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舟山井文化:已消失的潭池、资福寺与砚池

舟山井文化:已消失的潭池、资福寺与砚池

【摘要】:很明显,此五处非元、明志中的三潭或三涧。大蟹捧双螯,表示对龙神的敬畏;灵鳗草木膏,表达对甘霖的期盼。后见秦始皇刚愎拒谏,专横失道,遂避难隐遁。秦始皇下令搜捕而未得。岱山县资福寺在东沙镇桥头寺岭墩下,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八年,康熙《定海县志》里“岱山图”中有明确的“资福寺”“资福桥”“万工池”标注。此时砚池已经凿好24年,汤浚56岁了。此河名不详,宫前一镇指的就是高亭镇,高亭原名宫前。

岱山本岛在古代是蓬莱一乡境之主岛,龙潭祈雨之俗盛行,寺院传灯之火也旺,文教衍播之风也盛,但跟井池龙潭有关的古迹大多无考或不存。

岱山龙潭 最早载于元《大德昌国州图志》:“依山之麓,其潭有三,相去数步,阔不寻丈,深不盈尺。祷旱,投以尺书,则有物若蟹捧而入,间有状如鳗者跃而出。或诚不能感,则既沉之,书复浮于水。”明天启《舟山志》载:“上有潭三涧,不寻丈,深不盈尺。祷雨,投以尺书,则有物若蟹若鳗者出,诚或不至,书浮水面不沉。”

以上两处记载,并没说清楚龙潭在岱山的什么地方,致使今天亦无法考证。清康熙《定海县志》卷三“内洋悬海诸山·岱山”条中记载“龙潭二,一下浦门寺,一在竹屿港”。《岱山镇志》只是说,如遇天早,祷雨选择在南峰山、沙洋、青黑山三处。很明显,此五处非元、明志中的三潭或三涧。

朱绪曾《昌国典咏》里赋诗《岱山龙潭》曰:

尺书大蟹捧双螯,雨跃灵鳗草木膏。

一纸浮沉谁折看,欲寻龟壳问卢敖。

尺书非一般书籍,乃官书,此一纸尺书写给龙潭之神,让人想起宋宣和年间(1119—1125)昌国县簿尉刘佖投诗定海龙堂岭泄潭之举。所以投书龙潭是古代祭龙求雨的仪式之一。龙神的应身或是大蟹,或是灵鳗。大蟹捧双螯,表示对龙神的敬畏;灵鳗草木膏,表达对甘霖的期盼。如果祈雨者心不诚,此尺书便不会下沉,祈雨自然失败。朱绪曾诗中带有调侃的味道,这一纸尺书沉不沉,龙神看不看,还得去讨教卢敖一样的高士。

卢敖(前275—前195),字雍照,秦代博士。曾为秦始皇寻求古仙人羡门、高誓及长生仙药,秦始皇赏赐甚厚,进为博士。后见秦始皇刚愎拒谏,专横失道,遂避难隐遁。秦始皇下令搜捕而未得。卢敖隐遁的山后改名为卢山,山前有卢山洞,内置卢敖像。汉武帝曾感其德,建卢氏县,今隶属于河南省三门峡市。

万工池 《岱山镇志》载:“万工池,在资福寺路下,今垦为田。见《光绪厅志》。按:此田系汤氏祀田,其土名现仍称为万工池。”《岱山镇志》又载:“资福寺前有河一口,水亦甚佳,可酿酒。俗称为湖。”

岱山县资福寺在东沙镇桥头寺岭墩下,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八年(943),康熙《定海县志》里“岱山图”中有明确的“资福寺”“资福桥”“万工池”标注。该寺依山傍水,茂林修竹,可谓“千年古刹藏深山”。

除了分开东、西岱山的南浦—北浦外,资福寺前并无河或湖的标注。所以,也有可能万工池就是这个可以酿酒的湖。(www.chuimin.cn)

很多寺院都挖有万工池,相当于放生池之类。但对万工池的理解,说是挖池花了一万工以上的工时,或者动用了一万个劳力,其实,有些池根本用不了万工或者万人,但为了表示挖池的不易和艰辛,就往往以“万工池”命名。还有一说,“万工池”其实是“梵宫池”的谐音别写。梵宫自然与佛教有关,很好理解,这里就避开了“万工”或者“万人”这些不符合实际的数量表达。

砚池 《岱山镇志》载:“在蓬山书院前,文笔峰下。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秋,士绅顾炯、汤浚等募捐开凿。四围砌以石栏,计广六丈八尺,修五丈六尺,周围共计二十四丈八尺,深一丈二尺。其水甚清。中有鲫鱼,甚多,有红色者,长至尺余。”

跟定海古城一样,岱山文教也不示弱,也有书院、文笔峰塔和砚池。

《岱山镇志》的参订者、奉化人孙振麟(表卿)庚申年之《岱山游记》中有关于砚池的描写:“院前有池一方,四围砌石,障以阑干,名曰‘砚池’。中蓄鲫鱼,有红色者,游泳极乐。岱山最感缺乏者,厥惟淡水。此池渊深清洁,造酿家往往远取之。汤君言:数年前募资千余元浚筑,幸得告成,今则工料加倍,不易为之。……余与汤、周两君各有诗纪之。余诗曰:共踏蓬山顶上行,天风浩浩海涛声。游仙自在人间世,探胜来寻物外盟。三面峰衔文笔健,一方水映砚池清。五云深处联奎璧,喜见门墙萃众英。”

岱山砚池

庚申年即1920年,原来这个砚池之水也是可以拿来酿酒的。汤君就是汤浚(1864—1936),字尔规,别号遁庵居士。清宣统元年(1909)拔贡全国第一名。后参与编写《定海县志》《定海厅志续补》《定海县新志》等四部志书,晚年着手进行《岱山镇志》编修。此时砚池已经凿好24年,汤浚56岁了。

荷花池 《岱山镇志》载:“荷花池,厅志云在岱山。今为田,无考。唯蓬山书院内有池一方,亦称荷花池,甚小。”

蓬山书院坐落于东沙镇书院村一房山麓,清咸丰年间(1851—1861),有严州遂安贡生洪自含避难来此,与本乡先贤邬兆权、方炳泰、王敬所等为扶持风化、振兴文教而建。始为劝善仙观,以劝善为宗旨,兼课艺文。清同治元年(1862),因欲远追宋代岱山书院之遗风,更名为“蓬山书院”,由士民重为募资建造。当年建成有明楼5楹,楼前有魁星阁1座,楼后有文昌阁大殿5楹,殿之右间设香因祠,以祀创建书院有功者,院内建有砚池一方。

《岱山镇志》中还记载有小岭下的“杨梅漕一口,其水不佳”。还有寺岭内一口“老虎潭,潭不甚大,亦不甚深。其源甚旺,且水以甚佳,可以酿酒。东沙角酿户咸于此取水。虽久旱,其源不绝”。另,高亭山外山之北面有河一口,为宫前一镇居民取水之所。1918年9月,居民集资重济之。此河名不详,宫前一镇指的就是高亭镇,高亭原名宫前。