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舟山井文化:鱼山岛和大峧山的奇特井

舟山井文化:鱼山岛和大峧山的奇特井

【摘要】:鱼山岛八角井 位于大鱼山岛龙王庙附近。大鱼山古称宜山,或作俞山,位于岱山岛西北的灰鳖洋海域,岛形如一条遨游的大鲨鱼,故名“鱼山”。可见,旧时鱼山将经常出现的海市蜃楼列为“岱山十景”之一。大鱼山岛今已整岛搬迁,开发为绿色石化基地。鱼山岛的八角井从此没了盖头,但鱼山岛文化的内涵并不失丰饶。大峧山群井 大峧山村是一座悬水小岛,属高亭镇管辖,村民集中在一个山坳。

鱼山岛八角井 位于大鱼山岛龙王庙附近。大鱼山古称宜山,或作俞山,位于岱山岛西北的灰鳖洋海域,岛形如一条遨游的大鲨鱼,故名“鱼山”。鱼山岛面积8.44平方千米,清代刘梦兰有《鱼山蜃楼》诗曰:“大小鱼山气吐银,惯看楼阁起鳞鳞。岛间时有乘槎客,未许凭栏一问津。”可见,旧时鱼山将经常出现的海市蜃楼列为“岱山十景”之一。清光绪年间王彦亨《定海乡土教科书》第十章“西北境悬山”说鱼山岛“居民数百户,皆以种薯捕鱼为业”。1949年,鱼山岛设滃洲县鱼龙乡。岛上土层深厚,泥质好,所以能种番薯,除了海产,这是当时岛民维持生计的最主要农作物。而广阔丰腴的泥涂,又是泥螺、蛤蜊、蛏子等潮间带海洋物种滋生的沃土。

大鱼山岛今已整岛搬迁,开发为绿色石化基地。而关于八角井,乡间耆老无人不知,这口八角井曾和舟山民间流传很广的豆腐西施李四娘有关。“日里挑水百把担,夜里辛勤磨豆腐”,来自嘉兴的李四娘果真是靠这口的井水磨豆腐的吗?一口井能够把李四娘嫁接到鱼山岛,想想古人真是有智慧。这口井,也定是充满文化的灵气了。还有一则关于八角井有灵气的传说:八角井原来有个八角盖,不知是材质太精还是模样太美,居然被一外地人偷走。贼船朝北航行,驶至洋山岛海面,平静的大海突然波涛汹涌,寸步难行。偷井盖贼可能联想到了普陀山不肯去观音院与惠锷的故事,没准自己还能做个惠锷第二,于是,他效法惠锷,口中祈祷一番后,果然风平浪静,他把八角井盖搬到了洋山岛。可是贼人毕竟心虚,没有惠锷的定力,他不敢逗留洋山岛,走了。鱼山岛的八角井从此没了盖头,但鱼山岛文化的内涵并不失丰饶。

大峧山群井 大峧山村是一座悬水小岛,属高亭镇管辖,村民集中在一个山坳。在大峧山村232号旁边,有一井名大山峧井,圆井,井深3.2米,外径0.92米,内径0.68米,据村人讲,此井水质略呈盐碱性,水源分三路,有两路是淡水,另一路是咸水。井圈圆形,石块垒砌。(www.chuimin.cn)

在大峧山村227号门口也有一口井,称为黄礁嘴沙井,水质很好,有200年历史,是大峧山历史最长之水井,井水至今还在被饮用,对研究当地历史和风土人情具一定价值。井水清澈,井深3.6米,外径0.88米,内径0.62米,井沿高0.3米,井壁由石块和青石板垒砌而成。面前山有坑道井,边上住过知青。对面的黄甩山也有坑道井,洞顶石头较平,洞底窅冥,洞口0.6米处有一横石条,方便岛民打水时踩脚。坑道口外有已干涸的小井两口,为昔日岛民露天洗澡冲凉之所。此两处坑道井是20世纪70年代挖建的。

大峧山150号民宅前有一个备战井,之前井水用来做豆腐。方井圈,长0.98米,宽0.7米,内高0.45米。圆井,井壁石块垒砌,井深4.8米。前有一株大樟树,井台面积3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