹注不匮。”王连胜《普陀山大辞典》:“涤心泉,位于短姑道头北上濒海处。虽近海,水清味甘,挹之不竭。清沈雯初《涤心泉》诗云:‘心地涤无瑕,工夫许到家。在山真不浊,清净避喧哗。’”海岛上有许多海边井泉,定海曾经有过的“舟山井”,现在还存在的嵊泗滩浒岛的沙滩井,都属于这类井泉。它们的水位会随着潮汐的涨退而起变化。普陀山的这口涤心泉也是如此。但稀罕的是它的水质很好,并无丝毫咸味,难怪它被命名为涤心之泉,诗人也要赋诗予以赞美了。

洗心池 又名半月池,位于磐陀庵(原普陀山管委会所在地)前面,当为磐陀庵的放生池。磐陀庵历史非常悠久。据明周应宾《重修普陀山志》记载,向有古室数楹,年远颓圮。海宪(海道副使)方应明捐俸重建。又据王亨彦《普陀洛迦新志》记载,光绪年间(1875—1908)重修,“善章改建大殿,及接引殿、客寮二十余楹。又创天王殿、玉带阁、楼房等。镌明董其昌磐陀庵三字题额于石,嵌诸墙壁。又浚洗心池,以畜鲜介。有方兴未艾之象。”清代后期,与隐秀、白华、海岸、净土、梅福五庵,为前山六大房。可见这半月池古已有之,光绪年间进行了疏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整个池塘成圆形,因此这半月池之名,当为古名。

池边有一棵已有350余年树龄的大樟树,据说是普陀山最大的樟树。更为奇特的是,在其根部,它把一块高约1米、宽0.4米的旗杆石碑紧紧地搂在怀里,大有要把此石碑“吞没”之势,从而形成了普陀山的一道奇观。

现今的洗心池,广约6亩,即4000平方米左右。池水纯澈,映照日月,兼之外砌粉墙,四周古樟蔽天,进入的通道山门门楣上,一面镌字“映碧”,另一面刻有“叠翠”,显得非常清静,所以得名为洗心池。的确是一处涤荡心灵的好处所。

灵一泉 王亨彦《普陀洛迦新志》:“灵一泉,在故育恩院西,磐石上有水穴盈尺,清泚可掬。”王连胜《普陀山大辞典》:“灵一泉,在会仙峰侧磐石上。圆形,口径15厘米,深约1米,终年不涸。崖间有明代杨鸣麓题刻‘灵一泉’三字。”这也是一泓“石泉”,但水深竟达1米,估计已经抵达地面,有泉水涌供了。

双泉池 王连胜《普陀山大辞典》:“双泉池,在中山双泉禅院外公路侧。长约20米,宽10米。据旧志记载,明僧真静建庵麓间,众人乏水,持咒祈求,岩下有双泉涌出。”双泉禅院因这双泉池而得名,可见它曾经是附近一带僧众和百姓的主要供水处。现在虽然被开拓成规模较大的水池,但是其最初发挥的功能却是水井。

莲花池 王连胜《普陀山大辞典》:“在紫竹禅林前。原为一泓清泉,其东面有岩石镌‘敕封莲花池’五字。1996年疏浚拓宽,围以雕花石栏。池濒大海,前有不肯去观音院、潮音古洞。”说明它最初是一处天然泉水,因位于紫竹林,而紫竹林是普陀山非常重要的佛化标志,所以这口泉水也就被注入了佛学文化和皇家禅林的内涵,成了“敕封莲花池”。

功德泉 王连胜《普陀山大辞典》:“在福泉禅林侧。清李才宫等建以济众。”此泉文化内涵丰富。上普陀山礼佛者,多有捐献:或者捐建太子塔、海岸牌坊这样的宏伟建筑;或者捐献寺庙匾牌、供品;或者直接往功德箱里敬献佛缘。但是这个李才宫居士却是捐建了一口泉井用来济众,这是非常有意思的。

洛迦山龙泉古井 位于普陀山东南方向约5千米多海上的洛迦山,是普陀山文化圈的有机组成。普陀山的全名便是普陀洛迦山,可见它与普陀山同属于一个不可分割的文化综合体。岛上有一口龙泉古井。王连胜《普陀山大辞典》:“龙泉古井位于原圆通篷前。石块砌筑,方广丈余,井口塑龙首,泉水从龙嘴喷出,飞珠溅沫,终年不竭。”圆通篷为清末洛迦山上四座茅棚之一,其他三座为妙湛、自在和观觉。其位置在现今的圆通禅院附近。龙泉古井为洛迦山最古老的水井,所谓“井口塑龙首,泉水从龙嘴喷出”云云,当是后世所构建。

洛迦山水晶宫洞井 洛迦山有两处水晶宫洞。一处在岛西濒海危崖下,为三角形石窟,深约10米,退潮后可入洞观赏,相传与龙宫潜通。另一处在今大悲殿后。王连胜《普陀山大辞典》:“山岩下洞井天然,深邃黝黑,相传为大士灵现处,信徒们(若)虔诚瞻祷,辄见大士示现种种色相。”其观音文化氛围几近于普陀山潮音洞。但洛迦山有水晶宫洞,人可以进入,洞内泉水清澄,信徒和游人们都视此水为圣水,纷纷取水饮用,顿觉遍体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